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与教学分析*

2018-01-26黄欣凤

山西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写实主义五四人物画

黄欣凤

(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从某种程度讲,中国画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符号是成为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一种重要载体。“五四”后由于西洋画的影响中国画的创作体系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对人物画的影响最为鲜明,而反应在实际教学中,也由于诸多问题的并存而影响到了人物画的整个教学品质。

一、“五四”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五四”之后受西洋画的影响,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开始发生改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种观点,第一种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主张用西方以科学为依据的写实绘画来改良中国画,提出“古法之佳者受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4];第二种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结合西方艺术元素提出“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即糅合西方现代派,增加表现性线条、强烈的色彩、统一的节奏并保持笔墨浓淡干湿变化等诸多元素;第三种是以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主张维护中国画的民族与纯洁性,认为中国画是我国古代文化所特有的画种,而且是一个有机发展和变化的整体,应该与西方绘画拉开距离,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个性。三方都在不断发展,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这三种艺术观念主张下,人物画的发展又赢来了扮演着不同角色的阶段。首先,在抗日战争时期,人物画主要用来作为宣传政治的工具。其次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人物画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画院和美术研究院不断出现。但美术院校的教学多照搬苏联教学模式,主题创作成为人物画表现中心,这也是中国画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文革”期间,许多创作都是多人集体创作,追求高大、红光的表现形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绘画作品缺乏个性,形式追求容易跟风的现象。

自“五四”运动发展至今,尽管表现主义和坚持民族个性语言的传统型绘画,在内容、形式、色墨及空间上迈出了传统,富有一定新意,但总体来看,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对中国人物画坛的影响最大。这一定程度上也和时代因素有关,从多个方面来说,写实主义或许较容易对此时期的人物画坛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一、写实主义恰逢其时给人物画带来了繁荣和发展的契机。中国人物画较山水、花鸟来说,自元以后就一直处于低谷阶段,徐悲鸿写实主义的引进,给人物画的发展恰恰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写实主义在教学上的推广,学院写生课也大多是人物写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物画的繁荣。二、写实主义给人物画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一定程度上也必然提升了写实能力。徐悲鸿主张“西方画之可采取者融之”,在当时西方美术具有严谨的科学依据,中国艺术在这方面和西方艺术是有一定差距的,将三维空间呈现到二维空间上,使得中国人物画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三、文化革命需要也有利于人物画在国内的发展。因此说人物画的繁荣在这个时期是必然的。

但与此同时,这种过于追求写实一路的画风,也给人物画带来另一个影响便是学生的表现性艺术能力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学生惯于对人物画的再现和写实,而不能传情和写意;惯于依赖科学比例而不善于提炼艺术元素;能肖形而不能传神;能画不能书等等,是当代人物画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另外,国画课程的开设、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及教学品质等所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也皆大大影响到了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美感和发展面貌,这是“五四”以来乃至当下人物画需要反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人物画的教学分析及提高策略

“五四”之后中国人物画单一层面的发展,使人物画整体进程发生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新中国成立后,人物画就已经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也是中国人物画在这个特殊时期必须扮演的角色,文革之后,政治色彩逐渐消失,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存在。(2)学院教育倡导写实主义,单一的写实语言无法完整的表达出中国画的特色,这必然也影响到人物画多层面的发挥。写实只能当作是艺术风格的一种,不能以一概全,个性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多层面,也只有出现各种风格艺术作品,才能逐渐丰富中国的绘画艺术。

要改善这一现象,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结合社会实践及教学现状,提升教师对各画种的认知体系。这样,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穿插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流派及代表人物等,兼容并收,既能丰富教学又能提高教师的综合认知能力。第二,根据国画创作的主要侧重点开设培训中心,用来完善教师的技能不足现象。第三,开设专属教师类的绘画比赛,设置奖项,促进教师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绘画专业综合水平。第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和探索,提升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认识和深刻程度,丰富教学方式。第五,教师要尽可能去避免死板的教学模式,可以先确立教学目标及课程开展方向,结合教学规划,再从地域文化、师资力量等因素入手,分校布点,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文古迹、民间文化等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地影响学生,形成特色化、区域化的教学,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人物画创作提升分析

“五四”之后,现实主义的创作都主要取材于生活的写照,人物画更趋于再现和写实的表现形式。在当下,要丰富人物画创作内涵,还是要重视笔墨,重视多样化风格的体现,特别是高校人物创作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起:第一,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线墨结合、白描、没骨、写意、重彩等,不拘泥于某一种手法,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创作,逐渐培养学生滋生具有个性又能独立创作的技能。第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提炼。例如引导学生如何将人物画描绘的形象生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会如何影响到画面的形象,并做到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第三,鼓励学生尝试各种新技法,丰富作品风格特色。如搜集和尝试各种不同的肌理技法,综合运用,恰当选取,提升艺术特色。第四,构思与构图同时进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创作是使用草图的习惯,勤于实践和动手,使画面更加协调均衡、主次分明,逐步培养学生的写生、创作及组稿能力,学会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进行穿插、嫁接、替换,使人物画更加生动、丰富、传神。

四、学生修养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无论人物画还是其它中国画科,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们艺术和精神的结晶,他们在创作时以自然为媒介,追求艺术的淳朴美,在将自身的感情融入画中,追求那缥缈的“天人合一”之境界。作为学生要用心去欣赏和体会其文化内涵,逐渐培养自身的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和欣赏力。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能从一幅画之中了解到一个人的性情、修养、气质,对于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提升也具有很大作用。然而据调查显示,在国内目前的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程度来看,美术鉴赏课程并没有占多少比重,致使学生对待绘画作品的审美与辨别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吸收和学习优秀的艺术成分。

绘画不单是学习技法就能提升,一个好的画家首先得学会鉴赏作品,区分优良差异,吸收其优秀的艺术精髓,提升审美取向,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专业作品和创新能力中。

五、总结

在世界艺术中中国画也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同时具有兼容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具有高层次学术理论体系和人文精神的视觉技术。当下的中国人物画教学,要兼容并取,发挥民族性与多样性,突出特色,从教与学入手,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多样化艺术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修养,使作品滋生于时代、生活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中,给人物画乃至中国画坛赋予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肖蓝.“五四”后的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体系[J].美术观察,2014(1):122-122.

[2]肖尧.中国画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90-90.

[3]杜跃.高校中国画人物创作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8):121-122.

[4]黄志鹏.传统画语在当下创作中的再认识[D].厦门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写实主义五四人物画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日本写实主义的旗手圆山应举
《拉奥孔》中“诗画异质”论折射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徐悲鸿及其现代性再研究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董辰生水墨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