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漫画因素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

2018-01-25冯佳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油画漫画因素

冯佳修

摘 要:文章通过简述漫画的表现手法及语言,再结合将漫画因素运用于油画创作中的油画家及其作品,来对近年来国内油画画坛一些作品创作上的漫画化倾向加以简要分析与思考。在分析与思考的同时亦需要辩证地看待漫画元素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双重影响,从而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漫画因素在今后国内油画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漫画因素;中国当代油画

一、漫画的表现手法与语言

漫画是一种以简单夸张的手法来描绘日常生活或时事的绘画艺术形式,多运用夸张、象征、变形、比喻、讽刺等等手法来表现作者的个人情感或对事物的看法。漫画表现手法的灵魂就是夸张,对事物的夸张变形可以更为突出地表现描绘对象的外形特征和内在思想。夸张一直是许多人对漫画作品的第一印象,而这一表现手法在表现力方面相比写实的细致描绘和情景再现的艺术作品显得更加简明和深刻,这使得漫画类题材的艺术作品在视觉上更能得到被时下新媒体影响熏陶的年青一代的思想认同。漫画的语言以讽刺和幽默见长,由此贴近广大受众人群的欣赏水平和观赏需要,在满足作品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同时还能引发观者进一步的感悟与思考。讽刺与幽默也是漫画的重要特征,这也使得漫画在作为艺术作品和娱乐媒介的同时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漫画中可以融入作者对自身、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同样欣赏者也能在观赏的过程中体味作者融入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在欣赏蕴含讽刺与幽默的画面的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享受。

二、漫画因素在油画领域的应用

实际上,在当下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存在漫画因素的油画已经成为了艺术产业和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存在漫画因素的油画以印刷品或装饰品的形式步入寻常百姓家,尤其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而在这个时候油画除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之外还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澳大利亚新锐油画家和漫画家阿什利·伍德在以漫画形式和流行元素绘制油画作品的同时将这些作品编绘成连载漫画出售,并且合作组建了名为3A Toys的玩具品牌,专门将阿什利·伍德油画、漫画作品中的原创人物和机械制作成立体人偶和小型摆件出售,在国际市场获得了不俗的文化影响及销售成绩。而在东方,以日本平面艺术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尤为典型。村上隆以卡通化的造型融入画作和艺术品当中,并且以卡通化的造型在作品中体现日本人身处动漫文化和都市生活的空虚和流行文化符号。而奈良美智的油画、丙烯画作品以漫画式的小女孩或宠物狗入画,在创造独属自己个性的作品的同时利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迎合大众的契机,制作并发售了相关的潮流模型,同样创造了文化和商业价值。

三、国内运用漫画元素的代表性油画家及其作品

在国内,具有漫画特色的油画作品及艺术家的出场亦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以50、60后为代表的青年艺术家,在美术上依然沿袭前苏联的写实美术教育体系,但在他们逐渐登上国内画坛之后,他们的思想看法和行为观念与上一代不同,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開展,在50、60后之后出生,成长在都市生活中的新锐70、80后画家也开始在画作和艺术品之中表现不同的思想认识和精神世界,并且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漫画以其夸张概括的语言形式成为他们使用最为普遍的手法之一。而将这一语言运用于油画作品当中的艺术家也有着他们各自独特的思想观点与人生感悟。

谈起国内的油画作品中带有漫画色彩的油画画家,方力钧打哈欠的光头自画像是他最为人所知的油画作品形象,在忠实描绘自己面貌的同时在造型上更加夸张和概括,在颜色上则多使用橙色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由此使其直观视觉效果相比写实风格的自画像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打哈欠的秃头自画像除了作者的自我解嘲之外,更多的是这个夸张的形象里所蕴含的作者自身的涉世态度与感悟。岳敏君的作品则着重描绘漫画式的讽刺与幽默,当然,主角还是画家自己,但是画家的自画像上的笑容被夸张成漫画一般开怀的大笑,包含着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和对世事嘲笑不恭的讽刺。而在画作题材上,除了自嘲和抒发情感之外还将嘲笑的对象由自己再扩散到各种不同的题材:日常生活、历史、名画等。几乎每样题材中的主要形象都被自嘲的画家“幽默化”,从侧面不仅反映了属于他和他所处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同时还包含了些许作者的沉醉自我的心态。岳敏君在创作油画作品时充分地利用了漫画中的夸张和讽刺、幽默等语言,在准确描绘自身形象的同时也为其作品本身添加了更深的内涵与思考空间。

相比之下,曾梵志的作品,尤其是“面具系列”,在形式上则更加直接和明确。他的油画作品主题多以戴面具的夸张人物为主,戴着面具的人物从直观视觉上来看就有着很多的漫画元素与表现主义色彩,象征着当下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社交的虚伪与掩饰。而相比这个漫画象征意味很强的艺术形象,其作品题材也同样值得人们深思。以曾梵志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为例,图中人物的布局来源于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而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均是“面具系列”中戴着单一表情面具的人们,除了原画中“犹大”位置的面具人佩戴金色的领带,其余的面具人均佩戴红领巾。暂且不说画面之中的其它隐喻,单说作者以一个经典的故事和名作为载体,并且以“金色领带”“红领巾”“面具”等富有漫画象征意味的绘画符号不仅生动说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对改革开放巨变所带来的思想潮流与社会现象加以简要的概括,对自身的理解感悟加以表现。

四、如何正确认识漫画因素对国内当代油画的

双重影响

尽管在当下国内外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开始趋向漫画特色的油画艺术作品,但是除了考虑积极一面的因素,也要辩证地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消极因素与影响。

实际上,虽然以上论述的国内外画家们的作品都有漫画的特征,但并非刻意从漫画之中汲取营养并用漫画的语言来叙述作品,而是在更多层面上受了波普艺术的影响和熏陶。尽管受到了波普艺术和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思想的影响,方力钧、岳敏君等一批在波普进入中国后受到冲击的画家并没有对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作者们照抄照搬,而是在认识到其中可供运用的元素之后(很大程度上类似漫画的各种元素),再将其以适应自己的手法赋予崭新的艺术生命力,以漫画色彩的表现手法和广告式的平面化作为手段来表现思想和看法。

即便是在当下,国内许多省市级乃至全国级展览中,借漫画手法的幌子故弄玄虚从而掩盖自身存在的硬性错误的“画手”大有人在,其怪诞的结构和混乱的颜色等等均被含糊而生硬地解释为所谓的“内涵”,殊不知这样的鱼目混珠之举不仅对自身发展百害而无一益,对当下乃至日后國内的油画创作风气更是后患无穷。实际上无论以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为代表的存在漫画因素的油画如何变形、如何夸张,终究没有偏离绘画性和基础性上的轨道。方力钧和岳敏君的绘画,即便存在漫画因素的夸张,但却仍坚持了古典技法和结构上的严谨。曾梵志、韦嘉等画家即使对作品及其中的形象进行大幅变形和主观处理,但仍未失去视觉上的愉悦、内容上的充实和画面构成上的稳而有序。由此可见,虽然漫画化的油画作品存在夸张变形的画面元素,但这并不能让融入油画作品中的漫画风格成为个别人利用这一观念招摇撞骗瞒天过海的挡箭牌。

五、漫画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启示

存在漫画因素的油画在当下取得各种各样的商业上的成功,由此带来的讨论、争议抑或是批评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在我们今后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漫画因素或多或少地都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第一,可以运用夸张变形的元素入画以便表现主观情感或对事物的看法,但是要注意不能违背结构和颜色上的合理性。在绘制油画作品过程中,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相对写实更能够表现被描绘事物蕴含的内涵和思想,以及更为直观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存在漫画因素的油画丝毫不逊于写实风格的油画作品。

第二,在画中加入讽刺或幽默的因素可以强化作品的现实意义或精神内涵。讽刺和幽默是漫画的灵魂,而这两个重要的漫画因素放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亦能使油画本身的内涵更为直接地以广为人知的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大众性和娱乐性,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欣赏。

第三,在颜色和造型上可以以简明和概括的形式表现,但同样要注意结构和颜色上的合理。以寥寥数笔、平面化的造型简单而不失形象地描绘作品,不仅有利于对造型的准确理解,同时还赋予画面独特的视觉效果,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

[1]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方力钧.中国油画家全集·方力钧卷[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油画漫画因素
油画去哪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