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箭双雕 珠联璧合
——两首另类闺意诗赏读

2018-01-26湖北朱卫国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万金张籍公婆

湖北 朱卫国

闺意诗一般是写少女、少妇在闺阁中的忧愁、怨恨、爱慕、相思等情愫。这类诗大多感情哀婉,细腻动人,诗意缠绵,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闺意诗有的出自女子之手,但其精品大多出自男性作者。这也成为古代有趣的文化现象。但还有一种另类的闺意诗,就是男人假托其他事情于其中,模仿女子的口气写出来,因为这种诗另有他意,别有意蕴,所以更耐人寻味。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是讲新婚之夜,洞房里红烛一直亮着,新娘等待天明后去拜见公婆的情景。

这首诗作为“闺意”作品,优美动人,语言清新,饶有趣味,把一位新娘欢喜而又忐忑不安的微妙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打扮了这么久,不知我的装扮是否合时宜,能不能获得公婆的认可与欢心呢?这一切只能等到天明后才能知晓。于是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的丈夫:“我到底打扮得怎样,好不好看,公婆会喜欢吗?”高兴中带有不安,不安的神态中含着羞涩。

但这首诗的魅力远不止此。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还有一个名字——《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就是张籍,是唐代一个很有名的诗人。朱庆馀是张籍的学生,张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并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所谓行卷,就是考试之前把自己得意的诗文呈递给有地位者,获得影响力,为科考“加分”。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就是官至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的老师张水部行卷,已经得到过他的赏识。快要考试了,他还是有些担心,于是想向张籍打听录取的希望大不大。但出于特殊的师生关系,又不能太过直白,只好假借闺意诗的写法,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完成了这首一箭双雕的作品。

诗人的这种比拟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一个女子嫁到夫家,如果得不到公婆的欢心,处境一定会很艰难,更谈不上家庭地位了。这正如一位应试士子,参加科考是人生大事,面对关乎自己命运的一场考试,当然会紧张和不安,能不能赢得主考官的赏识是成败的关键。这首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更有趣的是,朱庆馀为了一个不太光明的目的,写了这么一首另类闺意诗,流传至今,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朱庆馀的老师张籍是位非常有才华的文人,回了学生一首诗: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学生的赠诗是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成,因而张籍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诗中,张籍把学生比作是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朱庆馀是越地人,用越地的女子作比就显得很自然了。自古越地就是出美女的地方,这样作比,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赞美。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容貌与身份。她刚刚打扮过,非常漂亮,出现在镜湖的湖心(也有人把“镜心”理解为铜镜的镜心)。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漂亮,很是得意,不免有些飘飘然,但得意的同时还是有些许担心,是不是真的很漂亮呢?一边在自我欣赏,一边又在暗自忖度,又像是在喃喃自语。“齐纨未足时人贵”,虽然有许多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一定被人们看重。“一曲菱歌敌万金”,你这样漂亮的女子,虽然穿着质朴无华,只要轻轻地唱上一首采菱的歌,歌喉一亮,敌得过一万金呢!这个回答婉转风趣,很自负,也很见才气,进一步打消了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因而特别以“时人”与之对比,肯定了他的价值所在,暗示他必然会受到赞赏,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这两首诗是师生的赠答之作。学生赠得好,老师答的妙,皆以闺意诗的口吻,假托他事于其中。风趣幽默,文雅别致,可谓是一箭双雕,珠联璧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两首诗的成因及背后的故事也成为一段诗坛佳话。

猜你喜欢

万金张籍公婆
恩怨如污垢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洞庭秋月
李万金的“致富经”
秋思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秋 思
秋思
好人陈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