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人民期盼 跨越新的高度
2018-01-26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的表述,其中着重提到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消除“大班额”,降低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家政府所关注的方面,正是广大人民群众视线聚焦、牵肠挂肚之处。
与之一脉相承,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做客新华网,谈到了新时代老百姓对教育的十个期盼:有质优价廉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不需择校,高中教育优质,随迁子女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老百姓对我们的期盼就是我们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我们努力的方向。”
回应人民的期盼责无旁贷,回应人民的期盼不可拖延。河北教育人如何做?
首先,要有时限意识,增强攻坚紧迫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时所说,“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以义务教育为例,2018年是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年,全省所有达到标准的县(市、区)要完成省检任务。省厅领导指出,已通过国家认定的个别县(市、区)出现了懈怠情绪,发生了核心指标超标问题,被教育部通报和约谈。这种情绪要不得。懈怠不仅极大影响攻关,还严重威胁守成。回应人民期盼是要用成果、用数字来说话的。比如我省所定的,今年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4%,新建改扩建10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比如唐山市提出的,年内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因而,教育系统每一位同仁都要有责任意识、时限意识,打起十二分精神,拿出十二分干劲儿。
其二,重点突破,改革创新,精准施策。我们的发力点要放在解决本地本校的短板和弱项上,放在最能体现我们的优势和特色的项目上,以此带动全面发展。
不同地区,其存在的短板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我省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例,阜平县自2013年以来,通过县财政每年压减各单位公用经费5%全部用于教育,统筹存量资金、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教育,利用国家土地扶贫政策兜底解决教育项目资金缺口等多渠道筹措资金20多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再如教师队伍建设,保定市徐水区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建立了“统一标准、动态管理、编随人转、人随岗动”的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辅以教师常态补充机制和多层次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师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开放自己的思维,拿出决心和魄力,才能取得突破。
其三,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减负”是一个热词,教育系统高层领导,代表、委员在谈及“减负”时都指出,“减负”需要整个社会提高教育素养,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教育系统在教育生态体系中自然占据重要地位,而同时又是构建和治理教育生态的重要力量,必须要负起我们的责任。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在考核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工作或表现时,要杜绝简单、片面,要让考核、评价正确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广大在职教师要严守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洁身自好,与校外培训机构划清界限,并且有效引导家长,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步入新时代,面对新期盼,仰望新高度,我们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去创新,去努力,去奉献,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