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及对策

2018-01-26天津邵秀美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18年1期
关键词:单词习惯文章

天津 邵秀美

一、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阅读的方法还不到位,词汇的积累还有待加强,阅读过程中有些习惯不是很好,这些都影响着他们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理解的深度。这些不良习惯有:

1.指读现象。有些学生已养成了拿到文章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甚至用手指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的习惯。注意力常集中于对个别词句、只言片语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总体把握。这种逐字逐词的阅读很难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完整的信息,最终影响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2.唇读现象。在阅读时眼睛往前看而口也在无声地念(嘴唇在动),限制了阅读速度。

3.心读现象。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出声,但是从阅读速度和读书的方式来看,心里还是在朗读。这样朗读的速度很慢。

4.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的大敌,也是影响阅读最主要的“敌人”。

5.情绪的起伏变化。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加上处于青春期,容易发生情绪起伏,出现浮躁不安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资源,不断增强词汇积累,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学生本人的学习方法

如今的英语资源可谓丰富多彩,这就给学生们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们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听听英文歌,看看浅显易懂的经典英文原版电影,读读适合中学生看的英文报纸和杂志等等,在不经意间,大量接触鲜活而又地道的语言,对英语形成比较感性的认识。

词汇量小也一度成为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瓶颈。除了在大量阅读中让学生对学过的单词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的运用有更多的体验外,还必须强化学生根据上下文和单词的构成方式猜测理解生单词的含义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对英语词汇中常用的前缀、后缀和词根的含义和功能有较好的掌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是很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就上下文来讲,如果上下文和所猜测的单词之间是同义、反义或因果关系,那么猜测单词的含义是相对简单一些的。如果是通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来猜测词义,则难度相对大一些,但要准确猜到生单词的含义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可以鼓励他们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一点上,对他们自己来说,最适合学生本人的阅读方法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二)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采取合适的阅读方式,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做题速度

1.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阅读议论文时可以着重理解每段的主题句,通过对全文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理解,从而掌握整篇文章。

2.广告、通知等的阅读方法

可以采用“筛选”式阅读法。根据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在原文中筛选有效的信息即可。

3.科技读物的阅读方法

一般只需顺着读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4.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可以根据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去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阅读习惯

针对上文提到的学生阅读时存在的种种不良习惯,同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养成默读的习惯。为了做到这一点,防止学生下意识地用手指指着单词一个一个地读,可以在一开始让学生双手拿着阅读资料读。而且在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离眼睛不要太近,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看到一些内容。

2.养成聚精会神地阅读的习惯。阅读时,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形成习惯性地预测下文的习惯。具体地说,在阅读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有实在意义的词汇,把握作者的意图及内容实质。

3.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高中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尽管如此,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学生要想在英语上取得进步,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必须保证的。关于这一点,可以推荐学生采取零星时间阅读法。要善于利用课余的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过:“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利用起来,加起来可观得很。”写下皇皇巨著《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而学生在高中这三年可以充分利用的零星时间如果积攒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自己平时做过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文章,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等等,生单词量不能太大。以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为例,生单词量应该控制在五个到十个为宜。

(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句法,扫除长句所带来的阅读障碍

比如,对于以下这句话就可以通过基本的句法知识来辅助理解,“Later in this chapter cas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 where consumer complaints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law.”表面看来,句子好像很复杂,但从句法的角度一分析,理解句子就容易很多了:句子主干是“cas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而“where consumer complaints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law”则是以“cases”为先行词的定语从句,因此这句话说的是“在本章节的后面将会向读者介绍一些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消费者的投诉带来了法律上的改变。”由此可见,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句法知识,那么长句给他们带来的阅读障碍就不复存在了。

(五)平时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丰富的知识底蕴来辅助学生对英语读物进行理解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依托语言来传递,语言离开了文化,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对此,许国璋老师曾说“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我们如果以文化知识来辅助英语的阅读理解,不仅可以将英语文章理解得更深刻,也可以帮助学生把语言学得更好。对此,原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佐良先生曾在《通过文化学语言》一文中写道:“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比如说,高三的学生如果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比较了解的话,读到这方面的英语文章时,就会感觉容易很多。例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下面一段话:“Florence and Dorothy were both dancing, but Jeremy, who did not dance, was standing by her, looking as sulky as a bear with a sore head.”(H. Haggard,The Witch’s Head)该句中 Jeremy 站在一边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涉及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

在中国文化中,熊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行动迟缓、笨手笨脚”,含有“无能、愚笨”之意,因此汉语中经常说“熊样”“你真熊”等等,但是在英语文化中,熊被看作是凶猛、残忍的动物,用来指人时,则指这个人“脾气暴躁,没有礼貌的”。因此原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弗罗廉斯和多萝蒂都在跳舞,杰连米没跳,他站在她身边,满面怒容。”由此可见,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对理解英语文章是有辅助作用的。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如果老师利用学生迫切想提高英语的强烈愿望,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文化知识的了解等方面加以及时的指导,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完全有可能在短短一年内有很大的飞跃的。笔者对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进行初步探讨,不仅仅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倡导在阅读课教学中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向所有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学习,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共同探讨新的方法和途径。

猜你喜欢

单词习惯文章
上课好习惯
单词连一连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放屁文章
好习惯
看图填单词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