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2018-01-2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8期
关键词:徒手动脉血心肺

所谓的呼吸骤停即是指心脏与肺部停止活动,患者无法呼吸[1]。临床中导致呼吸骤停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溺水、窒息与心脏病发作等,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若未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则将发生死亡现象[2]。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即徒手与使用心肺复苏机。徒手心肺复苏要求操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操作技能,然而使用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但由于机器无法进行快速的频率与深度的变化,因而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对患者造成损伤,不利于患者的恢复[3]。本文将对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40例使用徒手方法进行心肺复苏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同一时期选取30例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复苏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为37~45岁,平均年龄为(40.5±4.3)岁,呼吸骤停时间为6~9 min,平均骤停时间为(7.2±1.3)min,其中共有16例患者为煤气中毒,18例患者为溺水,6例患者为受电击;实验组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38~49岁,平均年龄为(43.2±4.1)岁,呼吸骤停时间为5~11 min,平均骤停时间为(8.1±1.5)min,其中共有11例患者为煤气中毒,15例患者为溺水,4例患者为受电击。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予以辅助呼吸,将氧气浓度维持在为100%。

对照组:施以徒手心肺复苏的方法,由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其按压深度保持在4~5 cm,每5 min更换一次操作人员。

实验组:使用心脏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随后开启心肺复苏机,将按压深度设置为5~6 cm,按压频率设定为每分钟105次,按压与通气的比例设定为30:2,复苏通气量设定为每次500~1 000 ml。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45 min的胸外按压。

1.3 观察指标

(1)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SaO2、PaO2、PaCO2的水平变化。(2)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有效率,评价标准,成功:患者苏醒,并且在72 h内无异常现象发生;有效:患者的瞳孔变小,并且对光线产生一定的反应,同时患者的紫绀消失。(3)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气腹、内脏损伤等不良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苏醒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苏醒后,实验组患者的SaO2、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aCO2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有效率比较[n(%)]

2.3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n(%)]

表 1 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3 讨论

呼吸心跳骤停对患者具有严重威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丧失意识,脉搏消失,无法测量出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时发现并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可使患者在较大程度上复苏[4]。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骤停现象,例如溺水、窒息或者心脏病发作等,将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若未予以及时的心肺复苏,则将使患者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即便患者能够苏醒,患者的脑细胞也将受到较大损伤[5]。

心肺复苏机是一种能够替代人工胸部按压的仪器,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胸泵,通过设定相关的参数能够实现对人体胸部的机械按压,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胸部徒手心肺复苏所产生的局限性,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稳定的按压,因此能够使患者的心脏形成持续的循环[6]。相关临床研究表明[7],使用心肺复苏机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数进行改善,其中主要包括对SaO2、PaO2、PaCO2形成影响,主要原因在于SaO2在临床中被作为评价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大小的指标,依据临床研究证实[8],若SaO2的水平低于90%,则说明患者存在呼吸衰竭症状,若其值低于80%,则说明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症状[9];PaCO2可有效的反映人体肺泡的通气情况;PaO2能够有效的反映人体缺氧的程度[10]。因此医生可通过上述三者血气指标的变化来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使用徒手心肺复苏虽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徒手心肺复苏成功率也较低,因此目前多使用心肺复苏机。采用此种方式,操作人员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依据情况随时调整心肺复苏机力度,进而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对患者的其它脏器造成损伤。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

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的则是使用心肺复苏机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依据相应的结果可知,患者复苏后其SaO2、PaO2水平明显提升,PaCO2的水平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有效率分别达到了53.33%与93.33%,但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高达53.33%。产生此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对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对患者的心脏形成了持续的按压,因而使得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苏醒,并提升了相应的血气指标指数,因而有效的提升了复苏成功率与有效率,但是由于设定的参数不变,当患者复苏后,继续使用相同的压力进行按压必然会对患者的其它脏器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对呼吸骤停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有效率,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首选方式。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对呼吸骤停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徒手动脉血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心肺血管病杂志》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徒手攀岩
徒手“撕开”原子弹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