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述评

2018-01-26马世坤张艳华王陈念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马世坤 张艳华 王陈念

综观千百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发展、继承、演变的历史,其内容之丰富、方法之完备、开展之广泛,其他文化中很少有与之能够媲美的。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作整体述评,对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体育的、民族的、传统的这三层意思。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伴随其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历史及现实条件、人们的文化水素质以及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等因素密不可分。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和文体交融性的特点。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作用

根据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成果来看,健身娱乐、教育、表演和竞赛功能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表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展起来,经历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仍能经久不衰,为我国数千年的体育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尽管时代在不断变化,但民族传统体育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仍对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所采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发行的专著主要围绕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史、交流与融合、特征、功能及传播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此外,学者们分别从民族传统体育近代以前的发展阶段,基本功能,传播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近代以前的发展阶段,即从原生形态到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并存;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功能集娱乐、教育、健身等于一体,增进民族凝聚力、宣泄攻击性和娱乐等;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方式上与文化的发展同步,而文化交流又使民族体育之间进行着有意识的融合,从而使得各民族对异族体育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感。

综上,民族传统体育的众多理论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植根深厚的精神物质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固有的特性研究。我国各民族所创造出来的丰富的体育形式包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民族情感的强化;对民族向心力的凝聚。这不仅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而且是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全民健身活动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体育文化对“民族特色”的坚持和创新,使其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凸显其独特魅力,最终为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全面繁荣做出贡献。

3. 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剥离于各民族的共性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有机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民族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其传统体育的迅速发展。

3.1 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形成制度

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形成了每4年一届的赛制,除港澳台以外的其他省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民族运动会,有些地方还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单项赛事。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行地市州盟以及自治县轮流承办的方式,并成立由省级领导牵头的筹备领导机构,省财政给予专项补贴,省区(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运动会的规格、规模、相关支持、经费保障等都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民族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各主办地借助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机会,以运动会为载体宣传民族政策、展示民族文化及商品交易等。

3.2 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渐趋活跃

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普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层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日益增多,群众性自发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日趋活跃,这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本身就来自民间,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也是一种文化娱乐形式,还能进行比赛。而适合多种场合的体育健身舞蹈,在传统节日、圩日街期、亲友聚会、家庭喜庆等活动中也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参与活动者越来越多。

3.3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水平大幅度提高

各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对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掘整理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规范运动规则、提高运动水平方面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各地方举行的民族运动会既有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也有本省区(市)规定的比赛项目;有些是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而在本省则作为竞赛项目。实践表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而各地举办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又为全国民族运动会奠定了基础。两者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3.4 少数民族体育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体育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保持民间、业余特点的同时,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直到90年代末期,以民族学校为中心的各地民族体育项目基地相继建立,运动员选拔、培养和集训为一体的体系的完善,逐步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以往的无序和被动状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运动员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

4.1 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大众健身的优势资源

2008年以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其促进和影响因素不仅来源于北京奥运会,更来源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政府体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以及大众体育健身意识与需求的增强。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手段,民族传统体育在经过现代化改造以后,成为大众健身的资源,并与现代竞技体育共同构成了全民健身的技术支持,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不仅使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许多民族民俗与传统节日活动与全民健身接轨后,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地区全民健身和文化建设的优势资源。

4.2 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虽然像武术等类似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占有一定比例,但西方体育项目占据明显优势。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现有体育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的情况不断暴露出来,如体育课上可选择体育项目少且没有新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同时也制约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因此,开发和利用新的体育课程资源势必成为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而集娱乐、健身、竞技、表演等于一体的各类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就成为这个大背景下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课堂更是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这不仅解决了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实现学校体育“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的要求。

4.3 民族传统体育将进一步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纵向的趋势,即文化发展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从精神价值层上讲,民族传统体育将摆脱原始的民俗观、道德观乃至宗教观,注入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和现代人文精神,实现在价值观层面与现代体育接轨;在组织制度层面上,将从自发的和松散的形式向有组织和更严密的方向发展,使传统朴素的民俗活动得到有效的保存和提升,这也将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单项国际赛事的诞生,甚至有可能走进奥运会;在技术层面上,将在借鉴现代体育的基本原理和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新一轮改造和创新,使其更为精确、规范和有效,使之成为一种既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的先进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

4.4 节会文化创造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

这里的节会是指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为繁荣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而举办的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节、体育节或运动会等。节会可以由政府主办,也可以由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主办,它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国家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主办的各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帮助和支持,这对增强民族体质,丰富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沿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各级民运会四年一届基本成为定制,而全国民运会上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数量的增加也使得许多原来只在部分民族固定区域开展的项目,通过民运会广为熟知。

4.5 大众健身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将会广泛开展

健身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自觉性和经常性。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太极拳、木兰系列、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在城镇老年健身队伍中经常开展以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未能成为大众健身的常用方法与手段,这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及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与节会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繁荣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未能走进全民健身机制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比例少;二是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而我国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开展地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三是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组织;四是现代体育方法与手段的广泛普及;五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制约。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在节会活动中的繁荣并不代表其在健身活动中的热烈。因此,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作出了的这种看似极端矛盾,但又是对事实的反映的既繁荣又冷落的基本判断。

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最初形成的阶段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相统一,并作为其载体在各族人民生活中起着道德规范等重要作用。而在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民族传统体育则代表着民族抗击外夷、报国图强等民族精神,并始终与民族的命运和振兴息息相关,是民族忧患和自强意识的体现。中国现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在其顽强拼搏精神的感染下,转化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的象征。当今,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趋势之下,民族传统体育又再一次作为其载体,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希望和精神追求,将在世界和人类文明史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树立全球意识,并在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

6. 结语

中国民族体育在实践中走向空前发展的新时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只有本国体育文化上的繁荣,以及其所蕴涵的内在实力,才会使一个民族在世界体育交流中有真正的尊严和自信。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不仅是该民族发展强盛的基础,也是该民族兴旺强盛的最终表现。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