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田石雕创作之“构思”的一点心得
2018-01-25董仁庆
董仁庆
摘要:我本人一直从事青田石雕刻创作,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苦涩又真诚的诗句,传递着对创作的尊敬,对追求完美的顶礼。人们在看到一件精美的雕刻作品时,经常会感慨它的创意之美、雕工之精以及它向我们所传达的精神和内涵。欣赏一件石雕作品更像欣赏一幅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立体画卷,而其上又凝结着雕刻师太多的心血,从选料、构思到最后的琢磨、抛光稍不留神就会有损坏的风险。其中构思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在文中进行浅要阐述。
关键词:青田石雕;创意;写实;抽象;俏色
中国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浓郁的传统色彩,石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人民聪明才智和劳动心血的凝结,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蕴涵民族深层的文化底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来自大众的艺术与民众呼吸相通的艺术才最具有生命力,因此中国石雕艺术形象历经千载,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辉煌灿烂,光彩夺目。千百年来,伴随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流传至今。它表现了民间工艺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人文价值。一旦脱离它,就失去了韵味,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众所周知,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在没有具体的表达以前仅仅是一种存在于脑海中的意念或者是一种想像。也就是说创作者在作品的实际制作之前,心中已经看到了某种意象,其再根据这些意象进行整理,综合成为理想的具体形式,这便是创作的第一步称之为构思。而青田石雕创作的构思,就是创作者根据石料的形状、颜色、纹理来顺应石料的特点进行选题和具体的构图。创作过程中要考虑石料的不同特点而来完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俏色”。
青田石雕创作的构思灵感来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体会以及对石料的形状、颜色、纹理刹那间的共鸣。一块自然的石料往往就是一件极美的作品。能给我们很多美的联想。每一块石料不管好坏,都有它特有的特点和性格,善待每一块石料往往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石料颜色较为复杂或者有大块较硬钉时的情况,这时就需靠经验及对石料的认识,说不定就能变废为宝;对不适宜雕刻的色块及硬钉加以利用,使所描述的主题更加生动更有韵味,而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所以一件成功的作品除了雕刻技艺及造型以外,作品的构思实不容忽视。一件极佳的作品绝非单靠技艺就能臻于佳境。配合好了石料的特点和性格,才能创作出“趣味横生”的杰作来。因此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否,构思就显的尤为重要,有时候这种思考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比雕刻阶段更为长久艰苦。可谓是“挖空心思”。
青田石雕创作中可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写实的作品是由对整体特征形象锐利的观察和正确的理解,再加以模仿制作,以求唯妙唯肖;表现出自然的美人工的巧。.抽象的作品就是在对主体的形状特征及隐于里面的精神加以概括、升华,而能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似是而非”却又一目了然。一件好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表面技巧,而在于其内涵;以达人与自然的融合,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此乃艺之最高境界!这也是吾辈之所求。
当然写实不是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抽象也不能任意而为 ,天马行空。创作出好作品只有不断提高个人文化藝术修养、吸收兄弟艺术的营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才能越过技巧的处理层面,而达到情感的宣释及心灵的畅想。过去甚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石雕艺术品称为“产品”而不叫“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创作上没有融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只是在机械地复制加工。石头的艺术特色非常明显,其颜色绚丽多彩,纹理变幻无穷,这些原石,如果合理运用“俏色”雕刻,其综合性与逼真性便是最大的特色。因为“俏色”工艺既能结合原石的特有色泽,又能表现出生动传神的雕琢形体,因而具有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任何一件作品都不是把固有的东西搬到石头上,而是通过仔细观察原石的特点、外形、色彩后认真地分析,看它适合做什么,既保留了石头的完整性,又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才能给人以独到的审美享受。这样的创作要求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高的雕刻技艺。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就没有对作品认识、理解的深度;没有高超的雕刻技艺,则不能把作品形象的表现出来。
时代沧桑变换和美好生活的今天,人们的观念转化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与对石雕认识和要求在根本上发生着质的变化,不再是丰衣足食的概念,往真正意义的石雕文化迈进,追求新思想,文化素养,内涵丰富、有品位、有意境、综合性艺术理念的作品,这就给我们这些石雕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今兼容的理念,不但要掌握现代社会发展潮流,新思想,与时俱进,广泛的爱好,吸取各家艺术的理念精华,博学多才,视野开阔,独到的美学观点,更要掌握传统的精髓,学习古典文化,做到博古通今,作品既有古韵,又有时代气息的活力,,用传统的题材,换上现代手法去做,既有传统的朴实无华又有浓郁的时代浪漫气息。但是万变不离传统,石雕艺人除了有上述才能,还要有一颗炙热的心,热爱生活,拥抱大自然,才能创作好的作品,艺术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件好的作品,能使人看了心旷神怡,精神激昂,一件让人看了心情烦躁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好的作品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德,要有高度理智和统一完美结合的产物,艺术的最高标准不但新,更要好。作为一个雕刻的匠人,我一直认为艺术创作不是浅尝辄止,它需要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需要民族化和现代化的融合,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作为雕刻家,我们要充分发挥石雕最大的文化功能,让它的光芒永远与中国文明的进程相辉映。
参考文献:
[1]陈华.关中传统民居石雕艺术的审美阐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01):164-166.
[2]马运灿. “石为心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