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川内高校美术教学的路径和策略
2018-01-25焦海龙王志
焦海龙 王志
摘 要:将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大学艺术教育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四川地区由于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性特征,造就了丰富又具典型性的地域性美术资源,但川内各大高校对于四川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基本上没有深入有效的引入、转化与实施的路径与策略。文章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将四川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川内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地域美术资源;高校教学;路径;策略
一、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十三五”国家文化改革方案纲要以及文化部“十三五”期间的文化发展改革方案明确表示:坚持“坚持两个方向”和“双百”的原则,同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优秀作品的创作和制作为文艺作品的中心环节,努力创造传播更多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体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教育部也在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有必要适应当地创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探索简单、有效、独特、实用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国家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为当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指引,所以抓住机遇,把握要求,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引入地域性美术资源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就显示出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高校美术教学课程资源研究及实施现状
高校各艺术类专业尤其是美术专业历来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这是其专业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与认识上的局限,研究得不够深入(比如引入地域性美术资源的经费、外出教学的安全等各种因素),以至于各高校对于地域性美术资源未给予足够重视。以国内关于地域性美术资源的相关研究为例,知网中2012-2017年五年当中仅有31篇相关的论文,在 CSCI期刊上发表的有6篇。当然近年来开设地域美术资源相关课程的高校虽有所增加,但总体数量上仍非常少。所以,对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美术课程资源展开研究进而与教学有机结合亟待开展。
三、四川地域美术资源及利用现状
四川地区因拥有独特并且丰富的地域性特征而形成诸多不同风貌和人文的地域性美术资源。四川既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从平原到丘陵、从草甸到雪山,如九寨沟、新都桥;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体现道家文化的青城山、佛教文化的峨眉山、客家文化的洛带古镇、藏族文化的甘堡藏寨等。可以说其丰富的地域性美术资源是創作美术作品时追求不同艺术风格和面貌的重要题材基础和文化宝库。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重视,高等院校对于四川地域性美术资源也逐步地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和有益尝试。在这两年川内各高校的毕业作品展上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的文创周、西博会上展示的产品创意设计大多是涉及四川文化旅游的各种文创产品,而且政府还设立各种奖项,对其中的佼佼者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奖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政府到高校对地域资源的关注与挖掘的导向是很明确的,但总体来说川内高校对于美术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有局限性的(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写生创作,产品中所涉及的美术资源也只是简单移植符号图案等)。总体来说将文化底蕴深厚、富有特色的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美术课程及教学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没有有效的引入、转化与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四、四川地域美术资源引入四川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作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都清楚高校美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点:“几乎所有改革都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心。课程资源的内涵极为丰富,也是艺术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在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丰富,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各地美术资源的田野调查应首先开展,随时开展。
我们要合理地理解教材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以教材为重点是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实施方式,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亦围绕教材展开。虽然所有高校都结合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及其实施计划,但仍不能脱开教材核心的教学实施方式。所以要实现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引入,需要在教学理念上由以教材为核心转变为以课程资源为核心的美术课程教育教学。结合这一概念的特点,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课程内容统一性的问题,从而更广泛发掘和结合地域性美术资源,合理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将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的课堂需要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将其转化为可实施的、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地域美术资源往往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而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简单地将其样式或表现形式引入高校美术教学不单会流于表面,甚至会与地域美术资源原本的文化语境和内涵产生极大程度的偏离,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羌绣在羌族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是羌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没有深入了解羌族地域文化,没有实地考察羌绣之前贸然将其引入高校美术课堂,可能会使学生对羌绣的了解或流于表面,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照搬羌绣的色彩、图案等而失去借鉴创新的意识,那么这样的课堂不但不能实现原来的教学目标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所以,将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的课堂需要教师较为广泛深入地了解此种艺术形式,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合理制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并精心设计并不断完善这些目标。合理进行教学评价,才能有效地将地域性美术资源进行转化,融入高校美术课堂。
合理综合利用各种地域美术资源,引入大学美术课程教学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众所周知,美术课程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形式丰富,性质各异。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以及当前社会新时代的信息资源形式逐渐凸显其重要性。而要想将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有极大可能需要多样的其他性质、类型、学科的课程资源支撑。将地域美术资源引入大学课程,需要合理利用各种艺术课程资源或相关课程资源,并且为其发展做强有力支撑。
高校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要根据其具体特点和各学校的具体实际展开引入地域性美术资源。当下,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逐步实施,中小学的美术课堂由于其灵活性,对于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而高校美术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面向,一直以来对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引入有其先天的不足。在艺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川内高校迎来极好的发展机遇。各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美术教育本身的特点,立足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其他具体实际开展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引入,寻求灵活多样的机制与政策支撑,发展出自身特色而非标准化的模式。
比如高校山水画教学中,长久以来以临摹、写生、创作为教学的主线展开,对于教学的特点和地域特色考虑并不多,假如在写生教学当中融合当地地域性的自然风光资源,势必对学生的创作和风格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成都高校在山水画教学实践阶段,把实践过程放在都江堰青城山等地,不但可以深挖四川特有的山水风貌,同时对四川的文化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因距离较近,教学实践和研究非常便捷。而非像有些学校舍近求远去外省或更远的地方进行写生教学,最后导致时间紧,又不能深入感受和调研,以致只能描摹些皮毛,教学效果差。
多样化地为地域性美术资源相关课程寻找实施出口,并合理设置相关评价标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可以看出,将区域艺术资源与艺术课程资源相结合的艺术课程的实施是有一定困難的。要将其更加广泛地推广,发挥其更大的价值,那么就需要为其寻找较好的实施出口。首先,地域性美术资源的应用可以融合到许多课程中去,实实在在地服务于美术教学。例如将四川博物馆美术资源与产品专业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这样的课程结合,指导学生将典型文物中的图形和造型与生活产品进行组合再造,同时也可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法来表现其造型。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创作意图和思路,形成各具特色而又立足本地文化内涵的作品。其次,利用地域性美术资源推进面向各种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例如一些公共美育课程可选择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对地域美学、文化历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他们在相关跨学科领域的关注和实践。再次,利用地域美术资源成立多种特色工作室。如聘请校外非遗专家组建各类实践工作室,指导学生利用地域性美术资源进行创作和实践。这对帮助学生使用和探索地域美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地域性美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引入具有重要的积极和实践价值。但目前的情况来看川内高校将文化底蕴深厚、富有特色的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美术课程及教学其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没有有效的引入、转化与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所以,想要将四川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川内高校美术课程教学,首先应开展针对各地美术资源的田野调查。其次,教学理念上应由教材为核心转变为以课程资源为核心开展美术课程教育教学,广泛发掘地域性资源,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还需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将地域性美术资源引入高校的课堂需要,转化为可实施的、具备高度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寻求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支撑,立足各高校实际情况,针对高校美术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多样化地为地域性美术资源相关课程寻找实施出口并合理的设置相关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利用好四川丰厚的地域美术资源,为四川高校的教学与发展拓展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