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教育功能的界定、类型划分及实现路径
2018-01-25白新睿
白新睿
摘 要: 社区教育功能是社区教育活动和社区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作用对象看,社区教育功能可以细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方向来看,社区教育功能可以细分为正向社区教育功能和负向社区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社区教育功能又可细分为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通常而言,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历经形成和释放两个阶段,现实中社区教育功能之实现需要遵循整合、特色、实效原则。此外,欲顺利、充分实现社区教育功能,我们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健全社区教育设施。
关键词: 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功能 功能类型 功能实现
社区教育功能是社区教育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它主要用来回答“社区教育的作用”等问题。关注与思考社区教育功能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在理论上如何认识和定位社区教育功能,而且间接关系到我们在实践中如何改进和优化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功能问题亟待重视与探讨。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社区教育功能问题展开探讨,在简要介绍社区教育功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视角着重探讨社区教育的功能类型,并进一步就社区教育功能实现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社区教育功能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
一、何谓社区教育功能?
言及社区教育功能内涵,我们有必要先从功能这一更上位的概念入手。功能是一个多学科研究范畴。在哲学上,我们常将功能视为事物结构所决定的事物特性及能力;在社会学上,我们将功能视为某一实践活动或社会系统所释放出来的功效。综上哲学和社会学关于功能一词的概念界定,我们不难发现所谓功能即拥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其内部和外部互动联系中所形成和释放的作用。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作用具有双重指向,一是该实践活动或社会系统内部所拥有的作用及能力,主要由事物的内在结构所决定;二是在更大的系统中表现出的作用和能力,这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在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由该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
澄明了功能,接下来具体到社区教育功能。鉴于功能的内涵、外延,在此我们不妨将社区教育功能界定为社区教育活动和社区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诸种影响和作用。这一概念界定将社区教育既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视为一个相对复杂开放的系统。而社区教育功能则是社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出的对社会发展的诸种影响和作用。具体来说,社区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整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区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而教育结构的运作结果则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此外,人是社会属性的人,这些接受社区教育的人参与到社会中又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这又表现为社区教育的衍生功能。
二、社区教育功能都有哪些类型?
上面我们主要探讨了社区教育功能的内涵、外延,明确了社区教育功能是什么,接下来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社区教育都有哪些功能,即社区教育功能的类型问题。对于社区教育功能类型问题,基于不同维度审视会有不同的审视结果。
1.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社区教育的作用对象来看,社区教育功能主要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关于这点,其实在上面社区教育功能内涵界定时我们多少也涉及了部分。社区教育首先作用于社区内所有人,对这些人产生教育影响和作用,这就是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这些接受社区教育的人又需要融入社会中,在社会这个大系统释放自己的能量,从而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于是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就产生了。鉴于社区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内涵特征和相互联系,我们通常将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视为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并将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视为社区教育的衍生功能。道理很简单,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社区教育的本体所在,而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社区教育本体功能形成、释放所衍生出来的。关于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我们要辩证来看:第一,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是社区教育衍生功能的前提和基础,社区教育衍生功能需要离不开社区教育本体功能,离开了本体功能,衍生功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社区教育的衍生功能虽然发轫于社区教育本体功能,是由社区教育本体功能影响和决定的,但二者的影响和决定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也就是说,社区教育的衍生功能同样能对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产生影响和制约。
2.社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我们通常只将其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一维度范畴,有意无意忽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另一维度——正负维度。关于正负维度,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论理论社会学》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功能系指可见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意向。”[1]也就是说,功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功能具有很大的客观性,而价值则具有主观性,它是人对其的应然期许、好的期待,而功能则是实然结果。具体到社区教育价值和社区教育功能来说,社区教育价值是人们对社区教育影响和作用的良善期望,是一种好的结果;而社区教育功能则是“应该干什么”,社区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它是一种实然结果,是客观存在。总而言之,社区教育功能是矢量,具有方向性。基于此,我們可以将社区教育功能具体细分为正向社区教育功能和负向社区教育功能。所谓正向社区教育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社区教育影响和作用,而负向社区教育功能则是那些有碍于、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社区教育影响和作用。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关于社区教育功能的正负问题,我们对此关注与辨别,一方面是想向人们指出社区教育功能不同于社区教育价值,它是有正负之分的,既有好的社区教育影响和作用,又有不好的社区教育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虽然社区教育功能有正负之分,但通常来说,正向社区教育功能是常见的、常态的,负向社区教育功能虽然存在却非常态、主流。此外,负向社区教育功能通常具有非期望性、隐蔽性和可消除性等。endprint
3.社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之类型,上面我们主要从作用对象、作用方向这两个维度介绍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及正向社区教育功能和负向社区教育功能。实际上,除了上述这两个维度及四种社区教育功能外,我们还可以基于作用的呈现形式将社区教育功能进一步细分为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实际上,显隐性这一维度也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关于功能的一大贡献。在默顿看来,功能除了具有方向性外,还具有显隐性。所谓的显隐性主要是着眼功能与预期这一对范畴来说的,倘若功能符合预期,那么这就是显性功能;倘若功能不符合,甚至悖逆预期的话,那么它就是隐性功能。具体到社区教育功能来说,所谓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那些符合预期的,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则是那些不符合预期的。严格来说,所谓显性社区教育功能是指依照社区教育目的、职能及价值,社区教育在实际运作中形成、释放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则是那些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在此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将社区教育功能细分为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这主要是从学术研究视角和归属考虑的,即为了更清晰地辨明、透视社区教育功能。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尽管从作用的呈现形式这一维度可以将社区教育功能具体细分为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但现实中所谓的显性社区教育功能和隐性社区教育功能却不是截然二分的,它们之间是内在关联的,且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譬如一旦隐性社区教育功能为人们所重视与关切,且被有意识地开发、挖掘,那么隐性社区教育功能是完全可以转化为显性社区教育功能的。同样,倘若显性社区教育功能一旦被遮蔽、悬置,那么久而久之是有可能沦为隐性社区教育功能的。
三、社区教育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社区教育功能之于社区教育极其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努力开发、利用社区教育功能。那么,社区教育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对此,我们不妨从社区教育功能之形成与释放及实现原则与条件予以阐释。
1.社区教育功能之形成与释放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我们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细分,不过现实中我们最常用的社区教育功能类型还是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在涉及社区教育功能实现这一问题上,我们还是按照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一类型予以阐述。关于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社区教育是通过培养人实现其个体功能的,而培养的人进入社会,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继而衍生出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将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细分为形成和释放两个过程,其中前者主要关涉社区教育的本体功能,后者主要关涉社区教育的衍生功能。具体来说,社区教育功能的形成是发生在社区教育过程之中的,大历经社区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社区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及社区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从社会需求及人才发展的内化固化再到社区教育结果的产生,可以说一个相对简易的社区教育功能关系就已经形成了,但要注意的是,社区教育结果除了直接发生影响、作用外,更多的则是以凝固形式储存起来的,具体表现为人才和相关的文化产品等。当这些人才和文化产品流动、卷入社会中,社区教育的功能就自然延伸释放了。
2.社区教育功能实现之原则与条件
关于社区教育功能实现之原则,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在《社区教育》一书中曾专门探讨过,在侯怀银教授看来,现实中社区教育功能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整合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及实效性原则。具体来说,首先,“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和社会各个子系统都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实现社区教育的社会功能,就必须整合社会的资源”[2]。其次,“社区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特色”[3]。因此,在实现社区教育功能方面我们要走一条特色道路,以特色打造、特色彰显实现社区教育之功能。此外,与普通学校教育不同的是,社区教育的个体功能最重要的是个体谋生和享用,具有功利化特点。因此,社区成员倘若不能从社区教育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谋生、享用价值,则其参加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因此社区教育必须注重实效”[4]。现实中,我们要想顺利有效实现社区教育功能,除了遵循上述整合、特色、实效原则外,还要注重营造适合社区教育功能实现的条件。关于社区教育功能实现之条件,要的是政府部门的支持,因为社区教育是为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事业,既然社区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那么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理应、也必须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少了政府部门的支持,社区教育的正常运转都成问题,更遑论社区教育功能之实现。此外,社区教育功能之实现还需要完备的社区教育设施做支撑。“丰富完善的社区教育设施是社区教育互動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5]。因此,要想顺利、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做好后勤保障服务,而完备的社区教育设施则是后勤保障服务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默顿,著.何兴凡,译.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04.
[2][3][4][5]侯怀银.社区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6,77,78,75.
资助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美国一流大学智库研究”(编号:BIA160099)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