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霾气候”的社会经济学方式
2018-01-26唐代兴
唐代兴
气候失律①气候是天气变化的过程,变化是气候的本来运动方式。所以,“气候变化”概念不能指涉 “极端气候”、“气候变暖”等气候异动现象。无论是从生活经验观还是从科学论,气候运动是周期性的,当其周期性规律被打破而无序运行时,才会出现 “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等现象,我们将这种气候现象称为 “气候失律”。参见笔者 《气候伦理研究的依据与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4期)和 《气候失律的伦理》(人民出版社,2017年)。既是全球性问题,更是地域性问题。并且,气候失律既可是大气温度升高,更可是大气浓度增加。前者即气候变暖,后者乃霾污染扩散性集聚而形成霾气候。相对地讲,气候变暖的全球性特征更明显,它与人类活动有关虽已被科学证明,但人们对此普遍存疑;霾气候的地域性特征更强,它是人力所为的看法为人们普遍认同。
从形态学观,我国自2013年以来冬春之际形成的霾气候是国域内气候失律的极端形态,也是国域内大地立体污染的呈现形式。从形成因观,导致我国域内霾气候形成和扩散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污染排放无限度;二是大地自净化功能削弱或丧失。这两个因素都与社会经济 (生产和消费)直接关联,或可说,缺乏刚性节制的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经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了污染排放无限度和大地自净化功能弱化或丧失。因而,治理以 “霾”为主题的空气污染,需要改变社会经济方式。
一、霾污染形成扩散的人类经济动因
气候失律所导致的霾污染,是一种极端环境灾害,而不是自然灾害。理解此判断,须先了解“灾害”概念。
灾害学领域里,不同研究者因对 “灾害”的不同定义形成不同类型划分。从致灾的直接原因看,灾害现象分为气候灾害、地质灾害、社会灾害三类。但从致灾原因角度审视,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客观地存在着单纯的自然动因和 “自然与人为”双重动因的分别。基于此,可将纯粹自然因素导致的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将直接致灾因子是自然而最终致灾因子是人力推动所形成的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称为环境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力运动所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性,其形态学表现为偶发性、地域性和非连续;在一般情况下,其生成不遵循层累原理,其自我释放也不遵循边际效应原理。①唐代兴:《“环境悬崖”概念之界定与释义》,《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2期。与此不同的是,环境灾害虽然以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致灾的最终之因是人类活动。以人力为推动力的环境灾害,其生成爆发的过程遵循层累原理和突变原理,其灾害爆发后产生边际效应。所以,环境灾害在形态学上表现出连续性和不断扩张的跨地域性等特征。②唐代兴:《环境编程:环境自生境规则及运行机制》,《鄱阳湖学刊》2016年第4期。
人力与自然力始终处于博弈状态,当自然力强大时,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灾害都是纯粹的自然灾害;当人类活动过度介入自然界形成人力强大的历史进程中,许多自然灾害获得了人力特征。以此观之,当代是一个环境灾害充斥的时代,并且,环境灾害的基本形态是气候灾害,它由气候失律所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科学研究和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988)先后发布五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其结论惊人一致:人类活动是造成当代气候失律的主要原因。
气候失律导致气候灾害,气候灾害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理,就会在连续不断的扩张性释放过程中形成更大规模和更具破坏力的层累性边际效应③唐代兴:《气候失律的伦理》,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4-124页。,于是产生如高寒、酷热、巨风、酸雨等极端气候。其中,最极端的气候灾害就是霾气候,这是因为霾气候的形成意味着整个大气被pm2.5、pm10等颗粒污染物充满。从源头讲,霾气候形成于污染排放无限度和大地自净化功能的整体性弱化或丧失。并且,霾气候一旦形成,生存于其中的所有人都无可逃避处于深度污染和毒害之中,成为霾生存者。霾气候表明人的最低生存条件的丧失,要谋求生存自救,必须全社会整体动员治理霾气候;要卓有成效地治理霾气候,必须首先自我检讨,因为 “我们都是环境的罪人”④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霾气候是人类活动过度介入自然界造成大地和大气层累性污染的立体呈现。推动人类活动过度介入自然界的顽强动机,是经济主义冲动。经济是指以社会为平台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循环活动过程。它追求两个目标:一是为人的生存提供物质保障;二是提升人的物质幸福水平。保障 “生存”,是经济的基本目标;提升 “物质幸福”水平,是经济的发展目标。客观地讲,人类为生存而介入自然界的经济活动,比如农牧业时代的经济活动,始终没有突破自然力的疆界,较好地遵循了以自然法则和生命原理为构成内容的自然律。与此不同的是,以无止境提升人的物质幸福水平为目标的经济运动,却在不断地突破自然法则和生命原理的疆界,无所顾忌地改造自然,征服环境,掠夺地球资源。有限的地球及资源环境在无限的掠夺性征服进程中,最终突破了自然世界的生态容量极限,地球自生境机能被破坏,大地自净化功能丧失,污染立体化,霾气候形成并扩散。
二、霾气候形成和扩散的经济学责任
今天,国家以最大的投入自上而下治理大气污染,但大气污染却加速扩散形成更为严重的霾气候。因为,为降低大气污染而临时性关闭工厂、减少排放、治理水土等治表努力,虽在局限范围能见临时性成效 (比如近年为保证北京空气污染下降,而让周边数省市为其停工停产),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造成霾气候扩散的根本社会动力,是社会经济生产和消费方式。根治霾气候,需要改变社会生产—消费方式,其前提是必须反思以高增长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反思以经济高增长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还需要经济学视野。客观地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页。作为既研究财富又研究人的学问的经济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 “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②刘威:《萨缪尔森的效率与公平观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以此观之,各种形态的传统经济学,都是以消费为驱动力的经济学,因而可以简称为消费主义经济学。
消费主义经济学以物质幸福论和资源无限论为认知基石。
在物质幸福论这块认知基石上,经济学构建起财富创造论:财富创造不仅实现人的创造,更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它的具体呈现就是物质幸福。
在资源无限论这块认知基石上,经济学构建起资源无限消费论:为实现无限度的物质幸福而创造财富,需要无限的资源保证。因而人们假想自然资源无限,并且认为资源无限性来源于自然世界无限性。资源无限性支撑起无限度的资源消费观,它既为财富创造无限论提供了观念支撑,也为无限物质幸福论提供了认知基础。
以资源无限论和物质幸福论为认知基石所形成的消费主义经济学,体现了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经济学所倡导和推广的基本市场原则,就是 “一元一票”的竞争原则。这一原则的全面实施,不仅制造出了更多的贫者和富者,也造就了因无序竞争而带来的环境破坏。第二,经济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提供了直接的成本效益分析 (CBA)方法。第三,经济学引导社会以消费为生产目的并以消费为生活目的,其通俗表达就是消费带动生产、消费促增长和消费促发展。第四,基于消费促生产促增长促发展之根本需求,经济学指导社会建构 “用过即扔”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消费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用过即扔的经济学。
用过即扔的经济学指导社会经济 (生产和消费)体现为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尽快消费结束,即产品生产追求形式和外观,并忽视经久耐用性,其目的是让产品尽快更新。二是特别注重包装的样式与形式,并通过包装提高价格。由此使包装成为最大利润的源泉,“在用过即扔的经济学中,包装本身变成了一种目的。”③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5页,第65页。“美国人花费一美元在物品上,其中有4美分是花在包装上——每人每年就是225美元。它也解释了用于包装上的庞大数量的资源。这一工业在英国使用了5%的能源,在德国使用了40%的纸张,而在美国使用了接近1/4的塑料。在大多数消费者阶层生活的工业化国家,包装几乎构成了将近城市固体废物体积的一半。包装的繁荣也在贫穷国家变得流行:中国的包装工业在80年代的销售额增加了四倍。”④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5页,第65页。实际情况远不止于此,我国的包装工业,1980年的总产值仅为72亿元,但发展到2000年,其总产值上升到2200亿元;到2005年,达到了3200亿元,2010年突破12000亿元;2012年达到14000亿元,到2013年,则突破15000亿元;2014年虽然下降到14800亿元,但2015年却飙升到16000亿元,2016年达到17000亿元。三是广泛推广一次性产品,它成为“用过即扔”的最好形式。
客观地看,用过即扔的经济学是融消费主义和浪费主义于一体的经济学。它的核心理念有二:一是 “不消费即衰退”的社会发展观;二是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社会发展。所以,用过即扔的经济学既鼓吹增长,鼓动资源掠夺和环境掠夺,更鼓吹容忍高碳、污染和环境恶劣。进一步看,用过即扔的消费主义经济学指导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不仅削弱了产品耐用的基础,更在不断地削弱社会存在的精神基础。“属于50年代的机器是很坚固的,主要是由栓接或焊接在一起的金属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已经变得更易损坏。更多的部件现在是用塑料制成,并且它们是被粘在一起而不是焊接或栓接在一起的……许多部件现在不能修理。……新机器是这么便宜以至于它常常不必为专门修理一个有毛病的器具而付费。”①Tim Hunkin, “ Things People Throw Away”, New Scientist, December31, 1988.“新的冰箱比它们的前代产品价格更便宜,装得更多,而且耗费更少的能量,但是它们并没有使用更长的时间。简单的原因就是制造者把它们设计成只持续一定时间后就被更新而不是修理的东西。从一个狭隘的经济观点来说,人为的商品废弃是产品相对成本的一个逻辑反应——劳动是昂贵的,而规模生产花费的工人劳动时间比修理要少。但是从一个更大的视点来说,它反映了消费经济学对地球的轻视。”②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6-67页。
三、根治霾污染的生境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要为环境恶化、霾气候形成和扩散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必须改变自己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成为有效治理霾气候的推动力量。为此,消费主义必须退出经济学,为引导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来重建社会生境,经济学需要自我重建,使之成为促进环境再生的经济学。这种引导人类经济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社会、人共生的经济学,可称之为生境经济学。
经济学的生境法则 “生境 (habitat)是为动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常规自然空间;换句话说,是生物种群的家。……在种群和物种的管理和保育工作中,生境是最重要的概念,因为生境是种群和物种生存的必要条件。”③Ilkka Hanski:《萎缩的世界:生境丧失的生态学后果》,张大勇、陈小勇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6页。生境是环境的本原状态,即环境本身具有生的朝向、生的活力、生的力量,它源于环境的自组织、自建构、自调节、自修复机能,它运行释放自身就形成环境自生境能力。当环境保持自生境能力,它就呈生育、繁衍的生境取向;反之,当环境丧失自生境能力,它就呈枯萎、毁灭的死境取向。以此观之,所谓生境,就是充满生生不息的生的活力、生的力量的环境,它具体敞开为物物相生、人物相生,或可说人、社会、自然相共生。环境保持生境,必遵循规律和法则。以人为出发点考察,生境蕴含人性要求,即人相对人、物、自然必遵循因生而利、得利而爱、爱而再生并以此生生不息的法则。从物的角度审视,生境蕴含生命原理,即生命与生命、自然、环境相生且生生不息的原理。从自然角度看,生境蕴含自然法则,即自然世界按自身本性存在,并按自身方式运作。存在于自然世界之中的万事万物,均获得亲生命本性而共互生存。概括地讲,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的整合运作,构成了推动环境自创生的动力机制。
以此来看,经济学要成为生境经济学,首先需要以生境法则为最终依据,为根本原理。其次应运用生境法则来规范人类经济活动,促进人、社会、环境、自然共生。最后应引导人类遵循生境法则有限度地从事经济活动:人、生命、自然都是有限度的存在者,人得以存在的限度是地球生命和自然,人不可能无视生命的存在或突破自然的疆界而存在;反之,自然存在的限度是人和地球生命:自然的存在必以生命 (当然包括人)的存在为基本形态和充盈形式。人、生命、自然合生存在的实质,就是相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生存的限度。惟有如此,才可持续不断地敞开合生存在。
生境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遵循生境法则,经济学重建的根本前提是对资源无限论的彻底否定;并在否定中重建资源限度论。资源限度论,是生境经济学的认知基石。
从哲学观,资源限度论源于两个基础:首先,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物质性的世界,但这个物质性的世界却是由无数个体构成的,任何个体相对任何他者 (个体或整体)来讲,都是有边界的,而边界本身就是限度,所以边界构成限度。并且,由个体组构成的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同样是可度量的,而度量既意味着边界更意味着限度,所以度量亦构成边界和限度。其次,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所以生意盎然,是因为物物相生。在这个物物相生的世界里,任何形态的资源始终相对物物而论,或生命对生命而论,即此一生命构成彼一生命得以存在的资源,彼一生命亦构成此一生命得以存在的资源。比如,大地上所有动物、植物包括微生物,都需要土壤、水、阳光、空气这些基本的条件 (即资源)才可存在;反之,土壤、水、阳光、空气得以生生不息的存在与运作,同样需要植物、动物包括微生物为其提供营养、养料、条件,即资源。以此来看人类存在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本质上是资源限度论背后人与物的合生存在问题。今天,地球生境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最终不过是因为人类向地球摄取资源超过了限度。
生境经济学的物理学原理 从物理学观,资源限度论恰恰体现了物理学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创造了能量交换,能量交换的过程始终面临自我损耗,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世界里,所有的物理过程,无论是自然过程还是工艺过程,都是能量可获得性变小的过程。甚至在理想过程中,能量可获得性的增加都不可能,这是因为在任何物质形态开启能量转化的过程中,(1)必然有部分能量被降解;(2)等量的热 (热能)都不可能转化为等量的有效功;(3)热能都不可能由冷物体传向热物体;(4)一定量的能量可获得性只能使用一次,即物理运动过程中转化为有效功的能量不能回收利用;(5)在自发过程中,(任何东西)浓度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保罗·R.埃利希)①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3-84页,第92页,第93页,第104页,第85页。在物理运动过程中,能量可获得性变小的根本原因,是物理运动本质上是能量运动,能量运动的实质性结果是产生熵。熵却是无序的度量,也是能量不可获得性的度量。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可以表述为:所有物理过程都是一个普遍的熵增加的过程,这是整个世界所有物质性生命的存在敞开运动所无法回避的。正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自降解过程,才生成出世界的新陈代谢,才使物种生命获得了生死相依的循环运动。“所有的有机体都依靠直接利用环境中的低熵维持生存,只有人类是最突出的例外:人的大部分食物都经过烹调,并且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机械功或者各种形式的有用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要再一次误导自己。金属铜的熵比提炼金属铜的矿石所含的熵低,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经济行为可以逃避熵定律。提炼铜矿导致环境中的熵增加得更多。经济学家喜欢说:我们不能免费得到一些东西。熵定律教育我们,生物生命的规则,比及人类社会中的经济延续的规则更严格。从熵的角度来说,任何生物的或者经济的行为,其成本总是高于产生。同样,从熵的角度而言,任何生物或经济的行为必然导致赤字。” (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②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 《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 ,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3-84页,第92页,第93页,第104页,第85页。“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环境中的低熵;第二,从不同的意义上讲,环境中低熵比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可获得的李嘉图的土地和煤的储量都会有限的。差别在于:一块煤只能用一次。而实际上,熵定理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台机器 (甚至是有机体)最终会磨损坏而不得不用新机器代替,也就是再次攫取环境中的低熵。人类不停地攫取自然资源不是一个对历史没有影响的行为。相反,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有关于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物质—能的熵降解的不可逆性。”(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③赫 尔曼 ·E.戴 利, 肯尼 思·N.汤森 :《 珍惜 地球 :经 济学 、生 态学 、伦 理学 》, 马杰 等译 ,商 务印 书馆 ,2001年 ,第83-84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104页, 第85页 。这个不可逆性的物质—能的熵降解过程,被“历史有力地证明了,首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仅有一个有限的低熵;第二,低熵的减少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永动 (两种类型)的不可能性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牢牢地扎根于历史”(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④赫尔曼·E.戴利 ,肯尼思 ·N.汤 森:《珍惜 地球:经 济学、生 态学、伦 理学》,马 杰等译, 商务印书 馆,2001年,第83-84页,第92页, 第93页 ,第104页,第85页。之中,既控制着现实,又指涉和描绘出未来。因为 “在地球上消耗的所有能量,无论是太阳能还是核能,最终都会降解为热能。这些定律控制了我们的未来和过去,因为他们制约着我们利用热能的效率。因此,他们也给人类施加了一种危险……即人类社会远在高等级能源耗尽之前,由于能量的降解将使地球变暖而令人不舒服。”(保罗·R.埃利希)⑤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3-84页,第92页,第93页,第104页,第85页。
热力学第二定律给予我们提供如下两个结论性的启示:
A.人类无所顾忌追求经济增长的活动一旦持续展开,必然导致气候失律和灾疫频发。
B.人类无所顾忌追求经济增长的持续活动所开辟的最后出路,只有自我毁灭和死亡。
为阻止人类自我毁灭,必须终止以高增长为目标的社会经济方式和发展模式,这需要经济学发挥导航功能。能够引导人类放弃以高增长为主导的经济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只能是生境经济学。所以,采取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经济方式来重建地球生境,构成生境经济学的必为责任。
生境经济学的生物学原理 客观地看,自然世界是一个物质化的世界,但每种物质形态都是一个生意充盈的生命存在体。从生物学角度观自然世界,无论其整体运动还是构成整体存在的个体运动,都是组织与能量的过程,而 “一切有用的基本活动都要消耗组织和能量,这是这些活动所付出的生物学成本。虽然在数量方面这和愉悦与痛苦的衡量及任何自觉的评价并不符合,但它仍被看作是自觉评价的基础。为了达到许多经济目的,我们常被忠告用生物标准而不是其他标准来衡量福利,并要记住,许多生物成本并不会轻易地和充分地自动体现出来,而生物收益也不会被人们所感知。”(Hobson,1929)①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第286页,第280页,第287页,第282页。并且,世界的整体运动必以充盈于其中的个体存在的敞开进程为体现,个体的存在敞开进程是其体内外生命的互动进程:“体内生命过程和体外生命过程永远都无法逃脱来自物质方面的制约,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 (稳态方面),它们不断发生着置换,这种置换只有在长期内 (演化方面)才能发生质变并被人们认识到。换句话讲,‘资本’相当于 ‘体外器官’,而生物器官相当于‘体内资本’。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要么看到的是短期折旧与置换,要么看到的是技术变革。物质资本之所以很重要,因为通过它人们才可以利用能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实际上,整个自然环境都是资本,倘若没有空气、土壤和水这些媒介,植物就无法吸收太阳能,整个生命 (和价值)链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②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第286页,第280页,第287页,第282页。生命的体内运动,连接起生命本身和生命的历史;生命的体外运动,却连接起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群体、生命与环境、生命与自然整体。然而,首先是因为学科的专业化划分,由此形成 “一般而言,生物学大都注重研究 ‘体内’生命过程,生态学则不然,它以 ‘体外’生命过程为重点。经济学研究的是由商品及其相互关系所决定的体外生命过程,因此是生态学的一部分”③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第286页,第280页,第287页,第282页。。其次,“尽管生命过程是一个整体,为了分析的方便,最简便的作法是以皮肤为界将这个整体划分为不同部分。体外生命过程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生态学家们将其从人类经济中抽象出来,只研究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而经济学家们,则将自然界抽象掉,只研究商品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体外生命过程中明显存在着的自然与人的关系,由谁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呢?”④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第286页,第280页,第287页,第282页。正确的方式不是找到生态学、经济学、生物学之外的其它学科来担当其系统的研究,而是恢复经济学本身的整全功能,由经济学本身来担当整合研究的重任。经济学之所以可以具备担当整合研究的资质和能力,是因为 “人类在其经济生活的表象之下,依然具备生物特征” (Lotka,1956)⑤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2页,第286页,第280页,第287页,第282页。,经济本身既是生态学的也是生物学的。由于前者,经济学必须具备生态学的胸襟和眼光、认知和视野;由于后者,经济学必须具备生物学的基础。惟有如此,经济学才可能真正革除如下积习的根本弊病: “在生态学研究中,我们本不该以 ‘让我们假定人是不存在的’这样一句话,把人忽略掉,这对人类是不公平的。经济学家做研究时,对自然界采取了同样不公平的态度,他们说:‘让我们假定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自然经济 (economy of Nature)与人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试图将它们割裂开的努力不仅容易引起误导,而且是危险的。人类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工程学式思维的傲慢自大也不能改变这种关系。人可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但他仍然是自然系统的一个部分。”⑥Marston Bates, The Forest and the Sea, New York: Randon House, 1960, p.247.
生境经济学的伦理原理 由于物理学、生态学、生物学对经济学的如上规定,经济学决不能只是对 “人类一般事物”的研究,也不能只是财富的研究,更不能只把它狭隘地定位在对 “人类行为中的交换关系”的研究,虽然这些方面构成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对象、基本主题、基本方面;经济学不止于此,它还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如何生成生境关系的方法论研究。从这个角度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始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方法学,它是为人类在实际存在关系中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如何努力实现 “己—他”共互的可持续生存提供共循的方法的科学。所以,经济学必须具备生境主义的方法论视野。在这一方法论视野下,根据物理学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经济学必须接受限度论思想,并必须遵守限度原理。
限度原理应成为经济学的首要伦理原理,它规范经济学研究必须充分考量人类无限经济想望与有限地球资源、能源之间的消长关系。人类无限经济想望根源于人性的无限冲动,有限地球资源和能源根源于自然和生命世界的限度存在。从静态观,二者之间充满了矛盾对立张力;从动态观,它们需要探索矛盾对立的统一性。惟有如此,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世界、生命世界的生存运动才可开辟出共生道路。经济学的职责,就是在探究人类无限经济想望与有限地球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立如何可能实现共生的动态规律与运作机制。
限度原理之于经济学,是自然伦理。因为人类无限经济想望最终必须通过具体经济活动而有限度地展开,必然要接受自然和生命世界存在的限度规定。所以,限度原理所张扬的自然伦理的本质内容,恰恰是以自然法则和生命原理为根本内容的生境法则。人类将无限经济想望化为有限经济诉求的活动,展示了生境法则对人类内在人性要求的启动。或者说,惟有当人性要求获得生境法则的规训时,它才在实际经济活动过程中获得有限度的释放,这时,其无限经济想望才变成真实的有限经济行为。这种有限经济行为体现 “己—他”共互的可持续生存的价值诉求,才真正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环境共生的德。从本质讲,生境经济学是道德的经济学,它既是遵循自然道德的经济学,也是探索人性道德的经济学。
对比地看,无限度的思想制造出无限度的人类经济想望,这种无限度的经济想望的目的性定格,就是物质幸福论。相反,限度论思想缔造出人类的经济理性,这种经济理性的目的性定格,就是生境幸福论。《管子·五行》对生境幸福做了最精辟的概括:“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①戴望:《诸子集成:管子校正》,中华书局,2006年,第242页,第272页。因为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②戴望:《诸子集成:管子校正》,中华书局,2006年,第242页,第272页。人之生,乃天地相合之杰作;人的生存,同样需要与天地合,并且只有与天地合,方才生,只有向天地合合不已,方可生生不息。所以,人与他者 (即人、群、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环境)的真诚合生,就是人的幸福。这种幸福就是生境幸福。生境幸福当然不排斥物质需要,但必须把物质需求置于人与他者 (他人、社会、环境等)相合的动态生成过程中时,才是幸福的。所以,生境幸福论赋予生境经济学一种内在的伦理原理,即生生原理,亦可称之为 “合生原理”,或可表述为 “人、生命、自然、环境”共生互生的共互原理。
限度原理和生生原理,从内外两个维度构成经济学的伦理导向:限度原理构成经济学的存在认知导向,生生原理构成经济学的行为价值导向。并且,限度原理和生生原理最终要通过权责对等而使经济学获得实践定格。所以,权责对等构成了经济学的实践指导原理。由于权责对等的本质规定是利益,权责对等原理要求经济学必须探讨人类经济活动展开如何实现 “己—他”权责对等的利益分配方法。比如,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索要一份资源,这是享受一份对自然的权利,根据权责对等原理,其经济活动必须为自然担当一份责任,即维护或促进自然获得一份生境。
四、根治霾气候的生境经济道路
利普斯在 《事物的起源》中指出,“所有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形成也间接受气候的影响,故人类为了适应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气候,曾被迫调节其习惯、所有物和一切物质需要。与此相适应的是,动物界成员们也不得不改变身体上的器官和机能,以适应喜怒无常的气候。”①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汪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页。在气候面前,人也与其他生命物一样,只能 “被迫调节”自身以适应之。当人类无视这一自然规律而无限度地发展经济,最终必然会造成气候失律。今天,霾污染扩散所形成的霾气候,就是我们无所顾忌地追求经济发展的结果。降解霾气候,必须努力根治霾污染;根治霾污染,必须改变经济方式。前者构成社会经济实践的重心,后者构成社会经济实践的路径。
仅就前者论,经济学的任务重心,就是引导社会经济生产和产品流通与消费,必须解决碳的排放和污染问题。解决前一个问题,需要一切形式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活动,必须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任务:“所有这些不同的原则都统一于一个共同的尺度——只有首先把碳排放限制在地面上,逃过全球变暖之劫才具有可行性。正因为此,我们被带到了双重战略的面前:第一重战略是,如上所说,对于我们周围所致力于保护生活空间免受扩散性碳排放影响的努力,我们都要给予支持;第二重更普遍的战略是,改造社会以使人类能更轻便地生活在地球上,从而再没有碳固定的必要并能采用替代技术。但是我们仍然坚持根本的问题不是技术性的,而在于我们改造自然和消费我们劳动成果的方式。要合理地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生态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乔治·科威尔)②曹荣湘:《全球大变暖:气候经济、政治与伦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51页。解决后一个问题,需要一切经济活动必须以降解污染即以全面恢复大地自净化功能为基本责任。
仅就后者论,根治霾气候的生境经济学路径,是探索以 “人、自然、环境”共生为主题的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为此,需要经济学从三个方面引导社会探索经济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一是应以 “人与天调”为社会愿景,致力于人的社会与自然社会的生境化协调。落实 《人类环境宣言》中“排放不超过当地环境的可更新吸收能力”的生境原则,实施低碳排放、低污染排放的社会战略,致力于探索和开发低碳经济技术和低污染或零污染经济形式。二是应努力探索地球人口与地球承载力之间的生境化协调,控制人类生存的采掘率,使之不能超过再生率,保证对地球资源的开发运用速度必须慢于其再生速度,实施不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动态平衡,即 “开采不可再生资源获得的净租分为收入 (income)和资本清偿 (capital liquidation)两部分,资本部分应每年投资以形成可再生的替代品。一旦不可再生资源耗尽时,投资和自然增长形成的替代可再生资产,即可达到可持续产出的点,与收入部分的产出相同。收入部分持续不断地增长,正好验证了 ‘收入’这个词的本来含义,即在保持资本部分完整无损状况下可用于消费的最大有效数量。……可再生替代品的生物增长越快,不可再生资源的估计寿命就越长,则收入部分就越大,剩下的资本部分越小”③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06页。。三是应全面实施生存的普遍平等,致力于消灭任何形式的贫穷与剥削。其具体实现方式就是进行社会再分配,基本步骤有三:(1)减少税种、降低税率;(2)增加资源采掘税和奢侈品消费税,加大公共收入;(3)降低低收入阶层的所得税,并对低收入者实施负所得税制。
五、根治霾气候的经济实践方法
经济学引导社会根治霾气候的宏观方法有四:
引导社会构筑生境主义生产—消费方式 经济学引导探索生境主义生产—消费方式,就是以生存促进生产、以简朴导向消费。具体地讲,经济学必须引导社会全面清算 “以消费促生产”的经济模式,除特殊的社会需要外,应彻底抛弃 “用过即扔”的产品生产方式,构建节省、俭朴、经久耐用、维修新用的经济生产—消费方式。
第一是节省。首先是指生产的节省,然后是指消费的节省。
通过生产来节省的主要社会方式有三:一是提升资源、能源、原材料的最终利用率;二是提高废旧物质的回收利用率;三是建构并实施 “产品必要包装”经济制度,这是最大的经济节省。因为它遵循了两个生境经济学原则:(1)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包装,只有必须包装的产品才包装;(2)凡需要包装的产品,应以保证产品运输安全为准则,实现简易包装。产品的必要包装制度贯穿了三个生境经济学主张:(1)奢侈 “包装就是敲诈”①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页。;(2)奢侈包装毁灭地球;(3)奢侈包装制造高碳和高污染。
第二是俭朴。即节俭朴实,杜绝奢华,抛弃形式主义,追求实质,重在打造和提升产品的品质。
第三是经久耐用。所有形式的产品的生产,包括建筑、道路、桥梁等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产品生产,所以建筑、道路、桥梁等建设,也要做到经久耐用。这要求一切形式的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必须追求最大使用年限,如果其产品在所设计的使用年限内提前坏了,必须追究生产者、建设者、责任人、管理部门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第四是维修新用。所有的产品,其使用超过设计年限而磨损坏了,必须可以维修,并通过维修而使之焕然一新,获得新产品的使用功能。
引导社会经济生产—消费成为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式 经济学应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充分认识 “人类的兴盛不是来自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权力的渴求,而是源自于与自然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大部分发生在商品经济之外,因而,GDP并不能衡量人类的幸福。而且这种合作的成功在于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繁荣之间并无真正的冲突”②彼得·S.温茨:《现代环境伦理》,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2页。。这需要经济学做三方面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社会走出 “用过即扔”的生产—消费怪圈,探索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干预,恢复自然和大地的自净化功能,进而恢复自然、大地、环境的生境能力。二是指导人类通过多种努力方式,促进地球恢复生物多样性。三是引导社会遵循经济与环境 “用废退生”的规律,将经济发展限制在能够维持、维护环境自生境状态:“经济发展必以环境为代价,经济每向前发展一步,环境就向后倒退一步;经济全速发展,环境就全速后退;经济无止境地发展,环境就必然崩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 ‘用废退生’的关系:经济发展越缓慢、越有节制,环境就越具有自生境恢复功能。反之,就必然违背 ‘用废退生’的规律,其 ‘竭泽而渔’的发展大跃进,只能导致环境崩溃。”③唐代兴:《“一带一路”国策实施的综合实力战略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引导大中城市从规模建设向功能和导向发展方向转型 今天,我国大中城市几乎完全被霾气候所笼罩,探讨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应归结到以圈地运动为根本保证、以城市规模发展为基本方式的城市经济模式。当无限度的规模扩张将土地变成城市水泥森林来吸引和容纳源源不断拥入的农村人口,这一野性扩张的城市化过程既制造出立体污染,又使城市所在地域丧失了自净化能力。对症下药,根治城市霾气候,必须改变城市经济模式。
经济学引导城市治理霾气候的根本性举措,就是为城市发展设计生境经济方式,即引导城市终止其粗放型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城市功能建设和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导向发展。仅就前者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大中城市经济发展以人性化、生境化、节能化为方向,努力降低城市运作成本,全面提升城市经济边际收益。仅就后者论,经济学的努力方向是引导大中城市以创新科技和发展教育、学术、文化为重心,以向周边地区输出新科技资源、新教育资源、新文化思想资源以及服务资源等为经济收益方式,以带动、牵引、推动周边地区有序发展为根本任务。
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乡村和建设乡村 由于城乡二元机制,今日乡村处于衰落的进程中,荒芜成为乡村一些地方的基调。然而,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农业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阻止乡村荒芜和衰落,让国家社会发展能落地生根的正确方式,就是经济学从国家层面引导社会经济 (尤其城市经济)对乡村的反哺;其根本社会经济学方法,就是通过城市功能建设和导向发展来保护乡村、建设乡村。
保护乡村的根本前提,是有限度地发展县城和镇城。这里的 “有限度地发展”,是指县城和镇城的发展,必须避免 “圈地运动”和片面的规模扩张,以严格的法律制度的方式,刚性地规定县城和镇城建设的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突出县城和镇城的功能发展。(1)发展县城和镇城功能,使其低成本化、低碳化、低污染化和高节省化、高简朴化、高边际收益化;(2)发展县城和镇城对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桥梁和集散功能,吸引大中城市将优势资源、最新技术、最新信息、最新知识、最新服务方式输向乡村,同时又将乡村的优势资源输向大中城市,通过这一双向循环的互动发展,充实、壮大县城和镇城自己。更具体地讲,县城和镇城应该成为乡村农产品的集散市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和乡村医疗卫生中心、教育与科技培训基地,使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与城市同步,让乡村孩子享受大中城市的教育水平,使乡民重病不出县城、大病不出镇城。
保护乡村的根本努力是建设乡村。其一是重建乡村经济,即探索创建农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一体化的乡村经济形态,将长年奔波于城市的打工农民吸引回乡村,使乡民亦农亦工,其劳动纯收入高于进城打工,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根本性社会基础问题。其二是建设乡村自治的社会服务体系、文化体系、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发展体系。其三是探索发展原始农业,即重建农业的有机种植。具体地讲,就是重建非地膜、非化肥、非杀虫剂、非污染的有机种植农业,以从根本上保障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在高科技化生存的当代社会,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人种安全。其四是引导乡村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强和提升大地自净化功能。这是限止城市霾污染气候向乡村扩散的根本方法,也是降解城市霾污染的根本社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