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谁动了我们的亲情
2018-01-25马迎辉
马迎辉
智能时代,手机分割了亲情
在一个平常的傍晚,严谨刻板的父亲下班回到家里,悠闲地看着电视,他那翘在茶几上的双脚,显示着他在这个家庭傲慢的权威。母亲是家庭主妇,一边接着乡下父亲的电话,一边忙碌着一家人的晚饭。即便每每对丈夫的问话,换来的都是爱答不理的回应,她依然宽容地忍受着。女儿玩着手机回到家,对乡下外公寄来的食物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嫌弃。儿子戴着耳机跨进家门,直接钻进房间打开电脑整理课堂笔记——用手机拍下来的一堆照片。这是现代都市家庭每天上演的情景。父亲、子女,各自活在电视电脑手机营造的世界里,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母亲为一家人辛苦付出,却无法走进丈夫和孩子的内心。女儿睡前想起忘记给手机充电时的慌乱,更是形象地揭示出一个现象:现代都市人的安全感来自于手机的电量。
第二天清晨,闹钟莫名其妙地没有响,接着他们发现停水、停电,汽车无法发动,单位电脑打不开……起初大家以为只是暂时现象。当天晚上,一家人还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了久违的星空,这是一家人难得一见的温馨时刻。但接下来,停水停电没有期限,坐飞机、列车逃离的计划也落空,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一家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骑车投奔远在鹿儿岛的外公。
从“事件”发生到“逃亡”在路上,一家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充分暴露。父亲平时在家里颐指气使,孩子们对他敢怒不敢言,内心却充满轻视。父亲对孩子们习惯发号施令,缺少温情沟通,造成了父子之间的隔阂。儿子处于青春期,平时少言内向,对喜欢的女生羞于表达,对威严刻板的父親冷漠逃避。在“事件”发生时,本能地表现出胆怯和慌乱,逃亡时,还舍不得丢下已经无用的手机。女儿娇惯任性、我行我素。当已经确认遭遇生存危机时,她仍然幼稚地抗拒父母的安排,表达对乡下的嫌弃,面临困境,只会抱怨发泄。母亲是称职的家庭主妇,默默无闻地操持家务,对丈夫隐忍,对孩子宽容。当灾难来临时,母亲凭借生活经验,意外成为家庭的核心。她冷静地带上食物炊具,引导家人逃离城市。在食物价格一路飙升时果断囤水,她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沉着缘于平日里对家庭的付出。
生存之旅让亲情回归
一家四口在逃亡的行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他们的相处模式和个人能力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超市里的粮食卖光了,囤积的水喝完了,骑行中又遭遇狂风大雨,仅剩的一点口粮落入泥坑,车胎也扎漏了。父母一筹莫展,儿子万分沮丧,女儿无助地大哭。雪上加霜的生存挑战,激发出全家人的求生潜能。父亲带头喝河水,尽管后来因拉肚子受到孩子们的讥笑,但他走出了放下父亲威严的第一步。女儿也不再挑剔食物,和哥哥一起从超市买回猫粮和可以饮用的电瓶水补充液。儿子一路学着靠地图导引路,并标记行程。冷静地买回补胎胶水,拆开心爱的手机,用手机零件补好了车胎。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在家人的生存面前,手机是可以放弃的。母亲无论走到哪里,都尽力料理好家人的生活,即便被困在半路,也在河边把一家人的衣服清洗晾晒,给狼狈的旅途留下了一抹温馨的暖色。
一家人的亲情关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路途中屡遭磨难,万分绝望中,两个孩子终于爆发,说出了多年来对父亲的不满,一向柔弱温顺的母亲,也说出压抑已久的委屈。面对家人宣泄的不满,父亲用表面的沉默掩饰着内心的翻江倒海。从那一天起,他靠行动一点一滴地重塑了父亲的形象,为了给两个孩子争取到一点食物向陌生人下跪乞求。虽然未获得食物,却给孩子们带来温暖,获得家人的尊重。为了给孩子们充饥,他勇敢地去抓猪。在被河水挡住去路,一家人走投无路时,又是父亲冷静地捡拾木棒扎成漂流伐,把妻女送到对岸。这一次,父亲成为全家的主心骨。儿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在旅途中建立起来。在渡河时他勇敢地和父亲并肩击水。父亲落水失踪后,他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一边安慰母亲和妹妹,一边接替父亲的使命,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娇惯自我的女儿,也在磨难中学会为他人付出。从见到虫子都嗷嗷大叫,到和父母一起抓猪,帮忙杀猪做饭。在狼狈不堪的境遇中,女儿露出乐观的微笑,成为逃亡旅途中的希望。
经过108天的艰难跋涉,一家人终于抵达鹿儿岛,与外公团聚,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在神奇地恢复水电之后,回到城市的一家人依然骑着单车上班上学,父母和孩子们轻松交流,和谐融洽。
在生死与共的困境中,一家人从相互抱怨挑剔,到彼此依赖、相互鼓励。智能时代下缺乏沟通,冷漠疏远的亲情,在生死与共的逃亡中,得到了修复。让观众感受宝贵亲情的同时,也不禁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因为沉溺手机而忽略了家人?是否因为迷恋城市的灯火而忽略了漫天的星斗?影片以温暖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充满阳光的期望,但愿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们能够放下手机,关掉电脑,给家人一个爱的拥抱,和孩子做一次倾心交谈,看一看璀璨的星空,赴一段相扶相携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