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节令果实之苹果错认如花枝上艳 不知荚子缀猩红
2018-01-26周利楠
周利楠
清 填漆边缂丝花卉苹果图挂屏长一六六厘米 宽七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中期 端石苹果式砚故宫博物院藏
苹果,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苹果喜低温干燥气候,果实成熟期是在每年的七月至十一月。十冬腊月,尤其是邻近年关,若是家中餐桌之上备一盘红彤彤的苹果,必定预示着来年日子的红红红火火,取其吉祥之意,在冬季苹果是各家果盘中的常客。
苹果的果实呈圆形,带红色或黄色,因其品种很多,各个品种的大小、颜色、香味均有所差别。比如产自美国的蛇果,颜色就红得发亮;我国甘肃出产的金冠苹果(又名黄香蕉)则是色泽金黄。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品种也非常多,陕西的富士、山东的红星、山西的万荣、甘肃的金冠等,甜度、酸度、脆度各有不同,极大地满足了寻求不同口味的各色人群。
清光绪 杏黄色缂丝苹果纹香袋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很早就有苹果的记载,只不过中国古代苹果叫「柰」,属于苹果的一个品种,又称花红、林檎,梵语称频婆,它还有一个现在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 沙果。相传,夏禹曾食用「紫柰」,也就是红色的沙果。除了紫柰,见于记载的还有素萘(白色)、丹柰(红色)和绿柰(青色)。柰在中国的栽培记录
可以追溯至西汉,汉武帝时,上林苑中曾栽培有柰,但当时仅用于熏香衣裳等,较少食用。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可见晋代中国种植柰的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专有一首吟咏苹果的诗《咏苹婆果》:「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
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明万历年间农书《群芳谱·果谱》中「苹果」条载:「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这是中国史书记载最早出现「苹果」一词。到了近代,因为柰的品质略差,逐渐被西洋苹果取代。西洋苹果最早由美国传教士引进山东烟台,后来西北、西南地区引进,才形成了中国地不分南北、东西皆广植苹果的「盛况」,现在人们公认山东烟台是中国近代苹果栽培的发祥地。
苹果是低热量食物,性味温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其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苹果中富含铜、碘、锰、锌、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人体如缺乏这些元素,皮肤就会干燥、易裂,所以多食苹果,可以保持皮肤润滑柔嫩,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常吃苹果可以预防人体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多吃苹果还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空气中的灰尘和烟尘的影响。食用苹果对人体有如此多的益处,无怪科学家和医师将其称之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民间俗语亦有云:「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中国道教把苹果(柰)视为仙果,因为它红得那么鲜艳、那么诱人,如此美好的果实理应归属仙家。因为苹果的「苹」字和「平」同音,所以在中国,吃苹果有预示着「平平安安」的说法。过去结婚娶亲,有迷信的做法要新娘迈马鞍子并咬一口苹果,也是取平(苹)安(鞍)之意。不唯民间,清宫除夕夜守岁,各宫要摆吉祥盘,盘内摆五个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取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但是,偏我国说吴语的地区(指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地区)视苹果为「不祥之物」,理由是吴语当中「苹果」与「病故」同音。所以,在说吴语的地区探望病人时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赠送苹果。
农历十二月是腊月,一进腊月就要为过年做准备了,喜气洋洋的气氛已然弥散人间。人们脸上因喜悦而红扑扑的,就像红苹果。红红的苹果,内中甜美的味道,使人们忘记一年的不顺,尽享一年的幸福美好。看来,以苹果作为一年十二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月令果实,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