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能训练“三法”
2018-01-25张晓丽
张晓丽
【关键词】 幼儿;体能;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123—01
一、合理选择内容,科学开展体能训练
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涉及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幼儿期的身体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选择训练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针对各年龄段幼儿体能发展水平合理选择训练内容;还应遵循《纲要》 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 “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培养他们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首先从“走”开始训练。为了让幼儿掌握“走”的基本要领,消除全身紧张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儿歌组织“开火车”、“拉个圆圈走走”等游戏;还可以采用让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大象走、小鸡走等训练方法,训练幼儿“走”的协调能力, 并且掌握“走”的动作要求。接下来,为提高幼儿体能,可增加“走”的难度,让幼儿持“物”(小玩具、小红旗等)走或“爬高山”(走楼梯) 。“走” 的基本动作训练完之后,再开始训练幼儿的跑、跳等基本动作,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兒的基本动作,而且达到了增强幼儿体能的目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体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如:小班幼儿“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踩地面直线走”、平衡步道进行训练;中班则要求幼儿“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教师可以利用独木桥进行训练;到了大班,则要求幼儿“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的行走”,教师可以利用荡桥或用积木块、地垫做“石头”,玩“过小河”的游戏进行训练。另外,教师还要把各项技能训练相互结合起来,以加强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二、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能训练,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1. 组织游戏活动。体育游戏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能很快掌握锻炼技能的游戏,使枯燥的、纯技能性的体能训练转变为有情节、富有童趣的活动内容。例如:可利用儿歌组织“开火车”、“拉个圆圈走走”等游戏,让幼儿模仿大象走、小兔跳等。还可以设计情景,把各项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加强体育锻炼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将学过的走、跑、跳、爬、钻、滚等基本动作改编成“小蚂蚁运粮食”、“打败大灰狼”等游戏。
2. 运用运动器械。幼儿正处于骨骼、大脑等发育的不完善时期,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比较差。为此,应配备相应的运动器械,如:锻炼幼儿上肢协调能力方面的有球、沙包等;便于发展幼儿钻、爬、平衡能力的有拱形门、平衡木等;还可以运用一些自制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使用的体育器械,如小班的拉小车、瓶子举重器等;中班的滚轮胎、袋鼠跳等;大班的揪尾巴、踩高跷等。
3. 开展远足活动。远足是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的最好方法。到大自然中去参观、游玩、学习,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如,教师可带幼儿去公园、超市、菜场等,根据不同年龄幼儿身体的承受力坚持少乘车多走路,在到达目的地后, 让幼儿自由散步、 拾落叶、 观赏动植物,使幼儿既学到知识又锻炼耐力。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练习走、跑、爬、平衡等体育技能,以增强体质、磨炼意志,体验生活的快乐。
三、 重视户外体能训练,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我国北方早晚温差大,四季寒暖变化不稳定,多在户外进行体能训练不仅有利于幼儿适应严寒和酷暑的变化, 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同时接触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还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因此教师要注意训练时间的安排和气温的变化,让幼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另外,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幼儿患病期间,能够在幼儿园服药的, 坚持送幼儿入园,并且在冬天为幼儿配备合适的运动鞋和衣帽,方便幼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