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校园足球活动新闻报道现状

2018-01-26李玲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新闻报道竞技

李玲美

校园足球运动参与者是青少年,是我国整体足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多次强调,进一步落实校园足球活动,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全国38个城市、8627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先后进行了足球课、足球操、组建校足球队、举办校际联赛等多种形式的尝试,校园足球活动全面开展起来。近两年关于校园足球活动新闻报道骤然増多,在初期为其深入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校园足球联赛的不断完善及相关活动的日益丰富,有关新闻报道呈现出良莠不齐、内容乏味等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己有的校园足球活动新闻报道现状进行梳理,探析校园足球活动新闻报道问题的归因,从而为未来的校园足球报道提供参考,为活动的推广、落实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校园足球活动新闻报道的现状

关于校园足球新闻的报道,其发展状况受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的宽度与深度以及延续度直接相关。而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理解,从教育范畴出发,其属于学校体育的领域;从校际邀请赛、友谊赛、四级联赛等赛事出发,其又属于竞技体育领域。所以校园足球活动属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范畴的交叉地带。因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侧重竞技体育,因此体育新闻对校园足球的报道随其基本观念和认识的变化存在差异。

1.1 体育新闻对青少年足球的关注

体育新闻对青少年足球的关往经历了同我国青训工作发展相应的4个阶段。

1949--1989年,体育新闻对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关注多见于《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等报刊,报道的形式以穿插对全运会、青年运动会、城市运动会青少年组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为主。

1990--1999年,青少年足球逐渐从业余体校衰落,朝着专业足校的方向更加集中。当时成立最早的秦皇岛中国足球学校,不仅有成年队的集训、对各种赛事的备战、还有青少年足校球员的学习和训练,其培养训练体系吸引了新闻媒体对青少年足球的关注。《中国足球学校》报在1999年11月创刊,在当时述说和宣传了中国足球的繁华。

2000--2010年,中国足球学校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前往欧美进行足球学习,体育新闻对青少年球员的关注转向海外,几乎很少报道国内几所足球学校和学生。中国足球学校后因生源不够至2009年被迫停止招生。

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对校园足球等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最近六年的校园足球新闻报道突然增多起来,其关注的领域、范围以及报道的数量达到历史鼎盛。

1.2 校园足球新闻报道的选材和理解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选材受传统观念和对体育认识的影响,以竞技体育或大型赛事报道为主。对学校体育或群众体育的关注不是很多。因此在2010年以前,校园足球的体育新闻报道对象为以足球为职业的一批青年,主要以比赛的胜负为主要报道内容。

2010年以后,校园足球的体育新闻报道对象为普通学校,其报道内容不仅有年轻球员的选拔、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有兴趣爱好的培养、学生体质的增强、课余生活的丰富等体育教育本质内容的回归。因此,随着校园足球的新闻随着报道对象和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充实 ,现在的校园足球成为体育新闻报道关注的热点。

1.3 新媒体在校园足球新闻报道中发挥的突出作用

2014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校园足球活动相关政策的颁布和落实,校园足球发展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新闻媒体对校园足球的报道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目前对校园足球相关政策实施、校园足球联赛以及校园足球活动等内容进行电视直播和新闻报道的媒体主要有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还有《体坛周报》《北京青年报》等平面媒体以及新浪、网易、搜狐等体育口户网站,同时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腾讯等公众平台因其互动性高、受众广、机动灵活和时效性强,成为迅速抢占媒介市场的媒体新力量,成为我国校园足球信息宣传与报道的关注平台。

2. 校园足球新闻报道的问题

虽然近年校园足球新闻呈现井喷态势,但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长期的、连续的报道仅有一本《校园足球》杂志和中央电视台的“谁是球王-校园足球争霸赛”。虽然很多网络新媒体,如口户网站等,也对校园足球的政策、活动情况有过大量报道,但多分散于足球版块或教育板块,没有固定的时间和选题策划,随政策变化波动大,雷同或转载内容较多,不具备代表性。

2.1 校园足球新闻报道方式与定位存在偏差

我国现在的体育新闻报道,竞技体育的内容远多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中又以赛事报道为主。在长期的大型赛事和职业体育报道中,无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还是网络新媒体都有固定的角度和方式,但对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尚未形成科学的报道模式和规律。

网络媒体对校园足球竞赛部分的报道,沿用原有竞技体育或职业联赛的风格,突出成绩和优胜者,追捧校园球星,放大赛场细节,以成人化的视角分析评论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技战术选择和执行。这样的方式没有明确校园足球作为体育教育与竞技项目足球的根本区别,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运动心理的特殊情况,不利于校园足球“育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青少年身也健康发展。

新闻报道对象的选择也存在定位偏差。校园足球的最主要群体是学生,对亲身参与的感受最有发言权的也是小球员们,但无论赛场内外特写还是采访目标,都更多地对准了有关负责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带队教练甚至比赛裁判,这仍然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成年人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缺乏与青少年的换位思考。其内容也只能满足管理者、家长等成年受众的需求,而忽略校园足球新闻最广大的受众是学生这一事实。

2.2 缺乏校园足球新闻媒体从业者

事实上,拓展到其他校园足球报道、乃至足球专项报道,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在人数上表现为职业记者稀缺,采编一体化加速,但采访质量降低。其次在从业经验上,因为体育的特殊性,体育新闻的从业团队整体上非常年轻,有很多记者、编辑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虽然符合体育青春、活跃的特点,也更能满足紧张稠密的体育赛事对新闻人员身体和也、理的髙压要求,但无可遥免地存在经验的欠缺,在新闻的采编制作上积淀不足,容易浮躁,缺乏沉稳。再次,很多从事体育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主持人,都是未接受过系统新闻职业技能训练的体育爱好者,虽然对体育运动涉猎广泛,知识储备丰富,但在新闻报道方面与资深体育记者仍有很大差距。

过去新闻关注的青少年运动员,多是出于竞技体育项目和个人成绩,而校园足球,是对全新的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勇敢尝试,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活动的推广和实践中,多次强调其教育和游戏的本源,因此新闻也必须特别注意其与竞技体育的本质区别。这要求媒体从业者不仅熟悉足球运动,对学校体育、青少年运动也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传播心理、受众需求的分析素来匿乏。因此,在建设校园联赛的同时,更需要培养一批术业有专攻的媒体从业人员。

3. 校园足球新闻报道的问题归因

最近二十年中国足坛呈现出一个两极化鲜明的"怪"现象。一方面国足的成绩直线下降;另一方面对足球产业的投资不断増加,球迷数量持续增多。中国足球急于从这次校园足球活动寻求突破口,以享用足球产业繁荣之下的经济成果。但中国足球大环境的瘤疾直接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根基。

3.1 校园足球开展时间短

新的校园足球活动至今仅有六年,事实上从2014年之后才开始普遍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现有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场地、设施等硬件设备,教师、教练的人员配备,教材的普及使用,联赛的举办和管理,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慢慢完善到位。体育新闻媒体及媒体从业者,对各地区校园足球活动的接触和了解,与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交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无论是校园足球活动的试验和推广,还是体育新闻媒体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和报道,目前都仍处于不断摸索、尝试、学习、调整和提高的阶段。

3.2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不平衡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地区差异。男女生参与的性别不均衡,各学业阶段的年龄不均衡,教学训练与比赛的不均衡,理论学习与实际练习的不均衡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校园足球新闻报道内容的不均衡。

3.3 校园足球被视作政治任务和形象工程

校园足球新闻报道,需要真实、直观地表现出一个地区校园足球活动的进展情况和问题,进而为其他学校、地区提供参考和建议。然而一旦校园足球被视作政治任务和形象工程,新闻报道就有可能变成汇报和展示的工具,夸大宣传、美化事实、掩盖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活动的质量和进一步的深化。

4. 结语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足球成绩差、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国家在此背景下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发展校园足球,增加足球人口,提高青年学生足球水平,具有深远和宽广的意义。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新闻报道,目前处在初始阶段,媒体的宣传过热、报道的价值观定位不准、缺乏青少年视角和心理健康关注,影响和制约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因此了解和探析校园足球活动的新闻报道现状,不仅仅是推广校园足球、发展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更重要的是通过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来丰富人们对生活的思悟和感触,使野蛮其体魄而文明其精神。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新闻报道竞技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竞技精神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花与竞技少女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