APP下载

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观察

2018-01-26李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腹胀穴位按摩胃肠功能

李娟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腹胀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6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前给予耳穴压丸,同时术后辅助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耳穴压丸与穴位按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为(18.42±3.70)h,对照组为(29.64±4.73)h,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34.53±12.87)h、(43.69±14.79)h,对照组分别为(47.69±15.81)h、(59.61±16.3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3±1.25)h、(3.64±1.25)d,对照组分别为(4.29±1.33)h、(4.19±1.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操作简单、无创,无毒副作用的护理特点,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时,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前进食,促进母乳喂养,缩短住院日。

【关键词】 耳穴压丸; 穴位按摩; 剖宫产; 胃肠功能; 腹胀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181-02

剖宫产腹部手术术前需要患者禁食,而且部分患者为急诊手术,造成术前手术准备不充分,加上术后麻醉的后续效应及术后疼痛对剖宫产产生带来的伤害,造成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延长,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1]。有学者指出接受剖宫产的妇女中,术后有25%~55%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腹痛,腹脹感,不利于患者进食和哺乳。中医认为术后腹胀与脏腑生理功能、阴阳平衡遭到破化有关[2]。耳为“宗脉之所聚”,胃穴与消化功能有关。穴位按摩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的功效,起到消除腹胀的作用。因此本文拟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给予手术术前耳穴压丸及术后辅助穴位按摩的治疗价值,通过观察术后肠道通气及腹胀恢复情况的观察,从而了解中医穴位治疗方法,对于剖宫产手术后预防腹胀的发生,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接受剖宫产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接受剖宫产,年龄介于20~45岁的孕妇。纳入标准:(1)无长期便秘,无严重基础疾病及风湿免疫疾病;(2)手术时间2~6 h的孕妇,年龄,手术时间及术后镇痛泵应用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排除标准:(1)术前曾行过腹部手术,如外科手术,或二次及以上剖宫产者;(2)术前即有休克情况,术中大出血,甚至抢救的患者;(3)耳穴埋豆疼痛不能耐受,或是治疗后腹胀明显,肠通气延迟需要使用排气药物,或者留置胃管等措施者。研究组年龄(27.56±5.31)岁,孕龄(38.05±1.25)周,孕次(1.26±0.34)次,剖宫产时机:急诊剖宫产12例,择期剖宫产18例;对照组年龄(27.78±5.69)岁,孕龄(38.11±1.35)周,孕次(1.35±0.28)次,剖宫产时机:急诊剖宫产15例,择期剖宫产15例。两组年龄、孕龄、孕次、剖宫产时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术后半卧位,流质饮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2~3 h翻身或变化体位1次。(2)护士告知患者平躺,做翻身、腿部上抬下抬。(3)家属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同时告知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试验组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丸及穴位按摩,方法如下。(1)取材:王不留行籽,75%乙醇,棉签,医用胶布,镊子。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散瘀。耳穴压丸取穴:肝、脑、神门、胃、交感穴。穴位按摩取穴:中脘、足三里。(2)方法:单侧取穴,患者术前,常规75%乙醇消毒皮肤,待消毒干后,在选好的穴位上用棉棒刺激,患者诉有痛感或出现皱眉后,用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耳穴贴压时稍施压力,按压5~10 s。压丸期间,指导患者自行按压局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两组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1)肠鸣音恢复正常:通过听诊器听诊脐周上、下、左、右,脐周上、下、左、右每个部位听诊120 s,肠鸣音正常标准为3~5次/肠鸣音。(2)肛门排气时间:护士在患者术后每1小时询问患者肛门排气感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为(18.42±3.70)h,对照组为(29.64±4.73)h,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34.53±12.87)h、(43.69±14.79)h,对照组分别为(47.69±15.81)h、(59.61±16.32)h,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endprint

研究组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3±1.25)h、(3.64±1.25)d,对照组分别为(4.29±1.33)h、(4.19±1.87)d,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手术中的牵拉、麻醉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腹胀会影响患者进食、造成患者食欲下降,肠内容物排空时间延长,影响术后的康复。还有学者指出剖宫产术后腹胀严重时会造成肠麻痹、肠管扩张,严重时造成肠粘连梗阻[3]。目前临床对于产妇术后腹胀不够重视,产妇因需要哺乳,可用促排气药物及方法较少,目前传统西医并无较好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解决,如行胃肠减压,易造成胃肠道的损伤,不利于机体恢复,母婴接触和母乳喂养,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中医将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归于"肠痹"。中医认为腹胀原因与气滞血瘀,浊气积聚,腑气不通,情志不畅致之。还有学者指出手术后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破化,受伤部位刺激交感神经休克,造成副交感神经钝化诱发腹胀。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下降,与气滞血瘀,浊气积聚,腑气不通,情志不畅致之。

肠痹病因以脾虚和气滞为主,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治疗应以理气通腑除胀为主[4]。而中医认为耳与脏腑有密切关系,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与耳部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本次研究中选择肝、脑、神门、胃、交感穴,诸穴相互配合,起到消除腹胀的作用。此外耳穴压丸还可纠正和消除使气血运行阻滞的因素,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的功效,改善气血运行障碍的状态,减轻疼痛,腹胀等主观临床症状。还有医家认为耳穴压丸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增加新陈代谢,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过耳穴压丸可以刺激腹部触觉感受器,反射至大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泌素分泌增多,对肠蠕动有正反馈作用[5]。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气的活动,使气机通畅,改善肠道通气及腹胀恢复情况[6]。有学者指出通过给予胆囊手术患者穴位按摩,结果发现通过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分泌,可增加肠蠕动,能使得胃肠功能障碍快速康复[7]。根据十二经络运行时间,早上 5~7时是大肠经运行时间,此时穴位按摩促进排便最顺畅。

剖宫产手术术后产妇易出现腹胀,排气延迟,影响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加之产妇需哺乳,西药用药受到众多限制。中医治疗方法简单、无创、有效,患者接受度高,同时无副作用[8]。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术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具有采取简单、无创、有效,可操作性强,无毒副作用的护理特点[9-12]。耳穴压丸联合穴位按摩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时,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前进食,促进母乳喂养,缩短住院日。

参考文献

[1]徐海英.术后腹胀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88-90.

[2]陈永形,方文.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34-835.

[3]应学,俞慧仙,张宝.耳义压豆促进胃腸道术后肠蠕动恢复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7):525.

[4]王立芳.耳穴压豆法在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139-140.

[5]李巧红.耳穴压豆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44-45.

[6]谭晓红.吴茱萸贴胳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3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4):27.

[7]胡兴录,陈建辉.穴位按摩促进胆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22):2691.

[8]古力,沙尔阿,刘智艳.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1,29(6):63-66.

[9]赵玲.通气下乳汤治疗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24):3812-3813.

[10]陈丽荣,李长艳,沈亚男,等.电针足三里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29):5096.

[11]邓晶晶,袁青.不同针法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2):11-14.

[12]林松青.远端取穴针刺治疗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2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胀穴位按摩胃肠功能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剖宫产术后腹胀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四磨汤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