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者情况调查分析
——以郑州图书馆为例
2018-01-26徐晓濛
徐晓濛
(郑州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报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反映最新社会动态、传递最新科学成果的特点,因此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报刊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应是图书馆员时刻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郑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进行了读者调查,了解了报刊阅览室的读者的情况和阅读倾向以及利用报刊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改进工作的方法。
一、读者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利用报刊阅览室资源的读者的基本情况和阅读特点,因为读者大众的阅读喜好与阅读动态,是图书馆订阅报刊的参考依据之一。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调查的对象是利用郑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资源的读者,包括读者的年龄、性别、学历背景以及工作状态。
工作人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8份,结合日常工作中的观察,综合分析不同读者使用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特点。
二、读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统计结果
(一)读者的性别情况统计
本次调查显示,到馆读者中,男性读者占60%,而女性读者仅占40%,到报刊阅览室的读者,男性比率明显高于女性。因为男女性在生活习惯、获取信息途径、家庭分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带有社会性的普遍现象。
女性在闲暇时间除了会到图书馆,通过阅读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提升自己,一般还会逛街购物、约会好友;在成立家庭后,女性家庭负担加重,闲暇时间多被家务劳动、照顾子女占去,到图书馆阅读更是受到限制。相比之下男性读者的休闲时间较多,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也更强,到图书馆看书看报的时间比女性多,因此图书馆的男性读者自然会比女性读者多。[1]
(二)读者的年龄情况统计
到报刊阅览室的读者年龄范围广,从十来岁的学生到耄耋老人都包括在内。统计显示,18岁以下读者占11%,18-25岁占22%,26-30岁占28%,31-40岁占14%,41-60岁占8%,60岁以上占17%。由此可见,40岁以下读者占到了报刊阅览室读者的四分之三,主要读者群集中在中青年这一范围内,读者年龄趋于年轻化。
中年读者在事业的上升期,青年读者在知识积累期,都是利用图书馆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因此中青年年龄段的读者所占比例很高。青年是人生中学习知识、积累储备知识的最好阶段;中年人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但还需要不断创新,使事业更上一层楼。不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已经踏入社会,这些读者都有了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意识。因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知识更新的周期短暂,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及时充电特别重要,否则将很快被淘汰,因此他们有自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中青年读者不仅求知欲望强烈,而且阅读目的明确,郑州图书馆资料充足、设施完备,是他们阅读学习的首选。而报刊阅览室的文献信息量大,知识内容新颖,环境整洁宁静,“集休闲与学习于一身”,自然成为他们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好去处。
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他们退休在家,时间充足,用看书、看报来增长知识、获取信息、丰富退休生活,是读者中较为固定的人群。41-60岁的读者所占比例最低,这一年龄段的读者是家庭的中坚力量,每天除了工作之外照顾家里的时间肯定会更多,因此到图书馆阅读的时间也会相应少一些。[2]
(三)读者的学历与职业背景情况统计
读者学历构成很复杂,初中以下占12%,高中和大专学历同为16%,大学本科学历占45%,硕士研究生以上占10%。统计显示,大专以上学历的读者占71%,来报刊阅览室的读者基本具有较高学历。这说明凡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人,大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阅读习惯,有很强的获取信息的需求。高学历人群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明显高于低学历人群,因此郑州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要完善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注重馆藏利用的网络化,更好地满足高学历人群的阅读需求。[3]
到报刊阅览室的读者职业呈现多样化,统计如下,事业单位、公务员占18%,专业技术人员占13%,商业服务人员占9%,教师占8%,学生占17%,离退休人员占15%,自由职业者及其他占22%,读者来自社会中各个层面,这也是由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
数据显示,国家公务人员以及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国家公务人员还是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他们需要通过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自从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了,很多学生选择利用周末假期以及寒暑假到图书馆阅读,充实课余生活。而离退休人员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足,可以随时到馆阅读。他们都是报刊阅览室重要的阅读人群。
读者构成不同,他们对报刊的利用方式、需求就不同,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不同。因此报刊阅览室在资料的订购、整理,在提供读者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与明确的目的性,面对不同学历与职业特征的读者,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思考怎样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升服务,以提高读者服务的满意率。
三、读者的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一)读者到报刊阅览室的频率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有19%的读者每周3次以上,50%的读者每周1-2次,14%的读者每月1-2次,2%的读者每1-2个月1次,14%的读者偶尔来。
前两种频次的读者相加,占问卷调查读者总数的70%,他们构成了报刊阅览室比较固定的读者群。稳定的读者群,是报刊阅览室订购报刊的重要参考对象,在订购报刊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常来报刊阅览室的读者的偏好。
以郑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为例,就报纸的阅读情况,根据工作人员平日的观察,老年人多于年轻人;就报纸的受欢迎程度,《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最受老年读者喜爱,因此在征订时,这两份报纸的副本数是最多的,尽力满足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以此来促进读者多多到图书馆来阅读。
(二)读者阅读报刊的目的
根据调查显示,读者的阅读目的多种多样,工作需要、增长知识占34%,个人兴趣、休闲娱乐占74%,应对考试占22%,学术研究占了7%,享受图书馆文化氛围占57%,其他占7%。
其中以“个人兴趣、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读者最多,这与公共图书馆提供文化娱乐的职能相符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压力大,所以在休息的时候更喜欢读一些轻松有趣类的内容来调节自己,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教育启发。[4]
(三)读者阅读的报刊类型
读者在阅读时感兴趣的报刊类型中,时政占39%,法律占14%,经济占33%,家庭生活占12%,家居占9%,综合类占27%,科学占27%,历史占34%,汽车占10%,餐饮占13%,影视歌占14%,军事占16%,文学占37%,艺术占23%,健康占19%,旅游占33%,体育占19%,时尚占22%。
读者对报刊的阅读,最集中是在时政类,其次是文学类,历史类、旅游类、经济类比例相当。
有一部分读者每天会固定到图书馆,阅读报刊来了解国内国际的时政新闻,其中退休男性所占比例最高。这部分读者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光明日报》《半月谈》都是他们非常喜爱的热门时政报刊。另一方面,由于到报刊阅览室的男性比例高,男性又比女性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更感兴趣。由此分析,时政类的报刊最受欢迎是情理之中的。
根据上面读者阅读报刊的目的结果统计,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人群比例最高,因此文学类、旅游类、历史类的报刊应该是他们的首选。因为文学类杂志中以小说故事类为主,历史类的杂志,比如《国家人文历史》,既有历史知识,又有百家观点评论,特别适合历史爱好者。
旅游类杂志介绍了各个适宜旅游地点、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旅游攻略,是很好的出行参考。
四、调查总结与工作改进
通过对郑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者的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报刊阅览室的读者几乎涵盖了社会上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群,他们在性别、年龄特征,学历、职业背景等方面差别很大。但是他们对报刊阅览室资源的利用又有着可循的规律,掌握读者的阅读特点与阅读动向,是今后报刊阅览室服务工作提升的重要依据。
根据此次对读者的调查分析,报刊阅览室对今后的工作做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报刊阅览室的馆藏结构。报刊馆藏资源的建设工作是第一位的,因为各层次读者对资源需求不同,必须根据各类型读者不同的阅读兴趣爱好以及读者不断变化的阅读需求,合理调整报刊的订购比例和结构,及时掌握最新的阅读趋势,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订购,争取使报刊阅览室的每一份报纸、每一册杂志都能正真被利用。[5]
(二)建立加强报刊宣传辅导工作,提高报刊利用率。将书架对外的第一面设为专题架,专门放置新增订报刊、畅销热门报刊、具有主题意义类型的报刊。比如十九大召开期间,工作人员就把和党有关的杂志整理在这一面架子上,作为“党政信息阅读专架”。有了宣传与推荐,读者的阅读就有了方向性,也会更加趋于科学化。通过一系列特色阅读专架的推出,必将吸引更多的读者到报刊阅览室利用报刊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报刊资源利用率,还能更好地发挥报刊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艳.图书馆报刊读者服务的分析与对策——以鞍山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24):57-59.
[2]王江丽.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者阅读情况调查及研究——以五华区图书馆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2(15):114-115.
[3]钟翠莲.赣州市图书馆读者状况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1991(3):41-43.
[4]熊丽华.公共图书馆报刊文献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2):136-139.
[5]翁迪明.区县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读者构成分析及服务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