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机器娃娃”
2018-01-25骆昌芹
骆昌芹
国庆七天小长假我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单位安排了值班,一方面家中要清洁,6岁的女儿丹丹也放假了,我很怕七天长假很快会在她的玩闹中“浪费”掉,于是我在忙中做监工发布指令:马上把口算做一做;接着读看图识字;然后复习我们刚学的儿童英语!还有你的素描画了没有?明天就要交素描作业,限你在40分钟内完成……女儿对我一连串的指令“嘟嘟囔囔”地表示不满,“我想看彩绘本的《叮当猫》。”“看课外书的时间安排在傍晚五点到六点。”我对她说。“为什么?我现在就想看!”我没答应她的要求,“不行!按计划行事,如果你完成得不错我可以奖励你,陪你去逛超市。”女儿耷拉着脑袋说:“我现在就想看《叮当猫》。”看孩子不听话,我又拿出一贯有效的怀柔法宝,“丹丹,我没说不让你看,你在下午五点以后看,那时候作业都完成了,你也可以放松一下。”
丹丹愣愣地站在那里,仔细端详着我紧绷的脸,“你看什么?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放松对你的要求……”女儿忽然伸出双臂,边喊着“咔咔”地边弯曲了一下,两腿随即僵硬地向前,模仿着机器人走路的样子走到我面前,做着鬼脸对我说:“机器人叮当向你报到,快发布指令,我下一步该做什么?”见我看着她不回答,又说道:“你是不是想让我做一个机器小孩,什么都听你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没想到女儿竟欢呼起来:“妈妈答应了!我可以看《叮当猫》啦!”
果然这一天全都乱套了,丹丹没有一件事是按我的要求去做的,她看完《叮当猫》,又出门跟小伙伴玩游戏,回来午睡、画素描,到了晚上动画片也不想看了。她一边洗脚一边快乐地哼着歌,我仔细一听,这首怪腔怪调的歌竟是她自己编的词:“我不是小小机器人,什么都听你安排,我要玩,我要玩,妈妈没办法!”
那天的母女较量,最后以女儿的胜利告终。晚上丹丹问我:“今天我没有完成妈妈的计划,妈妈你不生气呀?”我笑笑,“本来是很生气的,不过你扮演机器人的时候‘咔咔地走来走去,问我想不想有一个机器小孩儿的时候,妈妈就觉得你长大了,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有些事还是让你自己做主比较好。你今天看了一天课外书、还画了画,是不是比平时按妈妈的安排去做要愉快得多?”女儿点点头反问我:“妈妈,从来不当机器人的小孩,学习会很差吗?”
我思忖一会儿,“丹丹,咱们可以试一试,你不做妈妈的机器人,妈妈也不给你指令了,但是你要自行安排什么时候做功课,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玩,你甚至可以自行选择周六周日想吃什么,你要买什么样的衣服……”女儿做了一个无声的欢呼手势嘟哝道:“你是不是不管我啦?我被管了这么多年,会不习惯的……”我笑笑说:“我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这一天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我第一次形象化地看到现时期亲子关系的比喻:程序机器人和一只不知疲倦的遥控器。“遥控器们”希望“机器人”毫无违拗地执行指令,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期内培养出十项全能型的后代,这个时代的未来精英。一旦发现孩子反抗命令,就痛心疾首。但又有谁去问过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介意成为程控机器人吗?若是偏要你成为程控机器人,你还会不会保持纯真乐天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