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分娩,能减痛吗
2018-01-26凌茜雯
文/凌茜雯
水中分娩,是传说中的一种时髦分娩法。
不少明星都是拥趸。
真有那么好吗?
其实,目前医学界的态度是——产妇可以躺在水里减痛,但不推荐把孩子生在水里。
确实能减痛
很多试过水中分娩的妈妈在网上分享经验说,在入水的那一瞬,整个人感觉舒服多了。
2014年4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发布了一则关于水中分娩的委员会意见,也肯定了这一作用。其中称,孕妈妈在第一产程浸没在水中,能够降低疼痛、缩短产程。所谓第一产程,就是从开始宫缩,到宫口全开的过程。
原因不难理解,哪怕平常人洗个热水澡,都觉得身心放松。而且,水中有浮力,产妇更容易移动身体,寻找到让自己舒适的体位。
可以避免“挨一刀”?不一定
网上传,水中分娩的好处,不仅在减痛。
更重要在于,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胎儿对会阴的压迫、促使会阴扩张,故此,产妇的会阴很少发生撕裂,更无须进行会阴侧切,大大减少出血,产后恢复也快。
而且,水中的环境,也可以让宝宝更好地从子宫内过渡到子宫外。
这些从理论上似乎讲得通。也有医生说,他们医院做过100多例水中分娩,无一例进行会阴侧切,大部分产妇的会阴部仅有轻微裂伤。不过,国际医学界对此尚存疑。因为至今还没有充足的大样本数据证实这些效果。
宝宝可能呛水
水中分娩的宝宝,据说具有“潜水反射”,不会呛水。
胎儿在子宫里,是通过脐带获取氧气的,出生后暴露在空气中,才用肺呼吸。水中分娩的宝宝,出生后还浸没在水里,脐带没断,水的温度和羊水差不多,宝宝仍未转用肺来呼吸,也就不会呛水。
但实际上,不是所有宝宝都会出现潜水反射。水中分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正是新生儿溺水、吸入性严重呼吸窘迫。
此外,水中分娩可能引发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障碍,脐带撕脱、断裂引起严重出血甚至休克等。
基于此,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在2014年提出的委员会意见中指出,第二产程进行水中分娩,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未得到证实。所谓第二产程,即从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也因此,该学会不建议把水中分娩作为临床常规做法,仅可作为临床试验。
开展的医院很少,适合的产妇也不多
真想尝试水中分娩,也不容易。
一方面,国内开展水中分娩的医院不多。
水中分娩对设备、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分娩用的水,得经过多重过滤;分娩室里不仅得有分娩缸,还要有产床,以便发生突发状况时,随时从水中分娩转移为普通分娩。
另一方面,水中分娩对产妇、胎儿都有要求。
比如,产妇不能太胖,不能患有心脏病、妊娠糖尿病、乙肝等基础疾病和传染病,得足月妊娠,胎儿不能是巨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胎位要正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