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双千工程”强筋健骨

2018-01-26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8年4期
关键词:贵州工程企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唯睿

以“双千工程”为抓手,贵州工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千企引进”开放创新、“千企改造”转型升级,推动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省将以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双千工程’为抓手,着力扩大投资增量,加快构建贵州现代化工业体系。”贵州省经信委主任吴强说。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4.80亿元,与5年前相比,实现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户数“四个翻番”。

大力实施“双千工程”,是贵州省深入推进主基调主战略的关键抓手,是贵州扩投资、稳增长、优结构、促脱贫的关键手段。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双千工程”的目标,是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勇创天地的创新型企业。

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寒冬时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实现350万吨钢的产能”的好消息仿如一阵春风吹遍了十里钢城,让钢城沸腾如夏。这是水钢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将产能由500万吨钢优化到350万吨后,充分利用废钢资源节铁增钢,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所实现的绿色产能目标。

近年来,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水钢的发展陷入困境。年亏损额最高达10亿多元,占首钢集团亏损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不转型就会被淘汰,不升级就没有出路。”水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建说。2017年,水钢集团作为冶金行业企业入选“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名单,水钢抓住了“千企改造”的机遇,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在各项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水钢围绕“保生存、求突破”的中心任务,坚持钢铁产业、非钢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努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改革突破、多元发展,资产质量、运营效率显著提高,生产经营与资金运转步入良性循环。

2017年,水钢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历时4年努力,全面打赢了减亏、止血、扭亏“三大战役”的目标,结束了连续六年亏损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贵州突出抓好示范引领和扶持引导,遴选首钢水钢、开磷集团、益佰制药、詹阳动力等214户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点带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在千企引进方面,贵州突出“强基补链”抓好招商引资,全面梳理产业园区和各地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化工、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链短板,建立招商引资总项目库。

2017年7月,省政府与美国苹果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亿美元,建设iCloud贵安新区主数据中心,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数据中心正式落户贵州。

“我们十分荣幸能与贵州建立伙伴关系。”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丽萨·杰克逊说。据了解,苹果数据中心是贵州省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用户服务范围最广的项目,将会对全省云计算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

苹果公司是贵州“千企引进”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贵州招大引强,精准招商。2017年以来,引进奥地利多贝玛亚、德国思爱普等优强企业877家,其中苹果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王府井集团等500强企业23家,为培育更多产业“领头羊”打下坚实基础。

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

培育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自2016年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以来,贵州紧紧围绕“促进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作,主动上门开展针对性招商,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优强企业和高水平项目落地省内。

贵阳顺络讯达片式电感器生产车间一隅。(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张丽 / 摄)

在千企改造企业中,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新生力量,创新了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动了企业智能化和个性化转型升级。

一年多来,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将制造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为全省“千企改造”工程的主攻方向,分类指导、因企施策,指导企业编制方案和实施项目,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

在“千企改造”的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下,中小企业实现了华丽变身。1600户企业、1700个项目,带动全省技改投资840亿元。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政研银企”融资对接,以及“贵工贷”“贵园信贷通”等平台,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近2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其中12户企业进入全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24户企业获得省级创新研发投入等专项支持,80%的企业技改项目涉及信息化技术,“千企改造”改有资金、改有技术、改有成效的态势加快形成。

在实施“千企引进”工程中,贵州紧紧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和高新技术发展态势,紧盯特色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等领域,结合军民融合发展需求,主动上门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优强企业和高水平项目。全年建成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12个,长江汽车纯电动商务客车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入规企业600余户,累计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左右,对工业增长拉动力持续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

培育勇闯天地的创新型企业

1月10日,在CES2018国际电子消费展上,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ITECH新特”)作为贵州首次官方认证申请参展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征美国拉斯维加斯。携带全新的品牌形象及首款SITECH新能源汽车设计图亮相,为贵州新能源企业走向世界打响了第一枪。

不仅如此,在正式亮相CES2018之前,SITECH新特就与一汽轿车、摩拜单车等知名企业展开了战略合作。未来,SITECH新特还将联合一汽轿车合作开发、生产及销售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与摩拜单车共同探索中国共享出行经济的广阔市场。

目前SITECH新特与一汽轿车合作的车型已经完成数据冻结,正在全面推进研发生产,工程样车将在2018年北京国际车展亮相,第三季度正式投放市场销售。同时,SITECH新特、中国一汽及电庄股份与摩拜科技共同合作开发的共享汽车也将同期亮相。

SITECH新特坐拥中国最大数据中心贵安新区的强大互联网大数据优势,使其在新生代造车势力中拥有诸多先发制人的独特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走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同样,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贵州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免费代办服务。推行代办主动走访、全程跟踪、分工协作的“管家式”“保姆式”服务机制,建立省级外来投资企业投诉服务平台,开设投资服务专线等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手段,培育一批能够勇闯天地的创新型企业。

以“双千工程”为抓手,贵州工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千企引进”开放创新、“千企改造”转型升级,推动贵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迈进新时代。

猜你喜欢

贵州工程企业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企业
企业
工程资料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