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度天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分析

2018-01-26高伟丽

天津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总额所得税比重

张 明,盛 刚,高伟丽

(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51)

1 基本情况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天津市科委认真组织实施了火炬统计年报工作,2017年共计调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4009家,占有效期内高企的比重为 97.9%,其中,当年新认定高企1611家。另有 84家高企因注销、停业、停产和不再认定高企而未填报调查数据。

2 高企的分布特征

2.1 近一半高企坐落在滨海新区

截至 2017年年底,天津市有效期内的高企数量达到 4093家。从坐落区域来看,各区高企的数量均比上年大幅增加,平均增速 35.9%,高企数量居前三位的区分别是滨海新区、武清区和西青区,高企数量分别达到1931、363和355家,分别占全市高企数量的 47.2%、8.9%和 8.7%;从高企数量的增速来看,和平区增长率最高,达到 57.9%;静海区、河西区、宁河区和津南区高企数量增长率均在 40%以上,分别为45.8%、42.9%、42.9%和41.2%。

2.2 小微企业占近九成

2017年调查的4009家高企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有120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比重为3.0%;中型企业 400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比重为 10.0%;小型企业 2341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比重为 58.4%;微型企业 1148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比重为28.6%,小型和微型企业数量占全市高企的 87.0%。数据显示,我市高企主要以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

2.3 高企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3大领域

从高企所涉足的技术领域来看,天津市高企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领域,达到 981家,占全市高企总数的 24.5%;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企业居第 2位,为973家,占 24.3%;新材料企业由 643家,占 16.0%,居第 3位。上述 3大领域高企占全部高企的比重达到64.8%。

2.4 超六成的高企为制造业企业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天津市高企共有2510家从事制造业,占全部企业的62.6%;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58家,占全部企业的 16.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57家分属 15个行业。从行业大类来看,居各行业首位的是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共 600家;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有357家,占8.9%;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348家,占8.7%;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企业 222家,占 5.5%。从事以上 4大类行业高企占我市高企的比重近四成。

2.5 以内资企业为主,近半数企业为私营企业

从高企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有276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有90家,外商投资企业有156家,占全部高企的比重分别为93.9%、2.2%和3.9%。从内资企业结构来看,以私营企业为主,达到了1878家,占内资 49.9%,占全部高企的 46.8%;有限责任公司为1286家,占内资34.2%,占全部高企的32.1%。

2.6 超六成企业为私人控股企业

从天津市高企的控股情况来看,在调查的4009家高企中,私人控股企业 2660家,占 66.3%,其他控股企业 675家,占 16.8%;国有控股企业 444家,占11.1%;外商控股企业87家、集体控股企业76家,港澳台商控股企业 67家,分别占 2.2%、1.9%和1.7%。

3 经营状况分析

2017年天津市调查的 4009家高企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07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7204.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 4389.0亿元,技术性收入 986.5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 60.9%和 13.7%;净利润375.6亿元,完成出口总额716.4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290.4亿元,享受减免税总额78.4亿元。

3.1 收入、产值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全市高企共实现营业收入7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 14.9%,其中,产品销售收入 5770.3亿元,技术收入9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和1.9%,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0.1 %和13.7%。工业总产值40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

3.2 上缴税费有所减少,税费减免力度继续加大

2017年,全市高企共计上缴税费总额 290.4亿元,比上年减少 2.0%;享受减免税总额 78.4亿元,比上年增长 17.4%,其中,享受高企减免所得税 38.9亿元,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 8.7亿元,上述两种政策减免税分别比上年增长8.0%和41.1%。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 567.3万元,比上年下降了 72.5%,主要是因为有的企业已经在2016年享受了此政策所致。

3.3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步增长

2017年全市高企资产总额达到 12619.6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其中,流动资产 7880.9亿元,固定资产 2367.5亿元,累计折旧 1473.3亿元,无形资产 33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1.9%、9.0%、10.0%和 20.5%。负债合计为 7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年末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5450.1亿元,比上年增长 10.3%。当年,调查高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8%,与上年持平。

4 人力资源状况

2017年天津市高企共拥有从业人员 56.1万人,其中,当年新增就业人员 7.2万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了 38.0%,反映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向高企聚集,为我市高企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1 从业人员薪资待遇稳定,八成以上参加了社保

2017年高企从业人员的人均工资薪酬为12.5万元/人,与上年基本持平,良好的薪资待遇保证了高企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同时,全市高企中有88.6%的从业人员参加了社保。

4.2 高企从业人员素质高,专业性强

2017年天津市高企共拥有从业人员 56.1万人,比上年增长 12.9%。引进外籍专家 163人,外籍常驻人员 640人,吸引留学归国人员 1992人。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 3.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 4.2%,占从业人员比重 6.1%;具有本科学历人员 17.8万人,比上年增长 8.6%,占从业人员比重 31.7%;理工类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 14.5万人,比上年增长 13.7%,占从业人员比重为 25.8%。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员素质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从岗位类别来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有5.1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为 9.1%;专业技术人员 16.4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为 29.2%,技术工人 16.1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为28.7%。

5 科技活动情况

2017年全市高企共拥有科技活动人员 15.1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合计 377.1亿元,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 22.7亿元。当年形成用于固定资产支出19.5亿元。

5.1 高企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比重远高认定标准

根据高企认定标准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数应占当年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高企科技活动人员占期末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为 26.9%,远远高于高企认定标准。在被调查的高企中有 766家的科技活动人员占比超过了70%。

企业的创新活动离不开科技活动人员,更离不开研发人员(R&D人员),2017年天津市被调查高企共拥有研发人员 11.3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74.8%,占从业人员的比重 20.1%。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 6.6万人年,比上年增长 3.8%。由此可见,研发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

5.2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强度高

高企认定标准规定,企业近3年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应符合 3%~5%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高企 2017年研究开发费用内部支出为251.4亿元,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3.6%。但同时也发现,在调查的高企中,仍有1122家单位没有达到3%的认定标准,更有773家高企研发经费投入为0。

5.3 专利产出活跃

2017年,4009家被调查高企共申请专利25460件,其中,申请欧美日专利 91件,申请发明专利 8996件;授权专利数 15716件,其中,授权欧美日专利 42件,授权发明专利 3077件;截止到2017年共拥有有效专利 74586件,其中,拥有欧美日专利496件,拥有发明专利17251件。

6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享受情况

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市高企享受减免税总额为 78.4亿元,其中增值税减免额为 12.7亿元,所得税减免额为61.4亿元。

6.1 超过三成高企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

2017年,被调查高企中有1363家高企享受了所得税减免,占调查高企总数的 34.0%。减免额为38.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减免了285.1万元的所得税。

6.2 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企业近两成

2017年,被调查高企中有 735家单位享受了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占调查高企总数的18.3%,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为8.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减免了118.0万元的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

通过以上对2017年高企火炬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天津市高企数量、经济规模、从业人员和科技指标在总量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结构水平方面也有所提升,数据结构分布合理,总体发展情况良好。

猜你喜欢

总额所得税比重
战后所得税稽征与官商博弈(1945—1949)
劳动报酬总额统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浅谈所得税会计
В январе- апреле объем привлеченных зарубежных инвестиций в Китае вырос на 11,1 про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