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开展快乐田径教学的相关探讨

2018-01-26胡奕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性体育教师

胡奕文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伴随着青年期学生的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出现。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诸多的责任,但现实中的田径运动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高校田径教学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呈现出田径课上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无心学,教师上课热情减退等现象。因此,在高校开展快乐田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1.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1.1 仍受竞技思想的影响

田径项目自身特点是带有较强的竞技性,虽然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田径课在各个高校得以修正,但在田径课教学中仍受到竞技思想的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田径教学并不是单单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田径课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1.2 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颖

田径是一项古老悠久的运动项目,正因为田径项目自身的悠久性使它无法跟新兴的运动项目进行比较。再加上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而田径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更是降低了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积极性。田径项目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需要对技术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巩固,才能将其掌握,学生容易对反复枯燥的技术动作练习产生厌倦与疲劳感,从而出现学生课上懒散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田径运动自身的单调与枯燥,又多为个人项目,强调个人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练习,阻碍了学生参与到田径学习中。

1.3 学生的抵触心理

田径运动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课堂氛围比较沉重、严肃,恰恰与球类运动项目的课堂教学相反。同时,田径项目技术动作难度较大也是影响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重要原因。例如,撑杆跳、链球等运动项目技术动作难度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要在相应的保护设施和教师的监督下进行项目动作的练习。对于高难的田径项目,学生油然的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女同学。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对于吃苦耐劳毫无概念。田径教学的地点多为室外田径场,风吹雨晒的教学环境,加之田径项目的运动负荷较大,致使学生更是厌恶田径课教学。

1.4 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

高校田径的教学主要是以专项训练的方式进行,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不符合当代田径课的教学理念。田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的方法,一味的强调学生重复练习,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这种强迫式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对田径教学充满抵触情绪,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时更多的是接受式的去模仿和学习,从中缺乏对技能动作的思考和领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单方面的依据考试成绩,这样会大大的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从多方面去评价考核学生。

2. 普通高校开展快乐田径教学的优势

2.1 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田径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缺乏趣味性,这也是田径公选课成为冷门项目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课堂氛围活跃,充满趣味性,自然而然球类、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便成为学生的热门之选。快乐田径的教学会很快打破这样的僵局,因为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融入“快乐”的元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充分的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重新的喜欢上田径运动,参与到田径运动的学习中,从而促进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2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学田径课的教学不同于高中和初中,高中生和初中生比较活泼好动,对各项体育运动充满着兴趣,特别是体育课更是他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大学田径课教学中,呈现出的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对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更是漠不关心,课上练习都是简单的应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快乐田径教学在普通高校的开展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变田径教学中的枯燥乏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在田径课上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2.3 增强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田径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是属于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师在田径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使学生缺乏上课的积极性,课堂态度不端正。再加上田径项目中一些技术难度大的运动项目,学生更是无法体会到田径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快乐田径教学在传统田径项目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快乐的游戏,多组织一些运动技术练习的集体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充分的感受田径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2.4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田径课上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体育教师围绕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氛围沉闷。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前提是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快乐田径教学给体育教师提供给了良好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去完善田径课的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中乐、乐中学。

3. 快乐田径教学的对策

3.1 融入快乐教学理念

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仍受到竞技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师要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并在田径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理念。如今,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多,这些运动项目的学习入手较快,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学生也比较愿意接触和学习。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其实大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是充满兴趣的。但是,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给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给学生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行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和制定教学目标方面要融入快乐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自然愿意继续加入到田径学习中。

3.2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田径课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对田径项目学习的兴趣,学生喜欢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够脱离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在练习中感觉不到疲惫感,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快乐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穿插教学内容的方式,一方面缓解因技术动作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感,另一方面通过游戏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乐趣,活跃课堂氛围。还有音乐法,通过一些当下流行的音乐播放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去学习田径技术,也通过音乐进行课后放松练习,结束整堂课程。田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许许多多,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新思维,创造出更多适合开展快乐田径的教学方法。

3.3 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去看待田径运动,田径是体育运动之母,包括径赛、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跑,田径运动能有效的发展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之所以对田径教学不感兴趣,是因为学生只看到田径课上呈现出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条件比较差等外在现象。没有端正田径学习的动机,学校通过开展田径教学是想让学生能通过田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身体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通过在田径教学中引入一些“快乐”的元素,使田径课变得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主动爱上田径课和愿意上田径课。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导师,我们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快乐田径教学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大学集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学生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身体形态看身高、体重等指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南北方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学生间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在运动能力方面还是会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学生天生运动细胞比较好,白肌纤维比较多,瞬间爆发力比其他学生都强。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来进行因材施教。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掌握田径技术。正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对那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技术考核时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应该适当的降低他们的考核标准,不要挫伤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3.5 采用分层评价法

教师在评价田径课教学成绩时不能够只看学生在技术考核的成绩,毕竟学生间无论是在性格还是在运动能力方面都会存在不同,有的学生天生运动能力比较差,但是每节课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然而有些学生却依赖本身较好的运动能力,课堂中懒散、怠慢,尽管这些学生在课堂中对技术动作练习较少,但最后的考试成绩依然比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好。所以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应该采用分层评价法,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努力,获得自己预定达到的成绩,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 结语

总之,高校开展快乐田径教学必须融入快乐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田径课的快乐;体育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田径课教学的效果;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学期考核采用分层评价法。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促进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育教师更好的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性体育教师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