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2018-01-25赵曙光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随想录巴金教育

摘要:《随想录》是“巴金暮年的伟大完成”,[1]是“文革”后巴金对于过去遭遇的反思,并在个人的基础上对一些社会现象展开的评论,其中有怀人、有自省、谈探索、谈原罪等。《随想录》的核心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通过他的外孙女端端,巴金也呈现出了作为一个“良心作家”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随想录》;教育;巴金

绪论

约在1978年10月,香港《大公报》编辑盘际炯找到巴金约稿,由于刚刚经历过“文革”,巴金想把自己过去十年的遭遇诉诸纸笔,便欣然接受。有人说《随想录》是“当代散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继鲁迅以来,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2]因为这本书,巴金被看作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民主化进程中的一面镜子。冯骥才说:“由《家》到《随想录》,他一直是社会良心的象征。”“这种良心是忠于生活和忠于文学的”。[3]而且我们在感叹巴金“说真话”的同时,不难看出作者在写作《随想录》的时候“先从解剖自己入手,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自觉地与民族共同承担痛苦,与民族共忏悔。”[4]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巴金在《随想录》中对于现代教育的一些观点主要是通过三篇关于外孙女端端的文章体现的。在写第一篇《小端端》的时候,她才七岁半,但是说话已经常带“大人腔”,由于功课负担重,她成了家里“最忙、最辛苦的人”,然而就算这样,还是因为“头脑迟钝”、成绩不好被爸妈训斥。这让巴金反驳起来:“儿童嘛,应当让她有时间活动活动,多跑跑,多笑笑,多动动脑筋。整天坐着看书写字,就不像小孩了。”(《再说端端》)①况且这种教育教导出来的小孩并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而“使我感到痛苦的是看见孩子们失去他们的童年。”(《致李楚材·再思录》)②可见巴金关注的并不是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成功,而是是否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二、教育需要持之以恒、同心协力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改革教育,人人有份,它不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多考虑,多议论,多征求意见,一切认真对待。总之,千万不要忘记认真二字。”(《再说端端》)认真是成功的阶梯,合作是成功的垫脚石,学生、家长、老师、社会都应该携起手来。首先,“让孩子们习惯用自己的脑筋思考,父母可以树立榜样,老师也可以树立榜样,主要是以身作则。不论是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二者都有责任教孩子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同人们友好相处。在这个基石上建筑起来的知识的大厦才是牢固的。”(《致李楚材·再思录》)其次,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好像懂得什么是‘立国之本。可是刚刚承认教育是‘立国之本以后,就听见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钱。好像人没有钱,就可以在‘本上少花几文,反正孩子是未来,我是现在,只要自己过得舒服,未来自有别人负责,目光短浅的人常有这种想法。”(《致李楚材·再思录》)可见巴金强烈反对社会不愿在未成年人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三、教育在于引导和启发

我们知道一味的灌输并不是教育的好办法,好像“我替你思考,只要你听话,照我说的办”,就能把你培养成才。但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些填进去的东西总不会在我的脑子里起作用,因为我是人,不是鸭子。”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丝毫不会起任何作用。“为孩子着想,培养他们最好是‘引导,‘启发,使他们信服,让他们善于开动脑筋,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学生,肯动脑筋的孩子总比不动脑筋的好。不论是人,不论是社会,都不可能照一个模式世世代代不变地传下去。我们常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是希望,是未来,就得跟‘填鸭式教育决裂。未来绝不会跟过去和现在一模一样。”(《再说端端》)老師的责任应该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解除学生的疑惑,至于徒弟能否吸收,全靠个人造化。“教育,甚至是儿童教育也绝不是:我替你思考,你只消吞下去,牢记住!”(《三说端端》)孩子们要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思想有它自己的路,而且总是顺着思路缓缓前进,只有多用自己脑子思考的人才有真正的是非,才有认真的探索和追求。

结语

《随想录》是巴金对“十年文革”一系列反思的总结。巴金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如此高龄且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写出这样一部大书,着实令人钦佩。“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唯有包含了反思与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撞击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的共鸣;才能用文学之光照亮人类思想的前行之路,而反思与责任也是未来作家们必须牢记的准则。”③在本文中巴金不仅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有深刻的体会,而且还论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包括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以及最重要的怎样“做一个好人”,对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但愿巴金最后的理想能够实现,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嘴都有面包,每颗心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得到发展”[5]的社会。巴金能有这样的胸怀,也算是“虽九死其犹未悔”了!

注释:

①本文凡出自《随想录》的引文,均在文中标注篇名,不另详。所用《随想录(1-5集)》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②本文凡出自《再思录》的引文,均在文中标注篇名及页码,不另详。所用《随想录(增补本)》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③张贤亮.2009年艺术人生栏目“影响中国”讲话,2009-9-30.

参考文献:

[1]李存光.我心中的巴金[M].北京:文学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2]刘再复.里程碑式的作品[J].北京:文艺报[N],1986,36(13).

[3]冯骥才.文坛的节日[J].北京:人民日报[N],2003-11-25(14).

[4]刘再复.作家的良知责任和文学中的忏悔意识——评巴金的《随想录》[M].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第174页.

[5]徐开垒.巴金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

作者简介:赵曙光(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德治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想录巴金教育
海上日出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探源
小巴金“认错”
雕塑随想录
巴金的晚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