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师生成长 提升办学品位

2018-01-25郑飞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教育

郑飞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五个方面赋予党的教育方针新的时代内涵。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树立新理念、新思想、新内涵,着力提升中小学办学品位,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品”要求学校内涵发展,包括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师资培养、课程研发等积淀而成的鲜明教育教学特色。“位”体现一所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包括理念是否先进、质量是否高效、社会是否认可等诸多因素。有“品”才能有“位”,有“位”又能升“品”。笔者作为一名完全小学负责人,初步做了以下一些实践探索。

一、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筑牢立徳树人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教育、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实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最大程度维护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密切同一线教师的联系,使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力。

立德树人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依据,转化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航标,优化育人环境及校风学风,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作风建设。如,坚持通过支部工作、工会群团组织,每半月向老师们征询意见,定期召开教代会等措施,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成长,凝聚发展合力。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法治校园,培植做人正、教风正、学风正的校园学术环境,让善良和高尚浸润师生心灵,让纪律和规矩要求成为师生日常行为的习惯。

二、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德育是青少年心灵的教育,当前形势下,必须对目前的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再丰富和完善,使学生认同新时期道德规范,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实际需要、信念和行为品质,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

1. 完善机制,活动引导,努力落实全员育人目标。通过启动“全员管理”系统,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同伴互帮互助精神,让好习惯、好品质的修炼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舒适的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完善规章制度,利用制度育人;提升周、队会课质量,实现活动阵地育人,多措并举促进德育工作。

2. 日常渗透,创新评价,力促小学生人格养成。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小学生良好习惯标准》,编印《小学生“好习惯”评价手册》,坚持每日、每周、每月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相结合,力促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统筹利用教学资源,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有序开发

从课程建设入手,以深入的教学改革为基础、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障、实用的教学资源为支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牢牢把握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1.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全要素保障教学质量。坚持基本要素,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保障所有学生在一定领域内享有学习的权利,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在此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禁止非规定品类的教辅资料进学校,各任课老师科学、合理、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自我成长的空间;规定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无书面作业,留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们读书、参加健身活动、做家务劳动、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社会实践;推行课堂无拖堂制度,课间、课外活动时间零学科教学活动等等,让教师、学生们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尽享成长的快乐。

2. 挖掘课程资源,有序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兴趣,深入挖掘、整合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目前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从“人文教育、生活技艺、知识延伸、人格教育、健康体验、艺术教育”六大方面入手,研发了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面的梯次校本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要和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需求。

3. 持之以恒,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评价平分秋色制度,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了“会倾听、好思考、勤观察、善发现、乐表达、敢质疑、爱阅读、巧动手、作业快、书写美、坐姿正、整理棒、有计划、预习好、互帮学、自律强”16个学习习惯“三字诀”和“举止文明、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守时惜时、遵守秩序、讲究卫生、锻炼身体、安全自护”8个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坚持实施全员必抓、上课必抓、活动必抓、管理必抓,力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 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们张扬个性的炫丽舞台。把社团活动打造成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快乐星期二”社团活动,开设了体育类、艺术类、益智类共28个社团,组建了校级篮球、乒乓球、足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队及“童声合唱团”、西洋民族打击乐团等艺术团体,定期组织才艺展示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特长,找到自信、成功和幸福感。

四、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力促家校教育同向发力

“家庭教育”应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只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活动引导,为家校合力提供支撑。

1. “月固定社會综合实践活动”,拓展素质教育空间。设计开展了学生每月一次的固定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书画院等研学基地进行体验,培养吃苦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

2. 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组建家长护学志愿者队伍,开辟家长学校大讲堂,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请优秀家长分享育子经验,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

3. 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百家课程”进校园活动。尝试开展“百家课程进课堂”活动,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每一月邀请一些具有专业技术或特种技艺的家长担任学生社会实践辅导员,家长可进入课堂授课,也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五、挖掘教师团队力量,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优秀师资力量是办学“品位”的关键,学校积极创造教学研究的氛围和条件,激励教师不断地向新的高度攀登,让名师形成风格,骨干教师提升价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重点尝试在“共同体”理念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 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室,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合力。基础教育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差距给我们带来了众多共性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团体的力量,校本研究体现集体协作、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显得尤为关键。根据中青年教师居多,但专业层次不高的现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室,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简单的技术、技能的研讨提高,上升到提升人文素养,改善人生品质、增强人格魅力的高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根据所任学科及年级段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标志、工作目标、合作方式、工作理念等,并向全校教师进行阐述。工作室成员间通过问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从而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组内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平等交流、和谐对话,更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储备。

2. 依托“共同体工作室”开展教科研系列活动,拓宽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一是以教学研讨为主的“教学论坛”。由各备课组主办,分学科、分课型进行研究,分享精品案例,提炼成功经验。目前已形成“备课、磨课、上课、观课、议课、评课”六环节模式。二是以“三字一画”为考察项目的才艺展示活动,全员推行教学基本功培训。三是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为目的的“雅集”活动。如,在纪念孔子诞辰2568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举办教师“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雅集”活动。活动主题为:“共‘臻风雅,妙趣舒‘心”,展现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素养。此外,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进行经典朗读展演活动,既调节了教师身心,又训练了专业素养,一举多得。

3. 实施“小课题大研究”的教育科研举措,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层次。小课题研究是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持久关注、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育科研下移教学、下沉课堂,发掘教学中的小策略,用研究的态度解决自身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实现了“一研一得”,以教研力提升教学力,以教师的教学力助推学生的学习力。

4. 关注身心健康,显现新一代教师师道尊严传承。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我校开设的“润泽生命教育大讲堂”,让人文历史、文化典籍、艺术美学、现代科技、舞蹈体育、健康养生进入教师视野,让老师们在参与、体验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每月一次的教职工文体活动,让教师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活动中释放压力。这些细小的活動,既能愉悦教师身心,又能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学校领导者工作职责应有之议。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要求学校管理者时刻关注师生成长,把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的幸福感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