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大同市粮改饲工作的规划发展

2018-01-26白继瑜

中国乳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草业大同市牧业

文/白继瑜

(山西省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2016年,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云岗区两个县(区)被纳入国家粮改饲工程试点范围,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发挥大同市优势条件,振兴全市畜牧经济,大同市狠抓粮改饲工程,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和草食畜养殖。现将大同市粮改饲工作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1 政策依据

1.1 原农业部调研指导意见

2016年5月,原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前往山西考察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情况,随后原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张辉副司长一行7 人对大同市现代农业和农牧交错带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两次调研均对大同市在农牧结构调整和推进畜牧业创新发展上取得的成绩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同市阳高县、云岗区两县(区)被确定为粮改饲试点单位,与朔州市共同成为山西省仅有的两个试点市,并给予1 000万元的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调研组对大同市今后发展草牧业、推进粮改饲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要求部、省、市、县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四方面问题:一是怎样优化布局的问题;二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问题;三是发展的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四是项目谋划问题。原农业部调研组还表示将积极争取将大同市列入全国牛羊产业发展区、全国优质杂粮示范区和草原生态奖补范围,并作为下一批全国农牧交错带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市重点对象。这既是对大同市在草牧业发展上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大同市农牧结构调整和推进粮改饲提出的新要求,初步奠定了大同市作为全省、全国粮改饲和草牧业发展重点区域的战略地位,正式铺开一条农牧结合、以牧为主、以牧富民、创新发展的道路。

1.2 农牧交错带区域规划

经权威农业专家研究论证,大同市与毗邻的朔州市,以及辽宁朝阳、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和延安等8 地市地域相近,共同构成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片区,是全国农牧结构调整和粮改饲工程的核心区域。大同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大张乌”长城三角,是国际公认的养殖黄金带,全市年平均气温为7 ℃,年降水量400 mm,多丘陵、山地,属于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区,气候偏寒冷干旱,利于防疫,且草食畜养殖历史悠久,适合发展草牧业。在大同市开展粮改饲工程,实现种植业结构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粮经)“二元”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粮经饲)“三元”的优化转变,符合经济、社会、生态和政策等四方面的发展要求,在全国生态体系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2 发展规划

2.1 指导思想

把握阳高、云岗试点县(区)战略机遇,按照“试点引领,大户带动,以畜定草,连片推进”的工作方法,协调好与草牧业共同发展的步伐,配合肉羊、奶牛、肉牛草牧业三大产业园区,打造出覆盖全市的牧草产业区。通过科学推进粮改饲试点及配套工程建设,优化大同市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构建粮草兼做、农牧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2 发展计划

“十三五”期间,按照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8年完成牛饲养量65 万头、奶牛存栏13 万头、羊饲养量800 万只,完成粮改饲面积100 万亩;第二步,到2020年完成牛饲养量80 万头、奶牛存栏15 万头、羊饲养量1 000 万只,完成粮改饲面积200 万亩。

2.3 重点工作

当前大同市将积极稳妥推进粮改饲试点、发展草牧业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提升种养业综合效益。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2.3.1 科学制定草牧业和粮改饲规划

深入领会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厅相关文件精神,把握调动农民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积极性、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兼顾环境与效益和项目谋划管理等5 个关键问题,优化制定畜牧业“十三五”规划、草食畜发展规划、粮改饲工作方案等主要规划指导意见,将粮改饲工作的新目标、新项目、新方案和新意见融汇到“十三五”规划中。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建设四大现代草食畜牧产业优势区,即一个覆盖全市的牧草综合产业区;打造8 个百万肉羊基地县,同时建设浑源、灵丘、左云3个特色肉羊产业园区,4 个5 万头奶牛生产基地;以平型关10 万头肉牛养殖园区为核心建设的肉牛产业片区。以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实现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3.2 加大关键环节的财政扶持

要实现“十三五”阶段两个目标任务,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应拿出不少于1 亿元的资金,对以下四大方面给予扶持,用于加快粮改饲建设:一是草地建设,主要对耕地种草和草业加工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共需5 500 万元。其中,对种植3万亩多年生牧草给予补贴,每亩补贴600 元,需要1 800 万元;对种植40 万亩当年生牧草给予补贴,每亩补贴80 元,需要3 200 万元;对新建草加工龙头企业给予扶持,计划新建5~10 个草加工企业,每个补贴50~100 万元,需要500 万元。二是全株青贮,全市全株青贮80 万立方米,每立方米青贮补助20元,共需1 600 万元。三是良种繁育,主要用于牛羊人工授精站点、购买牛羊母畜和优质肉用种羊、标准化养殖场,共需1 500 万元。其中,建设牛羊人工授精站点100个,每个补助5 万元,需要500 万元;牛羊种畜禽场建设补贴500 万元,对10 个牛羊种畜禽场标准化建设给予扶持;购买牛羊基础母畜及种公羊,补贴500 万元,补助标准为购买肉牛能繁母牛补贴1 000元/头,能繁母羊补贴200 元/只,种公羊补贴1 000 元/只。四是机械装备升级配套,对标准化养殖场、家庭牧场机械装备升级配套补助1 400万元,对购置TMR机、割草机、搂草机、打捆机给予补助。

2.3.3 协调农牧强化牧草基地建设

深入研究草畜平衡和协调发展关系,实行“以草定畜,以畜定草”,大力推进种养结合,促进种草与养畜双赢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牧草基地建设。按照“连片种植”或“整村推进”的模式,推广多年生优质牧草和当年生禾草为主的混播、套种及草田轮作等科学种植技术。落实耕地种草补贴制度,重点对种植多年生牧草、当年生牧草、草种、草地围栏补播、鼠虫害防治、集中连片种植牧草土地流转等环节进行扶持。到2018年,全市耕地种草面积达到200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5%以上,完成草地改良面积200 万亩,青贮总量达到300 万立方米,以粮改饲工程为主导基本完成种植结构转型。二是大力推进粮改饲青贮建设。到2020年完成粮改饲青贮300 万立方米、新建青贮窖200 万立方米的建设任务,落实青贮、黄贮补贴,重点对肉牛、肉羊普及,推广青贮,新建青贮窖等环节进行扶持。三是大力推进草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对草加工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设备购置和贷款贴息等环节进行扶持;鼓励规模园区建设自用草业加工车间,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牧草;奖励牧草种植龙头,以草业大户为核心建立连片草业园区。到2020年全市建设不少于10 家草加工龙头企业。四是大力推进饲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市级筹备设立草业技术服务公司,提供草种、药肥、技术和机械租用服务。每个县(区)建立1 个饲草服务中心,与规模养殖场统一签订合同,开展信息共享、统购统销和技术指导,为开展粮改饲打下技术基础。

2.3.4 坚定不移地发展草食畜牧业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5 年内撬动草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100 亿元。合理调整扶持重点,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在左云、天镇等宜牧宜草地区重点推进退耕还草工程,将其作为草牧业主导推广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牧场养殖模式,加强以草牧业“五项技术”和“三大模式”为主导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以良种繁育、青贮利用和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草牧业减本增收和提档升级工作。重点对养殖小区新建及改扩建基础建设、机械设备购置、粪污无害化处理、牛羊种畜场升级改造、新建人工授精站仪器设备购置、优质种公羊购买等环节进行扶持。到2020年新建、扩建草食畜规模健康养殖小区1 000 个,建设300个粪污无害化设施完善的养殖园区。更加注重修复生态与发展草牧业之间的协调共赢,以草牧业激发粮改饲后劲,做到草牧互促,循环利用,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草业大同市牧业
青海草业
大同市云州区: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检查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湿地菊花节开幕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