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是选材的最佳来源
——2018年高考备考实用类文本选材的一点建议
2018-01-26贵州
贵州 饶 岸
笔者仔细研究了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三套试卷的实用类阅读的文本材料,卷Ⅰ是关于纪录片频道制播运营的三则材料;卷Ⅱ是关于垃圾分类的两则材料;卷Ⅲ是关于博物馆的三则材料。这三个实用类阅读文本的材料都贴近我国时代的发展,都从人物传记变为了新闻类文本,同时还是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均出自正规、权威的纸媒,文本字数一千字左右。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理解学术名称的能力,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等,切合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相关要求。
但这三则文本的内容相对来说不适合农村或偏远地区学生阅读,这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相距较远,不过,这恰恰体现了高考的引领性和榜样性。即文本材料不仅要能体现当下社会的热点与发展,还要有引导、榜样和宣传的作用。高考的文本材料往往会让相关题材和内容成为或再次成为热点,带动下一届考生和教育工作者去关注、揣摩和学习,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效应。因此,高考选材料要有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秉承传承优良风尚的理念,有意引导社会关注。
那么,在备考中教师更应着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然而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学生就已经进入了高考复习备考状态,每天心无旁骛埋首复习,无暇或者甚少关注当下社会发生的事情。此时,如果带领学生复习备考的老师自己在命题、组卷时能够有意识地通过选择文本帮学生了解掌握社会信息,填补备考空白,不失为一件居功之事。当然,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自己组卷、命题,那么这部分参与组卷命题的老师就更应该在选材时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选材料要注意既能让学生在练习时掌握答题精髓,又能让学生知晓时下生活的热点,引领学生备考。
因此,命题教师在命制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时,要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挑选。我们不妨关注当年政府施行的某种政策,因为很多国家政策具有连续性,所以关注近年的政策也可以,还有社会的某种现象或者缺失的某种理念等,如,最近的政府相关工作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国歌立法,对规则的敬畏,情与法的冲突,房地产管控等。
笔者曾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组织的原创研发项目。在命制实用类文本阅读时,组合过一则材料——《人民的名义》相关报道。试卷是供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地区使用的,选择材料时即考虑到了对学生备考的引导作用。该素材由三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是该剧热播现象、收视率图表及收视火爆的原因(选择该点是因为十八大之后反腐是热点和重点,另外也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二则材料是该剧中的花式点钞员——“南京工匠”陶萍引起观众关注的原因(想突出该剧的影响力,切合“工匠精神”,并想给学生一个可积累的素材);第三则材料是该剧热播后被非法传播的严重现象(想指出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这些考量综合概括一下就是: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是今后几年的高考趋势;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屡出重拳,中央纪委势如利剑,斩获颇丰,深得民心;《人民的名义》在播出后收视口碑双丰收,《人民日报》连发几文盛赞褒扬;该剧成为某些事业单位考试的考题,相关单位要求本单位人员准时收看,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学生对该剧应该都比较熟悉,不会让某一个地区的学生感到陌生;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正能量,坚定自己的爱国之心,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学生能从此了解相关时事,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正能量素材。但是审题老师认为这个点不适合学生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太远,且政治性太强,因而被否决。后来,另选的关于乡村旅游带动地区脱贫方面的组材获得认可。这组材料切合的是当下政府的扶贫攻关政策,政治性没有那么强。而无论是《人民的名义》相关组材,还是乡村旅游,都来自于社会生活,都关照了当下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点,契合了高考考点及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自觉是社会中的一员,带着考生一起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学生既能从文本阅读与练习中学到解题答题技巧与精髓,又能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开阔眼界、发展思维,以不变之能力应万变之试题。
总之,教师命题组材要带着相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关注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选好、选准文本,帮助学生在高考路上从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