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思维 “注”能力
——低段应用题教学

2018-01-26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小学傅金义

数学大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申奥运动会应用题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小学 傅金义

解答应用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是获得高效思维训练的有力保证。从事低段数学教学这几年,我一直在探索应用题这方面的教学,现在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认真审题,揭示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思维的通畅性

在应用题教学中,正确解题的第一要素就是审题,所以第一步就是从读题开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的做法是:

1.熟悉性地把题目通读一遍,读完之后,想想每条数学信息所蕴含的含义。

2.找准数学信息,并从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再想想每条数学信息表示什么。

3.根据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来思考求的是什么?最后列示计算。

一题多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通畅性的有效途径。如: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这块内容,主题图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并以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北京申奥得到的票数是56票,多伦多申奥得到的票数是22票,巴黎申奥得到的票数是18票,伊斯坦布尔申奥得到的票数是9票。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到这些数学信息,各自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提出的数学问题有:(1)北京和多伦多申奥一共得到多少票?(2)多伦多和巴黎申奥一共得到多少票?(3)北京和巴黎申奥一共得到多少票?(4)北京比巴黎多得多少票?(5)伊斯坦布尔比多伦多少得多少票?………学了乘法以后还可以提问:巴黎申奥得到的票数是伊斯坦布尔的几倍?通过不同数学问题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地发散,为提出多种解题方法创设条件。

二、合理想象,多方位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我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二(1)班有35人参加校运动会,二(2)班参加的人数比二(1)班多15人,二(3)班参加的人数是二(1)班的2倍。从这三个已知条件中,你能想出什么结果呢?经过学生思考,提出如下的数学问题:

(1)第一个已知条件和第二个已知条件可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二(2)班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或者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两步计算)

(2)第二个已知条件和第三个已知条件可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二(3)班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或者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两步计算)

(3)根据三个已知条件可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三步计算)

通过不同数学问题的提问,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解题思路要比以前活跃,而且学会了化难为易的本领。

让学生掌握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已知条件和数学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多种解题思路,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经过不同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多向思维,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敏,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自我评估,比较并鉴别思维的正确性

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解答了不知道正确与否。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我要求学生列示以后不忙于求结果,而是再次确认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和问题所求,合乎题意后再计算。

其中有些题虽然计算出了结果,但还应要求学生评估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例如:学校图书馆借出图书35本,还剩10本,学校原来有多少本图书?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立刻写出算式:35-10=25(本)。

我们先不肯定这个结果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判断这个结果是否符合题意:(1)计算出学校原来只有25本图书,但学校借出的图书就是35本,明显这个结果是不可能的。(2)重新审题:借出的35本图书表示的是借出的一部分,剩下10本表示剩下的另一部分,原来有多少图书就是求总数,应该用加法,算式应该是:35+10=45(本)。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比较透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思维的正确性也明显提高。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思维比较狭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促进他们思维的良好培养。

实践证明,在低段应用题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并努力学会用各种手段收集数学信息和处理问题,学会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数学信息,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其中教师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对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申奥运动会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龟龟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日本出现首起申奥标志侵权案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柏林要申奥激起一片质疑
奥运串烧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