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2018-01-25李涛
李涛
摘要:通过对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主要措施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141-02
1 引言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金沙江中游,位于东经100°53'18”~101°40'30”,北纬25°32'43”~26°23'36”之间。东与元谋县毗邻;南与姚安县、牟定县接壤;西与宾川县、祥云县相连;北与永胜县、华坪县隔江相望。东西宽79.3k㎡,南北长93.5k㎡,全县土地总面积4146k㎡[1]。
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3392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415894万元,占56.7%;农业总产值318034万元,占43.3%。全县粮食总产量142654 t,人均占有粮食504kg,农民人均纯收入7158元[3]。
根据《云南省大姚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二类调查)资料,全县土地面积为402776 k㎡,其中林业用地308208.7k㎡,占总面积的76.52%;有林地覆盖率为46.8%,综合覆盖率为64.55%[2]。
大姚县的退耕还林工程工作自2002年开始,在大姚县委、政府及大姚县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205000亩,其中发展核桃97000亩,花椒58000亩,华山松42000亩,其他經济林8000亩。农村能源建设太阳能6060套,节柴改灶725眼,技术技能培训4405人次,基本口粮田建设7235亩,棚圈改造931㎡,饲料地建设1043亩,累计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8亿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大姚县户均增收1637元,为全县生态建设蓄积了绿色能量,为全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搭建了一个个绿色银行。
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大姚县生态建设、发展林业经济及林产业培植中的重点支柱项目。现在全县基层林业站有63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26人,县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41人。总的来说,这些林业骨干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人才质量整体不优。人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是典型的“皇粮人才”,良莠不齐,能力素质有待培养提高。二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全。人才选拔、培训、考核、激励,保障等体系不全,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三是人才服务群众作用不突出。大部分林业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引导、帮助、带动服务群众意识不好、能力不强,带头和带领作用差。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应建设一支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现对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对策进行如下探讨。
2 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咬定退耕还林工程不放松,牢固树立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全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大姚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要求,以培养退耕还林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重点,着力抓好选拔、教育、考评、激励、使用5个环节,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总量增长、素质优良、能够充分满足大姚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产业人才发展局面。
3 基本原则
3.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切实加强县委、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保护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加快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
3.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从大姚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大姚资源优势,根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工作,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因材施教,适当安排科学合理培养的内容和培养方法,培养切合实际的实用型人才。
4 目标任务
进一步建立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工程“选拔培养、教育培训、考评评价、激励扶持、服务使用”五大培养体系建设,到2017年底,培育150名退耕还林工程专业人才,确保每个乡镇有退耕还林工程技术人员10人以上。
5 主要措施
5.1 选拔优秀苗子,拓宽人才视野
一是细化选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技服人。进一步细化选人标准,制定出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选拔准则,切实严格把好质量关。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须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品行端正等特点,每个乡镇推荐上报10名退耕还林工程人才进行专业培养。
二是建立培养档案。建立和完善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工程数据库,县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林业局将各乡镇推荐上报的120名培养人纳人人才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信息档案,强化跟踪管理。
5.2 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技术能力
一是坚持个人自学。切实引导培养人注重自我学习,坚持自我提高。县林业局积极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对150名培养人每人免费赠送相关的教学教材,鼓励培养人在空闲时间坚持自学,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把退耕还林工程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计划。统筹结合产业、扶贫、新型农民等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举办4期专题培训,积极聘请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传经送宝。
三是注重结合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强化在劳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切实加强与省、州的相关技术单位的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5.3 严格考核程序,客观公正评价
一是成立考评机构。成立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考评领导小组,下设专家考评组,专家考评组成员由分管林业副县长、林业局局长、副局长、4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共计7人组成,专家考评组在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考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人进行考评。
二是明确考评标准。进一步明确细化考评标准,制定出台《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考评办法》,重点分为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制图、作业设计四个大项目,四个大项目的内容每一块下细化具体的评分要点,每个项目考评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分数为50分,每一个项目的考核评分为100分,四个项目总分为400分。
三是严格进行考评。考评工作每年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在年终进行,由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考评领导小组负责出题并组织考试,并将分数记录在《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人信息表》中。对成绩合格通过考评者颁发“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技术人才”证书。
5.4 完善激励扶持,激发人力潜力
一是进行表彰奖励。对在退耕还林工程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县委、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进行表彰奖励,分层次授予荣誉称号,并积极推荐上报上级表彰奖励。
二是關注个人成长。切实关心、关注退耕还林工程人才的进步成长,对取得“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技术人才”证书的产业人才,积极推选、增加福利待遇。
6 保障措施
6.1 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成立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林业局长任副组长,分管林业副局长、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组员的大姚县退耕还林工程人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工作的具体事宜。
6.2 加大资金投入
逐步将退耕还林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发展工作的投入力度。每年积极协调相关经费5万元作为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工作经费,保障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投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丰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人才培养。
6.3 强化宣传引导
每年拿出20000元表彰奖励15名在退耕还林工程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张国林,大姚县林业志[M].楚雄:楚雄报社出版社,1996:1~7.
[2]彭剑波.云南省大姚县“十三五”编限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和数据更新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出版,2015:4—5.
[3]张海燕.大姚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M].楚雄:楚雄报社出版社,201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