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虫感染与具有脓疱皮损表现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相关性研究
2018-01-26赵雅梅吴静陈杜鹃郝琪贾淑琳王一鑫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518034
赵雅梅,吴静,陈杜鹃,郝琪,贾淑琳,王一鑫(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518034)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之一。在临床中笔者发现具有脓疱皮损的激素皮炎的脓疱中有较多的毛囊虫。激素皮炎脓疱的成因是否与毛囊虫感染有关,为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皮肤科门诊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6例。按照皮损表现分为有脓疱皮损为观察组,无脓疱皮损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7例,男1例,女36例,年龄19~63岁,平均(36.38±10.62)岁,病程 0.5~120 个月,平均(14.81±22.75)个月;对照组男 4例,女 35例,年龄17~68 岁,平均(35.5±11.72)岁,病程 0.3~96 个月,平均(12.77±19.37)个月。
1.2 入选标准 门诊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符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公布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
1.3 排除条件 伴有寻常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者,近1个月外用过抗生素软膏者。
1.4 观察方法 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2进行毛囊虫检查。有脓疱的皮损用探针尖划破脓疱,将脓液滴在载玻片上,再滴1滴10%苛性钾稀释,涂片;对于没有脓疱的皮损采用挤压法,用刀背挤出皮脂置于载玻片上,加1滴10%苛性钾稀释涂片,然后将制备好的载玻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玻台,使用低倍镜寻毛囊虫。发现毛囊虫者为阳性,未发现毛囊虫者为阴性[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统计函数卡方检验,χ2=4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7例,毛囊虫阳性31例,阳性率83.78%;对照组39例,毛囊虫阳性3例,阳性率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毛囊虫阳性率比较 例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引起,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再次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生于面部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由于其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面部皮肤损害同时伴有灼热、紧绷、干燥和(或)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在本次观察中,因为面部皮肤病而主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者36例,占47.37%,因护肤品中加入糖皮质激素而被动使用者40例,占52.63%。由于我国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不是处方用药,患者容易得到,加上某些不良厂家为了追求短期护肤品的美白、嫩肤效果违规在护肤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成为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之一。
人体蠕形螨是人体毛囊和皮脂腺中的一种永久性小型寄生螨,人类是唯一的终生宿主,全部生活均在人类宿主的皮脂腺内,以摄取皮脂和皮脂代谢产物为生[3]。正常人的毛囊皮脂腺内可有蠕形螨寄生,但一般不引起症状。本试验统计显示,有脓疱的皮损毛囊虫镜检阳性率83.78%,无脓疱皮损毛囊虫阳性率仅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镜检时最多一个视野中有5条毛囊虫。说明毛囊虫在有脓疱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程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有相关性。推断可能是因为使用激素,引起微环境改变,局部脂质代谢紊乱,皮脂分泌增多,而毛囊虫以皮脂及其代谢产物为生,这就导致毛囊虫感染增加,大量的毛囊虫繁殖、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等因素的刺激毛囊引起脓疱。这为临床使用有针对性的杀螨虫药物(外用或者口服)如硝基咪唑类药物提供了依据。这一结果提示临床中当遇到面部有脓疱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时,应该想到毛囊虫感染的可能性,进行毛囊虫镜检,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尽快减轻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1):549-550.
[2]蔡秀玲,陶松宁,仇宁.1118例疑为面部毛囊虫皮炎患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12):900-901.
[3]刘梦飞,高志绵,武庆科.毛囊虫与皮脂腺[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2,8(4):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