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探讨

2018-01-25刘琨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教学

刘琨

摘要: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能,从小教育、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种途径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取得灵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凭空的幻想,而是有理有据、有一定科学性的思维的合理发散。想象力的发挥是需要一定的空间和环境的,而创设恰当的情境就是营造这种空间环境的最佳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实践情境等,让学生融入情境,然后大胆表达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生活细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漂亮的童话城堡》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童话故事深受学生喜爱,每名小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童话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一个梦幻般的童话情境。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配上一段动画片中的歌曲,如《花仙子之歌》《蓝精灵》等,营造出一种童话世界的氛围。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童话世界。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参观童话城堡”学生兴趣盎然,教师便接着引导:“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们心目中的童话城堡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的外形、构造、色彩与我们现在居住的高楼大厦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画出你们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堡。”这时,学生便会结合自己听过的故事、看过的动画片或游乐场游玩的经历展开联想,并画出各自的城堡。在这样轻松的情境下,学生的想象空间会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二、问题引导,培养想象

合理设计问题,促进學生联想,同时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教材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笔的世界》一课中,要求学生为需要的人设计一款实用美观的笔。教师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调动学生参与想象的兴趣,巧妙的设计多个问题,一环套一环,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激发出想象的潜能。“想一想,你在平时使用笔的时候 遇到过什么问题?”学生:“笔芯会漏水;笔水不够,书写时间不够长;笔写完字不容易干,会蹭到手上;笔头很怕摔,摔后容易写不出字。 ……”教师:“你认为怎样的设计可以让你的笔减少这样的问题出现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投入到想象中,并且能够形象生动地描述笔的各部分结构的巧妙设计,在丰富的想象力下,学生就能更好的绘画出事物的不同形态。再如展示草丛中丰富多彩的鸟儿、昆虫等绘画课上,通过欣赏表现春天的欢快的乐曲,通过播放放幻灯展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木、动物,学生逐个认识,并能说出每种花草树木及动物的名字、颜色、形状等。当然,草丛中有许多种花草树木及动物是幻灯片里没有的,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们的形状怎样的?通过恰当的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各自独立的说说画画,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三、注重观察,引导想象

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没有观察力就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本源,激发学生对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依靠课堂教学,而是要在生活中让各种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事物来触发和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可经常带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如:《画自己》一课中,在学生中找小模特,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小模特的特征,并用所熟悉的形状概括各个部位。另外,经常带领学生在自己的身边玩儿找形状的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还有春天的树会变绿、发芽、长出树叶,而秋天的树叶会变黄、枯萎;早晨的太阳会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而旁晚的日落,则是黄黄的;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就会发现其特点,从而使幼小的心灵得到共鸣,使杂乱无章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梳理,最终培养出自己的想象力。

四、作品欣赏,启发想象

在欣赏名家名作中,可以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教师在美术课上,让学生欣赏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名人作品,在学生认真观察的时候,还要给学生讲解这些作品的绘画技巧、特色,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的经历等等。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作品《冬日戏婴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幅佳作并充分展开想象。画面是一对小姐弟在庭院中逗一只小猫玩耍的情景。教师先不对此画作任何评讲,而是让学生欣赏、观察,尽情想象画中可能出现的情节。这时学生便会展开联想,有的学生说:这对小姐弟一人拿着彩旗,一人拿着孔雀羽毛正在院子里面玩,突然跑来一只野猫,姐弟俩乐坏了,野猫也被吓呆了。还有学生说:这只小猫是庭院主人养的,每天小姐弟都争抢着和它玩耍,今天姐弟俩又在拿着玩具比赛,看小猫会选择和谁一起玩。通过大胆想象,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他们对美术课堂也更加感兴趣。

五、注重评价,升华想象

学生学习绘画的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与评价美。在课堂上,时常有学生和教师对某一问题进行争论,这些学生特别有自己的想法,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课堂最后的作业展示,要让学生先自评,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互评,说说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再说说不足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最后教师给出客观的评价,可以从构思、表现方式、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也要让学生明白不足之处及如何改进。利用评价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结语:

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培养的学生审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等都有不可言说的益处。美术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跳出来,勇于打破常规,带领学生攀上想象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牛延青.小学美术想象画课堂激趣探索[J].快乐阅读,2012(18):8-8.

[2]刘晓丽.浅谈小学美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想象力教学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