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费萨尔时期沙特对巴勒斯坦的政策探析

2018-01-26郭亚茜

山西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巴勒斯坦阿拉伯伊斯兰

郭亚茜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9)

一、费萨尔国王之前沙特对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

1932年现代沙特王国正式建立,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问题的重中之重随之引起沙特的重视。虽然建国初期由于国内外局势使得沙特很少介入到巴勒斯坦问题之中,但是这种态度仅持续到1935年。1935年伊本·沙特派自己的儿子沙特王子出访巴勒斯坦,沙特王子去到巴勒斯坦并向当地精英解释了沙特对待巴勒斯坦的态度并表达了将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1947年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宣布巴勒斯坦进行分治,这一决策遭到了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集体反对。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沙特虽无意过分介入巴勒斯坦问题中,但“伊本·沙特派遣了一支军队充当了埃及军队的一部分。”1953沙特王子继承了王位,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态度与他的父亲保持一致。

二、费萨尔国王时期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

1967年5月25日,费萨尔国王宣称:“我们相信一个阿拉伯人,如果没有对他的兄弟阿拉伯人在对抗以色列的斗争中给予支持,那就不配称为阿拉伯人。”六五战争开始后,费萨尔国王号召全体人民做好加入战争的准备。同时,沙特还与约旦和伊拉克进行联合,共同抵御以色列的入侵。伴随着1967年战争而来的就是一些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英国和西德实行的石油强制禁运政策。6月7日,沙特政府宣称切断所有向“支援犹太复国主义”国家运输石油的船只,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然而,此次石油禁运结果并不理想。8月29日,阿拉伯各国首脑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举行了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决定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收回被占领土。为此,与会的各国首脑同意在政治上共同努力以消除以色列入侵的影响,从而确保以色列撤军。会议结束后,沙特、科威特和利比亚每年向战争受损国家提供三亿九千二百万援助金以弥补其土地和税收损失。一年后,沙特又向约旦额外提供了一千五百万里亚尔的援助,以帮助约旦购买军事装备,增强其武装力量。另外,在此次会议上,费萨尔国王还签署了针对以色列的“三不”原则——不和解、不谈判、不承认,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在自己国家的权利。喀土穆会议后,沙特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主动介入到了巴勒斯坦问题之中。

1969年8月21日,在巴勒斯坦发生了震惊所有穆斯林的事情: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遭到人为放火焚烧,这激起了全世界穆斯林的愤怒。尽管此次事件由一个澳大利亚人表面上承认其罪行,但是费萨尔国王已经意识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犹太复国主义者不仅占领了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土地,而且开始破坏伊斯兰教圣殿——还是发生了。鉴于广大穆斯林的愤怒,费萨尔国王号召所有穆斯林对犹太复国主义侵略者进行“圣战”,并提出将从异教徒手中解放耶路撒冷的号召。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费萨尔与穆斯林国家的领袖进行了信件和电话交流,号召他们齐聚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共同商讨事宜。1969年9月22日到25日,包括沙特在内的25个国家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并参与了首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在会上,所有参会国领导人共同谴责了阿克萨清真寺纵火事件并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全部领土,各国还表示必须将耶路撒冷置于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并且他们将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其权利和民族解放所做的斗争,坚决反对任何否认耶路撒冷地位的决议。拉巴特会议的召开使得费萨尔国王成功获取非阿拉伯的穆斯林国家对阿拉伯事业的支持,是其外交政策上的一次巨大成功。

早在1972年7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获取美国的支持,将2000名苏联专家驱逐出国,费萨尔国王借此极力敦促美国对阿以问题采取公平态度。然而,华盛顿并没有改变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基本态度,这使费萨尔国王意识到“美国根本不愿向以色列施压使其退出占领区,以色列也根本不可能主动退出所占领土。”于是,在缺乏军事能力的情况下,沙特决定依靠“石油”武器迫使以色列撤退。1973年8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沙特向其报告埃及对以色列的作战准备,费萨尔国王告诉他沙特将会使用石油武器,同时国王还说到:“但是我们需要时间。我们不想将石油用作战争武器,因为只可以持续几天就不起作用了。我们希望战争持续足够倡的时间以调动世界人民对此事的关注。”十月战争后,沙特减少了30%的石油产量并将石油价格由原先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此举使沙特获得了大量的石油收入。同时,沙特的这些财政政策将沙特推向了巴勒斯坦问题的舞台中央。从1974年开始,阿拉伯世界中关于以色列的决定必须向沙特征求意见或有沙特参与其中。除上述谈到的派兵和石油禁运等措施之外,沙特还不断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供每年高达4000万美元的巨额援助款,以帮助其对抗犹太复国主义者。

三、费萨尔时期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分析

首先,伊斯兰教对沙特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沙特不得不对巴勒斯坦人民表示出积极支持的态度。伊斯兰教在沙特的影响是巨大且普遍的,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均在沙特,去麦加朝圣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而麦地那是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和埋葬的地方。作为两个伊斯兰圣地的守护者,费萨尔强烈指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占领。他认为“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是阿拉伯的头号敌人,并认为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领土,以色列没有权利占领。以色列通过武力占有土地是不可原谅的事情,应该立即从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退。”在1965年的世界穆斯林联盟大会上,关于巴勒斯坦问题时大会表示:“巴勒斯坦事业是一种伊斯兰事业,也是穆斯林世界中的头号事业。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为拯救巴勒斯坦而行动是必须的,这是所有穆斯林的义务和责任。”

其次,沙特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使得沙特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巴勒斯坦问题之中。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后埃及受到重挫,沙特凭借其大力提倡的“泛阿拉伯主义”大旗取得了阿拉伯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除此之外,沙特还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获得了大量的财富。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原油的价格由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了5.119美元,1974年1月又上升到10.95美元,直至1978年9月每桶原油的标价达到了14.54美元。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得沙特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沙特凭借石油繁荣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财富,同时沙特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和现代化进程,使得沙特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提高本国影响力,沙特还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伊斯兰活动中,对其他伊斯兰国家给予援助和支持。但是,这种援助也是有条件的:受援国必须是伊斯兰国家,受援国必须反对共产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受援国必须实行伊斯兰教法。同时,沙特还对许多伊斯兰国际组织进行援助,修建了大量清真寺、交通道路等方便人们做礼拜和朝觐。沙特的这些措施使得其在阿拉伯世界中名声大振,各国以沙特马首是瞻,沙特也在巴勒斯坦问题中发挥了更加积极地作用。

最后,费萨尔国王时期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演变也与其他国家的影响分不开。埃及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之一,一直在中东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将英法势力驱逐出去并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一举动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民族热情的高涨,阿拉伯民族主义也发展到高潮时期。沙特此时的国家实力处于埃及之下,因此尽可能避免直接卷入巴勒斯坦问题之中,内部事务成为沙特需要着重处理的大问题。同时沙特与埃及向来不和,沙特担心与埃及合作会提高埃及的影响力,使其在阿拉伯世界中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在六五战争埃及惨败后,沙特的外围压力减弱,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也处于低谷,沙特抓住时机介入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在阿拉伯世界中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对沙特外交影响力较大的另一个国家为美国。六月战争中,费萨尔国王虽然宣称沙特将会切断对任何援助以色列的国家的石油运输,但是却并没有特别指出是哪些国家。费萨尔不希望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与美国有太多分歧,因为他不想成为西方强国的敌人并担心这些会影响两国的关系,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本国的生存。十月战争后,沙特虽通过石油禁运给美国压力,但是也并不希望彻底与美国关系僵化。因此,沙特开始配合美国实现中东和平的愿望,提出了包括“法赫德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和平倡议。

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之一和世界重要产油国之一,在地区层面乃至世界层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介入,一方面反映了伊斯兰教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沙特外交中的实用主义立场。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费萨尔国王提出的泛伊斯兰主义外交策略虽然使得沙特可以在阿拉伯世界甚至伊斯兰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支持,然而却也使得沙特不得不与其他国家保持政策上的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沙特外交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Madawi al-Rasheed:A History of Saudi Arab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2003.

[2]Yoram Meital:The Khartoum Conference and Egyptian Policy after the 1967 War:A Reexamination,Middle East Journal,Vol.54,No.1,2000.

[3]Adeed Dawisha:Saudi Arabia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The Ups and Downs of Pragmatic Mode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Vol.38,No.4,1983.

[4]David Hirst:Saudi Arabia and the Conflict,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Vol.3,No.2,1974.

[5]Abdul Lateef:Feisal:From Obscurity to International Status,Pakistan Horizon,Vol.28,No.4.

[6]彭树智,主编,王铁铮,林松业,著.中东国家通史:沙特阿拉伯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林松业.二战后沙特王国对外政策的演变.西亚非洲,1999(5).

猜你喜欢

巴勒斯坦阿拉伯伊斯兰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天下
巴勒斯坦 女孩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