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选择信仰宗教的浅淡分析
2018-01-26吴扬
吴 扬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吉林省A乡镇宗教信教群众人数基本情况:全乡镇总人口约70万人。信教群众约4.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6%。其中,女性3.9万人,男性0.3万人。佛教信众人数约为1.9万人;基督教信众人数约为2.1万人;伊斯兰教回族民众约为0.2万人。18-45周岁约为1.52万人;46-60岁约为1.46万人;61岁以上约为1.22万人。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宗教信仰人数所占比例较大,以基督教为首,而且以偏老龄化为主。
一、农村居民信仰宗教中存在的问题-以A乡镇为例
(一)信众人数逐年上升
在调查中发现,改革开放前,全乡镇约有宗教信徒1万多人,现如今为4.2万人,其中基督教的发展尤为迅速。由分析数据可知,女性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男性所占比例。老龄化信众人数居高呈现普遍态势。形成了信教主体“四多”(老人、妇女、文盲、病人)普遍现象。
(二)非法聚会活动点屡禁不止
根据《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合法正规的宗教场所要在当地进行备案。信众需要到合法的寺观教堂去进行宗教活动。但也存在着部分基督教信众人员居住离散、老人行动不便、距离合法宗教场所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到指定宗教场所进行活动。这就形成了大量非法私设的聚会点。
(三)信众人数文化水平不高
通过调查研究,信教群众文化程度以文盲、半文盲居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为0.11万人,占全体信众人数的2.6%。由于文化素养不高,且缺乏对文化科技的科学认识,易于盲从,当农村中的各种宗教活动出现以后,宗教人士宣传“降福”、“避祸”、“劝善”等,群众便纷纷加入。
二、农村居民选择宗教信仰的成因
对于非宗教信仰的群众来说,农村居民选择宗教信仰有如下四点原因。
(一)家庭邻里因素
农村有信教的家庭传统,容易受长辈影响而信教,这种情况基督教和天主教尤为突出。加之农村基本上还是一个“熟人社会”,所以基督教等宗教之所以在农村传播较快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熟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所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影响一大批人。
(二)教育因素
在农村,教育因素是宗教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现在已经实行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真正的教育并没有普及。对于贫乏的农村文化生活,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更容易使宗教占据人们的精神空间。
(三)社会保障因素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特别是那些留守老人,平时自己在家生活很难自理,在外打工的贫困儿女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是倍感压力。这些缺少社会保障的家庭便会去皈依宗教,认为可以减少痛苦,亦可以消除孤寂的情绪。
(四)个人精神因素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神论现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寄托,部分农村居民希望通过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寄托自己的空虚感。
三、建立良好宗教界氛围的对策
(一)加强普法教育
很多村民说只知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具体情况应该怎么做却是知之甚少。因此可以在乡镇广泛开展农村宗教普法宣传活动,这样可以使信教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接受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依法管理和监督,坚决抑制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二)加大执法力度
相关执法部门对于那些刻意隐瞒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地下教会等非法组织,进行引导和驱散,涉及到违法行为一定要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要用行动来阐述什么是允许,什么是不允许。其目的是在于让人民群众了解非法宗教活动所带来的危害。
(三)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A乡镇多以老人和妇女居多。可以根据调查主体老人的特点,开设有针对性的才艺班,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对于妇女,可以进行技术引导,传授她们一技之长,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加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