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思考

2018-01-25李及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思考

李及

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加之国家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提升,为养老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但是,在实际养老机构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提升社会工作质量来解决。本文将对我国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思考

引言:

随着我国养老问题逐渐突出,国家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积极健全相关养老保障体系,但是在养老机构与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将需要将专业社会工作者融入到养老事业当中,提升社会工作在养老方面的水平,使社会组织为养老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一、我国养老机构中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程度不足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部分老人虽然参与过专业社工组织活动,甚至还接受过社工的个案辅导,但是认为这些辅导活动属于一般服务,没有对社工身份形成正确的认识,对于社工的相关工作也知之甚少。另外,在其他相关工作者看来,社工工作单纯的就是陪老年人聊天,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对于工作本身的内容不甚了解,因此难以在真正意义上为老年人提供帮助。

(二)社工数量较少

专业的社会工作需要拥有一个健全的团队来完成,通常由中级社工、助理社工以及督导个构成,在工作中,三者之间紧密配合,共同为老年人而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社工数量短缺的现象,通常为几个社工服务上百个老人,难以有空闲时间对机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也无法对社工服务进行监测和评估,这将对服务质量和效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人才流失

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在社会工作行业中工资待遇较差,这将使得大量社工人才外流,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面对此种现状通常会选择与自身不匹配的工作。同时,社会中的社工领域又面临着较大的人才空缺问题,一方面养老机构需要大量的社工人员来提升服务,但是又无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了社工相关人才,但却由于难以找到与自身相符合的工作来实现价值,实现社工工作陷入了困境当中,没有实现良性循环[1]。

二、促进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发展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时期,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成为民生工作的首要问题之一。目前,养老机构中仍然存在着认识程度低、社工数量短缺、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严重的阻碍着社工行业的发展,對此本文提出以下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

(一)加强对社工的宣传力度

在社工的工作中,只有获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才能够使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养老机构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养老机构作为一个平台为社工服务提供保障,因此社工人员不但需要得到老年人的认可,还需要获得养老机构的支持。只有得到全面的认可和配合,才能够使社工人员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否则工作将难以顺利高效的开展。要想使社工工作得以良好的实施,为政府有效的解决养老问题,则需要加强对社工的宣传力度,发动主流媒体的力量,使更多的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并且理解社工,社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使老年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接受的社工服务。另外,养老机构也应定期组织社工进行培训,使其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以及存在意义具有正确的理解,提升社工服务水平,使养老机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加强政府的扶持作用

养老机构若想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加强对专业社工服务的投入力度,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存在的社工服务投资问题,明确投资主体,使养老机构能够得到健康良性的运转。一方面,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专业社会加入到养老机构当中,并且为其提供适当的待遇补贴,使专业人才愿意留在养老机构中发挥自身加之,进而使整体社工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社会应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使社工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社工在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主体应不单纯的借助政府力量,还应将社会、公益金、慈善等多方面力量发动起来。由于在养老机构中的盈利性较小,要想实现其投入与产出处于均衡状态,则需要将社会中各种闲置资源结合起来,并且投入到支持社工在养老机构的发展当中。

(三)加强社工与网络的结合

在养老机构中,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社工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为其提供平台,使其能够实现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互动与交流,进而获得更多的服务经验。同时,社工工作也应加强对网络的结合,方便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与工作者利用网络对社工工作进行交流和学习,使更多的社工能够加入到养老机构当中,与老年人之间搭建起桥梁,这样既能够缓解老人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误解,而且还能够使管理者更加方便深入的了解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制定相关的机构和政策,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当社工投身于养老机构之后,应立足于现状,在工作中帮助更多的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采用个案、小组等方式使老年人能够充分感受到社工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进而使社工能够得到老年人的认可,在机构中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2]。

此外,社工还可以根据机构的特征,以专业的立场为机构提出发展建议,帮助机构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依靠社工的力量充分发挥出内部资源的优势,建立老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使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加良好贴心的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轻松自在的享受老年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能够为社会解决养老难等问题,能够有效的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和寂寞,满足其井深需求,丰富其老年生活,社工的融入将为老年机构注入新鲜血液。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社工人员的福利和待遇,加强对社工的宣传,并且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工作者之间、老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使社工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晓婕.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2]刘松丽.社会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供给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思考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