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让语文课堂教学从“头”精彩
2018-01-25李丽
摘 要: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诚然,一堂课的前三分钟情况已决定了这堂课成功的一半,其中教师的导入能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震撼,是优秀教师的乐而不疲的追求。笔者从三个角度谈谈语文课堂的导入技巧:一是凭三寸巧舌“聊”近师生间的距离,二是竖耳聆“听”融进创设的情境,三是寥寥数笔“画”出学习的欲望。由此“学讲方式”下,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才能是“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关键词:导入;精彩;语文课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市推行了“学讲计划”。“学讲计划”重在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也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导”,是对学生“学”是帮扶,更是引领。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有一个好的导入,是一堂语文课成功的前提。因此,在践行“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中,我先从课堂的导入入手,下面是自己尝试的几点做法:
一、 开口聊天——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聊天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这样会一下子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缓解紧张的心理。特级教师宋运来说过,“最好的课前谈话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学习中去,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有时孩子们换一个环境或有听课老师会造成学生心理的紧张,不敢举手,课堂气氛一开始会变得沉闷。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徐州市语文公开课。当把上课班级的学生带到报告厅里坐下后,孩子们换了一个新的环境,而且看到后面还坐着好多老师听课,原本喜笑颜开的孩子们一下子变得沉默不语了,整个报告厅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此时此刻孩子们紧张了,有压力了。这样的情形还怎么谈上课呢?我必须采取措施让学生放松自己,以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于是我开始试着和同学们聊天。从聊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到聊课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再聊到自己。起初孩子们还很紧张不愿意举手,聊着聊着,孩子们渐渐地进入了情境,当聊到自己是做什么的,孩子们纷纷举手,有些孩子甚至有点兴奋,我知道此时通过聊天已经消除了他们过于紧张的胆怯心理,是最佳的上课时机,于是我问:“咱们现在这里是干什么的?”我夸张地瞅着黑板上的课题,所有的孩子几乎是异口同声:“我们是来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的!”导入课文的学习水到渠成,整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孩子们却是兴趣盎然,收获满满的。
二、 用心聆听——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而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万事情为先”,教师饱含深情的语言,会扣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样,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或明快欢乐或抒情忧伤的节奏也会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使孩子获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的熏陶。以歌曲导入课文的学习,加上老师语言的渲染,“以情动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十分有效的。学习《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然后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这样描述:“同学们,这首《春天的故事》中歌唱的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他对中国、对世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山低头,大海呜咽,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让我们带着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一起来学习课文——《在大海中永生》。”此情此景,文章与学生的心,老师与孩子们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了一个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抓住了“情感”这条主线,整堂课的教学收效甚好。
三、 动手绘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说:“视听共赏是吸引同学们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寥寥几笔,勾画成图案,形象逼真,生动活泼,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望月》一课的第二课时,上课一开始,轻轻柔柔的音乐响起,这时我饶有兴致地在黑板上寥寥数笔,勾画出了一轮明月、树林、山峰和闪烁光斑的江面,全班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黑板,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嘴里还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哇塞!”之类的声音,看到孩子这样的反应,我不露声色:“美吗?”“美!”“请同学们翻到《望月》一课,默读课文找找看,黑板上的画面和文中的哪段文字相配呢?”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学讲方式”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让“导学”更精彩,更有效,我先从课堂导入进行尝试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导学”的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到“学讲”课堂的各个环节,还需多学习,多实践,走在漫漫的探索路上,我将会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飞.《学讲计划》的解读与应用[J].徐州教育科研,2014(2).
[3]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作者简介:
李丽,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