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感悟生活
——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2018-01-26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冯美虹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冯美虹
传统的学习观错误认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对学习者认真程度充分肯定,鼓励学生认真研读,用心思索。但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死知识”,不具有灵活性,更不会将之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对应的就是传统封闭性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若拘泥于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这样的课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课堂学习的活力,更谈不上知识的实践与运用。认真研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相关巨作,并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特点,将学科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源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也是学科教学的需要,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精神。这需要教师认真探索,并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一、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慢慢地走进生活,并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要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并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掘相关的教学素材,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与生活相关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在生活的世界中认真观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当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时,我们不妨适度引导;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并为之感到高兴时,教师要给予欣慰的微笑和积极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找到这门学科与生活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生活。
(一)课前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生活素材
学生的成长需要引领者与他同行,并给予引导。在课前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有价值的素材资料,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素材基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相关素材,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便能得心应手,讨论分析也会轻松自如,课上交流才得以顺利展开。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怎样与人相处”,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素材,学生在搜集素材时,会获得与他人相处的基本原则:主动交流,表达诚意;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敷衍,真诚地与他人交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学生从中不仅受到启发,还增强了收集、整理资料的基本能力,将课本学习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实践生活。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典范
陶行知先生提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更需要崇尚这种基本准则。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将教材中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更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教育家孙敬修这样比喻学生:“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这充分说明教师自身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会不断向教师这一特殊又熟悉的角色进行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饱满的热情,高尚的情操,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世界,并将学科基本素养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真正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榜样,教材塑造的典范。
二、让品德与社会课程走进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是永恒的课堂,生活中蕴含着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提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走进课程,同时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知识、总结知识、运用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探索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
要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感悟的空间,搭建探究活动的平台。以生活素材创设的生活化课堂情境,会让学生对抽象的课程内容有生活的情境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仅易于感知,还会被激发参与兴趣,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浓浓乡土情”的教学内容,学生平时都曾亲身体验过,并能够说一说相关的民风民俗。教师不妨结合当地特色,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家乡民风民俗的文化资料,并带到课堂与他人分享。很多同学将家乡的方言、习俗、曲艺等方面的资料以音频形式展示出来,在互动交流中深刻体验。课堂上结合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成立相关的探究小组,并开展实践探索活动,整堂课充满生命活力。
(二)以生活情境为探索背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自主学习
生活化情境不仅能给学生直观感知,也是很重要的探索素材,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生活,感受相关知识,接受思想熏陶,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教材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素材,教师不妨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探索背景,让学生充满情感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标。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感受、认知体验等过程,形成优良个性品德。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有“对学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可以结合学生过马路的生活实际,在班级中模拟十字路口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安排两个学生在路口模拟交警指挥交通,组织其他同学模拟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斑马线……学生不仅体验深刻,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课堂还增添了乐趣。
(三)在生活情境中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回归生活本体
学以致用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并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将课堂教学自然延伸到课外,将教学活动回归到生活,是知识升华为直接经验的基本途径。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很多的探究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中组织学生探究,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向课外延伸,体现了新课标所传达的“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基本内涵。如在引导学生探索主题性实践活动“重阳节,敬老人”时,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节日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基本品质,然后结合重阳节及班队会活动,与当地的养老院取得联系,带上特殊的“慰问品”,为那里的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尽管只是一件小事,但学生通过这种课后拓展活动,深化了自己的道德意识,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这正是以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生活中明白道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总之,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来说,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将认知领域拓展到生活领域,从静态的课堂到动态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相信通过教师的大胆探究,努力实践,学生不仅会获得基本知识,也会增强生活体验,对自己多一份认识和自信,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对社会多一些感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