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对教师适应不良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2018-01-25郭江山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表现成因对策

郭江山

【关键词】 学生;教师;适应不良;表现;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080—01

学校因人事原因,或因为年级过渡而调整授课老师,对学校来说,这是常规工作,但对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不小的波动。教师更换在学校教学中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但是由于教师的更换,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老师,尤其是当原来的老师教他们的时间比较长,深得他们喜欢时,学生就往往對新老师的抵触情绪比较大。另外,如果学生对新老师的教学风格不适应,也会出现适应不良。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充分重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种变化。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教师适应不良的表现

1. 抵触情绪。将新旧老师做对比,认为新老师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觉得新老师不如原来的老师重视他们,对新老师提出的意见不理不睬,对其组织的活动不予支持,甚至故意在课堂上捣乱。

2. 表现不积极。上课注意力明显不集中,甚至在上课期间做与所上科目无关的事情。例如,提问题和举手回答的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在新数学老师的课上做英语作业。

3. 成绩明显下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学生由于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习成效,也影响了学科成绩,转而埋怨新老师课教得不好。

4. 违反纪律。有些学生的适应不良表现为逃课,不去上新老师所教的课。中学生正处于逆反时期,对一些问题不能理智地去思考、解决,往往采用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对抗”,以表示不满,甚至不惜做出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二、对教师适应不良的成因

1. 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也许新老师教学风格严谨,课堂上不能随意发言,可原来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活泼,对课堂发言不加限制,学生就会感觉新老师课堂气氛太呆板了;也许新老师责任心很强,却不如原来的老师和蔼。学生应先从感官上去接受这个老师,包括老师们的着装风格,然后是上课的风格和对于学习的要求和规定,无论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更适合自己,学生在适应新老师的课堂气氛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的。

2. 部分学生感觉“被忽视”。对于原来的老师比较重视的学生来说,如果新老师对他们没有“照顾”到,他们就会感到失落,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习。

3. 受挫能力较差。适应总是需要时间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学生都能继续学习,只有个别学生适应能力差,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指导,就可能出现适应不良。

三、对教师适应不良的对策

1. 学生方面。(1)要主动与新老师沟通。学生自己应该主动找新老师进行交流,尽快熟悉新老师。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与老师友好相处并有效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促进学生本人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与老师沟通好,就会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有利于将知识顺畅地传递给学生。(2)学会与老师相处。尊重老师,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教师把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如果他们想得到回报的话,就是希望看到学生成才、成熟,在知识的高峰越攀越远。积极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步,因为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学生,向老师虚心求教,不仅在学习上使自己受益,还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地缩短老师和自己的距离。(3)不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中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表现形式多样。中学生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内心世界也丰富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健全的价值观有时与老师和家长的价值观不同,往往在学校就会和老师的意见互相矛盾,所以这时会使学生更加讨厌和老师相处,情况恶劣的学生甚至会用逃学来惩罚老师。

2. 教师方面。为避免学生产生对教师适应不良,新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接手新班级时及时了解学生。(2)在短的时间内熟悉班级的状况。(3)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4)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活动。(5)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注重细节问题。

3. 家长方面。如果孩子对于新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去克服困难。首先,家长应该让孩子的抱怨在自己这里停止,面对孩子因为不适应所产生的抱怨,家长在引起注意的同时,不要表现得特别关注。家长对于老师的负面看法会滋长孩子对新老师的厌恶情堵,而且还让他们找到了保护伞,导致孩子理直气壮地去破坏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其次,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新老师的优点,鼓励孩子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使孩子认识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行事风格,应该及早地去适应新教师。

猜你喜欢

表现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