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读》的对话教学尝试
2018-01-26黄徐辉
黄徐辉
(浙江省余姚中学,浙江余姚 315400)
《论语今读》是一本学术类著作,是李泽厚先生对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先生将自己丰富的学养融汇在经典的章句之间,在注入现代的人文观和审美观后重新解读,凝结成了理性客观的语言。阅读此书可以获得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双重体验,对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很有帮助。同时,此书也可以作为高中《论语》学习的铺垫读本。
《论语今读》按论语体式二十章依次做记,每篇体例如下:先译,疏通语言,了解大意;再注,溯源佐证,增益说明;最后记,记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论语今读》是我采用对话方式阅读学术类著作的一个案例。我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对话,思辨,最后以一节公开课结束。
这样丰厚的著作对于中学生来说,学术性的语言是第一道障碍,理解李先生的思想更是一种挑战。
用对话的方式来读,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即作者是这样认为的,读者在书旁批注“我”是那样认为的;二是读者与读者的对话,即读者间通过各自对文本的分析、判断和评估,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彼此对话,形成和而不同的“我”的观点。
采用对话的姿态阅读学术类著作,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学术类著作比起小说、散文难读,中学生往往善始而不能敬终,而老师的引领和同学的共读可以是一种动力。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何况有时候一个人可能一开始就不走了。
二是视角的多样。因为读者的生命体验是丰富的、个性化的,所以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交流、思维碰撞,也就呈现出丰富多样、个性突出的情况。在读者和作者的无数次对话中,在一个集体的整体阅读情境中,这样的思维火花就会像繁星缀满夜空。当一些思维火花特别明亮时,就会成为阅读的热点,引发争议,形成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从而多视角地将阅读引向深入。
三是理性的思维。学术类著作的文本语言大都是理性客观的,读者在与作者对话时,情绪平静而思绪激烈,易进入一种深沉思考的状态。读者在阅读时,一边受着鼓舞同意作者的观点,另一边却不断找着佐证材料反驳作者的观点。这正是中学生需要培养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同时,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是阅读的最低层次,是伴随着阅读过程产生的,可是积累的量和深度是可以在对话中加大加深的。
四是个性的表达。不管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还是读者和读者的对话,撇开观点的偏颇与否,至少都是独特的、个体的声音。“我想表达”这样的主观愿望会从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思辨中获得。通过这样的个性表达,学生可以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风格,扎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事实证明,对学术类著作,学生是可以展开对话的。
读者(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如:
生 11:中国人没有人格神,我们的神,我们的皈依常常落向自己,这是很辛苦的,因为我们要自己拯救自己,艰苦奋斗,又常常苦中作乐,所以我们的文化也就特别平凡深沉。
生 22:李先生解读2.4章说:人生活在无可计量的偶然性中,却绝不失其主宰。孔子的一生就是这样去践行的,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难也不反悔,是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我们当下的生活正是处于别人的摆布当中。我们已经那么累了,再去主宰岂不是更累?
生 33:读过此书,才觉孔子是如此活泼有趣的一个人,好像隔壁大叔。
读者与读者的对话如(关乎儒学的宽容与不宽容性):
生 11:子曰: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章体现了孔子儒学的宽容性,即在思想、学说、言论、主张上求同存异。承认、允许多元的世界(应该是价值观)的存在,不干预个体选择的自由与权利。
生 22:孔子的宽容有时竟到了允许犯上作乱的地步!佛肸曾据地而叛,遣人召孔子为其治政,孔子欣然欲往。弟子子路劝诫老师:为非作歹的地方,老师怎么也去?孔子辩解道:我难道是个匏瓜吗?天天挂在那里给别人看吗?由此可见,孔子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竟宽容犯上作乱。
生 33:孔子确实想帮助佛肸治政,但是他的按照礼乐来治政不会是佛肸想要的。孔子虽欲往,而心里想的却是王道。这不能说明孔子宽容犯上作乱。
生 44:我认为孔子亲自去帮助佛肸治政,也体现了一定的宽容。孔子的宽容和不宽容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仁”。孔子不是死板的,他在“求仁”“恢复周礼”的路上作策略的变化,无论如何都是受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孔子应该是个圣人吧。
师:孔子对待最应该尊崇礼制的贵族阶级,最不宽容。比如“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受到天子恩惠又受过教育的人,理应维护礼制,实现仁德,却无视仁,也不践行礼,孔子是无法宽容的。孔子对待贵族阶级中有希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那类人,较为宽容,对于致力于求仁的读书人和普通民众也很宽容。孔子的儒学是人学,他是严肃的,也是温情的。
学生的对话主要集中在几个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深有感触的领域,比如:生活很累、读书很累,我们却仍然苦中作乐;生活如此不自由,我们还需不需要去追求诗和远方;等等。对话中,有共识也有质疑争辩。
学术类著作的文本特质需要对话,不对话的阅读是如此孤独,对话又是如此活泼和动人。在对话中,学生认识了圣人,认识了千百前的日常生活,从而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今天的生活,发现原来我们想说的话,“隔壁大叔”都说过,他和我们一样在挣扎。这种阅读和重构的过程值得回味和珍惜。
因为儒学(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对整个社会的言行和公私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它是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学生想表达的其实很多。下面是学生有感而发写成的一篇文章的节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命运的偶然性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就总体来讲,人生总被偶然性影响着、支配着,现代社会生活更是如此。要与偶然性作斗争,就要从偶然性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必然”。这时积极的入世态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孔子用仁“征服”世界,王阳明用心教化后世。
王阳明被贬龙场,遭受着自然环境的压迫和邪恶势力的吞噬,他在生死面前探求天理,却又在四书五经中否定着天理,最终他得“成圣贤”之理,即要从内得。此后,他又对《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格物”即“格新”。命运的偶然性使他遭遇了非人的痛苦,却又促使他成就心学。促成这质的转变的关键就是王阳明积极的入世态度。若是缺少了这一态度,他就只能接受命运的折磨。
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在命运的偶然性中克服命运,利用命运,即在无法决定的命运中,尽力去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
在公开课上,我与学生关于“儒学真情”也有一段对话:
师:你们怎么看待孔子对于内心情感的珍视和坚持?
生 11:孔子在祭祀上非常认真,有人认为这是做表面功夫,实际上,这是孔子对于氏族社会的礼的维护,他想通过礼来保留住人们内心对于祖先的尊敬和感恩。
生 22:《论语》3.4章中说:“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章正是说明孔子珍视和坚持心理情感(戚)是根本,比外在仪文重要。孔子是非常实在的。
师:孔子曾经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他说行祭礼就要设想鬼神(祖先)是存在的,就必须是一种虔诚的心理,如果我没有亲自参加,就等于没祭。看来孔子认为仪式要有,但是是次要的,人内心的情感才是重要的。
生 33:我有两条佐证材料:一是“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二是“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对待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都是希望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孔子的话和行动很日常,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天天虚伪着,装着,多累啊,所以发自内心地交往朋友,对待亲人,应该可以减轻生活压力吧。我喜欢夫子这些简单的道理。
师:同学们在一则则《论语》篇章中,读出了真正活泼、具体的人间情趣。孔子既不烂施情感,泛泛而谈,也不否认人情,一切以礼制为准则,而且将日常理性渗入到情感中,朴素到可以要求任何人而不过分。
这样的对话不局限在一时一地,而是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过程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时时的对话好比给了语文学习一剂催化剂。课内外互补学习,延伸了教师的讲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在有关“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各种思考和尝试中,我很赞同以下两个观点:
吴欣歆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更符合自然阅读的状态,阅读活动中涉及的能力要素多,各个能力要素同时发挥作用,使得整本书阅读成为发展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吴老师是从能力发展的价值角度来定义的,读整本书对语文能力的发展非常必要。
余党绪老师认为,从深阅读的角度看,只有对相关知识的若干同类文本进行组团式深阅读,这样的知识才能沉淀下来,形成我们的核心知识积累。余老师是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定义的,读整本书对语文知识的积累非常必要。
学术类著作有着自己的文本特点,这类作品将会是学生进入高校、走上社会后,读得较多的一类书籍。指导他们如何去读,从中培养语文的综合能力,形成语文的核心知识,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作者的生命体验建立联系,让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共读者的生命体验建立联系,从而潜移默化地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诸方面得到提升。而建立起这个联系的一个方法,就是以对话的姿态去阅读,去探究,去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