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讨
2018-01-25黄德津
摘 要:生物是初中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生物教学,能够让初中生对于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把生物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还能够帮助加强对初中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课程的主要教学意义,以及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强化发展,除了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之外,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加强生物科目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生物教师都认识到了生物教学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教育,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完善和探讨。
一、 生物课教学的核心意义
教师在生物课知识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发展生物教学观念,才能够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生物有初步的认知,了解世界生物结构的组成部分,对于生物内容知识也就更加的重视。跟其他的教学科目相比较来说,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贴近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学起来也可以更加灵活有趣。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全面系统的培养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方便在后期能够进入到生物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们通过生物课知识的学习,也能够认识到生活的意义,有效促进初中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 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架原则
(一) 依托学生核心素养
国家制定出来的核心素养教学框架,能够引导着初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标准走向,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地凸显出教学核心素养的制定标准。在选择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元素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提取出生物学科当中的关键性内容,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非要深刻和具体,但是要尽量满足少而精的特点,能够体现出生物学科的核心价值。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过程中不能把框架的内容跟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价值导向关联的过于紧密,还是需要跟国家制定的核心素养指标内容前后呼应。
(二) 重视学生以及学科的差异性
由于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心理水平和认知水平,因此具备的核心素养水平也是不同的,另外核心素养也会根据学科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积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求的素养内容,同时也需要重点考查学科的内容是否能够符合核心素养框架的建设。
(三) 重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价值
在教育研究界对立而统一的两大类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以及思辨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界实证研究的应用时间比较短,适用的广度也比不上思辨研究,但是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却提升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实证研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确定出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教育专家有不同的框架结构分析。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建立核心素养,还需要结合生活实践以及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验证生物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三、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物课堂教学
(一) 利用科学素材构建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当中,生物观念代表的是对于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解释过后的抽象概念,生命观念是能够经过实证之后产生的观点和想法,主要是帮助人们能够理解大范围发生的事件和现象。学生们通过学习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概念,能够初步形成生命观念,例如说在大自然当中存在的结构与功能观,还有进化与适应观等,学会利用生命观念来认知生命的世界,解释身边出现的生命现象。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主动挖掘在教材中可以利用的科学素材,能够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和生命现象。例如说在学习人的生殖这一内容是,教师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入教学环节提出问题:“我们是怎么来的?小时候你有没有问过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在小时候肯定会有大部分的学生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开始讨论小时候家长都是如何回答的,有的说是捡来的,有的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家热闹的讨论,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教学气氛有助于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接下来教师给学生们传授人的生殖系统、受精作用、胚胎发育以及分娩等相关知识内容。让学生们通过生物课堂的学习,正确地理解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了解人的生殖过程,通过生殖系统的学习,人類的生育过程也不再特殊和神秘,帮助唤醒学生对于母亲的感恩之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认知自我、健康的生活。
(二) 通过科学论证培养理性思维
生命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人的思维也是一样,因此一旦我们的思维模式被固定,就无法再进行有效的创新,人的思维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帮助提升学生的能力基础,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例如说在教学中有关于性别等相关知识时,教师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不是母亲决定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能够让学生开始思考人类的性别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图,了解基因遗传等相关知识,最后来分析之前教师提出的问题“生男孩女孩是否是母亲决定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们进行科学的论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并通过有效的归纳、概括和推理来解决生物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在生物教材中包含的科学素材,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引导学生积极改变生活状态,更加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三) 以合作探究模式提升探究能力
学生们在生物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能够让学生逐渐领悟科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并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掌握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机会得到锻炼和培养。例如说在学习土壤中的生物这一单元时,主要介绍了蚯蚓的身体结构以及感官器官等相关知识。教师现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如何来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两端?蚯蚓的运动过程跟运动板的材质有关系吗?蚯蚓对于光的刺激有反应吗?”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之后,可以先设计好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来验证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后期跟其他小组进行共同展示和分享。通过探究小组的实验证明,能够得出有效的问题答案。在课堂教学中组成学习小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通过互相竞争和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四) 从情境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生物知识内容中包含的价值教育内容,通过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模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思考,怎么样才能够让你的生命更持久?学生们大多数都认为是健康和财富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部分吸毒者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了解吸毒行为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够直接观看到吸毒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思考,了解自己生活规范化的重要性,甚至于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在成长中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设定出有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教学情境模式,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学会辨别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真科学,并给学生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观念,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学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结语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5):105-106.
[2]黄万龙.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9):129-130.
[3]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8):69-73.
[4]程雅楠.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理论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
[5]黄文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6):119.
[6]吴加玲.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4):16-17.
作者简介:
黄德津,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忠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