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交通”的创新发展

2018-01-26

天津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交通发展

王 烁

(天津市交通教育培训中心 天津300012)

中国已经成为交通强国之一,正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交通运输效率的变化。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正在重新组建整个交通领域的生态系统。近几年,“互联网+交通”开始引领智能交通的发展,由数据到信息,由信息到知识,由知识到智慧,一切都在说明智能交通的理念已经广泛普及与传播。目前,随着我国国力的发展,“互联网+交通”产业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如何做好今后的创新发展,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探索创新科技解决交通“痛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交通产业新产品、新模式纷纷出现,原有的交通系统已无法适应当下形势,正待完善与更新。

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可通过采用微信小程序、扫码技术、人脸识别、软硬件等多种手段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远程技术、云存储、大数据分析,从而实现人、车、路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使用各类传感器、移动终端等,使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的感知更为细致丰富,为人、车、路及整个系统之间的智能控制及相互识别提供多种可能。将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等有效地运用和服务于交通运输管理,更为全面的发挥其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管理系统和综合运输紧密相连,使人、车、路互相配合,达到协调统一,这些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和交通运输效率,改善运输环境,确保交通安全。

2 “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公共交通

当今社会,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出行,让大众拥有了不同的体验,而且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时间成本也显得格外重要,更加注重“服务体验”,包括:高追求、高品质、个性化、小众化,“更快捷、更舒适、更方便”成为必需的要求。当人们面临多种出行方式选择时,受定班、定线约束的公共交通行业,与顺风车、拼车、专车等互联网新兴产业相比较是没有绝对优势的。面对这场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公共交通行业必须主动在不同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要提供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服务。在收集服务信息和分析需求环境的时候,必须针对小众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调整供给战略,建立响应型的公共交通市场发展模式,以乘客的需求作为导向。同时进行差异化定价,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出行目的群体的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交通”使得公共交通的服务模式从“人等车”变成了“人选车”,这样既尊重了乘客选择,也提升了客户体验,从而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其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根据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显示,希望出行时间可以掌控,是否可靠是居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中最关注的因素之一。目前,由于道路交通堵塞的加剧,公交车道的建设不到位,导致公交运营的不可靠性和不均衡性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严峻局面,可以选择与智能交通软件进行合作,通过数据计算出车辆进站出站以及乘客需要等待的时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乘客可以根据软件推算的时间安排出行,为大众提供了方便。

最后要注重宣传公共交通文化。要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让公共交通与品牌人物等关联起来,培养其粉丝群。要注重名人效应,很多名人有时为了赶时间也会选择公共交通进行乘坐,这让乘客感觉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也是一件非常有尊严、有意义的事,通过知名人士的认可来提高其关注度,让广大群众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

3 完善政策标准是“互联网+交通”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交通”是两个事件的问题,即数据和资源的公有化。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深入融合,交通环境才有望得到改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交通”所要达到的效果。当然,用互联网产品来全面改造城市交通,还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才能够安全稳定。“互联网+交通”作为行业新星,由于其发展过于迅速,使用的人群增长过快,而政策法规的出台滞后,造成了很多不良现象和隐患的产生。

未来行管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需要注意到以下两点。一是鼓励发展:我国是鼓励新业态发展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以人为本,传统行业模式必须转型升级,不能也不可能压制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规范发展:比如保障乘客的安全,保持市场的有序。所以,绿色、集约化,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政策鼓励与建立的根本目的。例如在 2016年 7月28日,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从国家层面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新模式,承运人的角色是运营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利益的分配者等。他们为传统出租车改革创造了良好契机,通过市场竞争破除了既有利益的壁垒。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政策制定的基础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平衡与博弈。在近两年出现的共享单车中,仅停放车辆方面就要考虑到共享单车与个人自行车的权利问题,自行车与小汽车停车空间问题等。因此在模式、行业创新的同时需要进行不断融合,要求管理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并保证监管手段有效。如果能够解决监管问题,这种“互联网+交通”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甚至解决公共交通资源有限的难题。

4 网络交通培训开创新时代

国务院于 2015年 7月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如今,对于中小学生所开设的网络课堂越来越多,而针对交通类的网络培训却是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关于交通类职业培训的对象以成年人为主,而这类人群普遍具有工作忙、压力大、时间紧的特点,试想如若让他们在百忙之中再去参与线下的培训,确实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网络交通培训的到来彻底解决了这一“工学矛盾”。统一化的学习课程、规范化的信息平台、信息化的技术监督,不仅能够调动学员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继续教育管理水平。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5月印发《关于开展道路货运驾驶员免费网络继续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在北京、河南、湖北、广西、青海等省开展道路货运驾驶员免费网络继续教育试点,体现了国家对于此项工作的大力鼓励与支持。

目前,中国的交通行业正面临着服务提升、效益增加、结构调整和管理重组的重要时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应“互联网+交通”的大趋势,推动互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纵深拓展和应用,真正实现“互联网+交通”的产业转型。未来,交通领域将更关注用户的需求与体验,用户思维将成为智能交通建设运营中的主旋律。通过构建“互联网+交通”,大众出行会越来越快捷、舒适、高效。同时,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对交通运营系统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保障工作,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给予全社会更为优质的交通服务。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交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