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探究

2018-01-26鲁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中学阅读教学语文

鲁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围绕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需要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含义,还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来拓宽他们的眼界。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下文就中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进行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工作或者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学习之中。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效率,那么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一直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喜欢用一个具体的流程来教学,先让学生大概浏览一遍文章,然后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让学生去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等等,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二,创设具体的情境,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实际情境之中去体验作者的感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1]。第三,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同学们都养成一个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对阅读的看法。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开设“故事会”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观看的名著讲述给大家听,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之中,进而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打下基础。总之,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为此,我国推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然而,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他们在阅读教学更习惯于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就很容易将自己的观点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摆正自己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时间较为短暂,所以许多教师都没有留足阅读时间给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难以正确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留足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文章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

2.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阅读

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点,那就是课本上的阅读文章都是正确的,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是正确的,所以他们只需要接受这些观点即可。这种思想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极其不利,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 进行批判性的阅读,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观点与见解,要营造一个平等的课堂环境,这样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章都可以从课外去找到相关联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以加深学生的了解。例如,“孙权劝学”、“陈涉世家”等,教师都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应的材料来辅助学生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去主动搜寻课外资料,去了解主人公的命运[2]。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说,最终吕蒙成为一代名将,那么你们知道他经历过哪些战争中,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那么学生为了了解吕蒙的最终命运,就会纷纷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搜寻,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又比如,在“智取生辰纲”一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去探寻故事主人翁的最终命运,引导学生去阅读《水浒传》这本名著,那么通过这本名著中的故事,学生就会了解到吴用、晁盖等故事主人翁的最终命运。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开展“参与式”的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更习惯于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他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看法以及意见,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树立“参与式”的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观点与看法。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引发学生积极交流与讨论,就需要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开展参与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当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有参与讨论以及对话的机会,那么就能够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参与欲望。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点评,以便让他们能够在体验成功中获得快乐[3]。

2.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文本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同学生一起去共同探讨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去阅读文章,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然后让他们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也就是将自己当作一名学生,一同来探讨文章中的问题。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结语

综上,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開展“参与式”的阅读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菊芳.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董燕萍.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田博.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要素分析与有效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