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外贸转型需要品牌集聚效应
2018-01-26马菁菁
马菁菁
商务部在调整外贸发展方式上的行动已经证明,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而且亟待转变。
2017年10月12日,商务部推出“中国之造(China Made)”品牌工作计划,旨在落实商务部“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行动计划”,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新路径。
作为一个全新的复合概念,“中国之造”是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为扩大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知名度,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目标而提出的一项品牌工作计划。它涵盖了品牌建设、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文明发展成果、中国生活方式等内容,超越了中国对外贸易中输出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硬实力”,落脚于展示中国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所体现的中国的“软实力”。
此前,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刚上任不久的商务部部长钟山在他第一次与媒体对话时这样说,“对外贸易是拉动一国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外贸发展,但发展方式必须调整,就是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我们将不断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商务部在调整外贸发展方式上的行动已经证明,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而且亟待转变。
陷入价廉魔咒的制造业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7年9月30日联合发布数据,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PMI指数达到了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和出口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撼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马车。中国的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逐渐突出,至2016年,我国已经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位置,出口国际市场的份额在2016年达到13.2%。
多年以来,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自然也低,因此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大门,成为知名品牌的代工厂,甚至一些自主品牌也热销外国。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价格优势让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其他国家人的眼中都成为“价廉”而不一定“物美”的低端产品。因此,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在于便宜,而中国出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一直难以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之路上也满布荆棘。
如今,世界经济难以摆脱低迷,复苏步伐缓慢,外部不确定性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两道贸易行政令。第一道行政令是决定成立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任务是维护美国工人和国内制造商的利益,并就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贸易逆差、增强美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基础向总统提供政策建议。第二道行政令是要求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全面审议美国所有双边、诸边、多边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以及与美国未签自贸协定但对美存在巨大货物贸易顺差国家的贸易关系。
特朗普的这两道政令都为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和本国制造业低迷而寻求解药,中国作为与美国贸易关系最密切的国家,势必受到影响。
国际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和外贸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国内还没有做好准备应对,甚至在以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出口整体依然依靠加工而非创新。另外,东南亚新兴市场的优势逐渐显现,制造业迁移成为定势。内忧外患之下,我国制造业和传统外贸产品的优势逐步削弱,出口继续拉动经济的作用虽然还在,但是其未来是否依然能够担此重任值得担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和贸易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这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657亿美元,不但创下新高,也打破了任何双边贸易的历史纪录。2016年这个数值降为3470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了5.5%。其实,对中国而言即使有如此大的贸易顺差,又经常被诟病,中国的制造业在整条产业链中也不是最大赢家。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燕玲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张燕玲说道:“我们两人分工,你技术好,你做高端的,我做低端的,我辛苦点没关系,我们一交换就平衡了。但是你高端的却限制我,不和我交换,那肯定不能平衡。我觉得西方应正视这个问题。”
在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诸多问题中,最为明显的是,货物贸易出口产品和技术结构层次较低,这就导致了,一直以来“中国制造”只有产品而没有品牌。“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距离美、日、德这样的制造业强国还是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凭借资本、科技、人才、营销的优势,牢牢地占据了国际产业链的高端。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数技术水平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并且缺少优秀的自主品牌,多数出口的产品都是贴牌生产的,因此在利润分配上,只能获得产品价值很小的一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要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继续巩固贸易大国的地位,我国外貿发展方式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着力方向就是加快对外贸易向自主品牌和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对外贸易需要品牌
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就曾对品牌建设提出过“三个转变”的指示,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中国制造的发展和中国品牌建设指引了新方向。
从《中国制造2025》到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制造”要瞄准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再次为品牌建设提升了新高度。
制造业技术含量低的问题早已经受到关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业界自身,都意识到,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因此,提出了若干新的概念,从“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到“中国之造”,目的都是通过技术与质量的提升,让制造业整体得到提升。endprint
“中国智造”则凸显了“中国制造”在创新与科技水平上的进展。在“中国制造”努力加速“三个转变”的过程中,对外贸易领域提出“中国之造”概念,实际上是“中国制造”概念在外贸发展方式上的深化,是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内涵的“三级跳”。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除了重视科技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之外,培育国内品牌,做强本土企业也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让“中国制造”成为品牌,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企业本身也意识到,做产品不如做品牌,所以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中自由品牌出口额持续增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中代工或者低端制造仍然占很大分量,如何引导企业从低端制造提升,把握好加工的规模,在资金、技术上加大投入研发和培育自主品牌,把代加工与创造自主品牌有机结合起来,既通过贴牌加工学习掌握世界知名品牌的管理与技术,又通过自主品牌提高在我国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扩大自主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逐渐以贴牌生产带动自主品牌出口,就成为实现“中国制造”三个转变的关键所在。
营造品牌集聚效应
经过努力,中国自主品牌已经有一些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号,比如海尔、华为等品牌已经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尽管伴随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中国在国际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外贸品牌也在逐渐增多,但总体上,中国的品牌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世界品牌实验室2004年首次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品牌仅有海尔入选。2012年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品牌上升到23个,总数居全球第5位。在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上榜品牌有227个,英国、法国各有41个,日本有37个,而中国只有36个。在最新的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中,我国在163个参评国家中仅位列第64位。这显然与我国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很不相称。
总体而言,即使有一些品牌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优秀品牌,但是“中国制造”还不具备“德国制造”一样的声誉,因此中国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距离。以德国为例,因为有了西门子、奔驰、宝马、阿迪达斯、彪马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因此产生了品牌集聚效应,让“德国制造”成为高端、质量好、技术好的代表。
所谓集聚效应,指的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该地域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而品牌的集聚效应,旨在让一批已经成功国际化的品牌带头引领政府、行业和企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塑造品牌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塑造一批品牌更需要資金与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以推进自主品牌出口增长为目的的商务部“中国之造”项目,明确提出,“打造一个由一批可以诠释中国品牌‘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龙头企业组成的‘中国品牌国家队,在树立中国品牌良好形象中发挥引领作用,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中国品牌与世界分享,体现中国服务、中国品质与中国担当,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品牌建设需要多方支持,且任重而道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