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改进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

2018-01-25乔祖琴

文教资料 2017年28期
关键词:企业需求大学生就业

乔祖琴

摘 要: 为了解企业对材料类大学生人才需求情况,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通过对无锡新区及周边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当前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培养面向企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材料专业 企业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与人力资源的迅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就业压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再创历史最高。我国材料工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具备大量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市场。而新材料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主要标志。根据材料人网发起的2015届材料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调查显示,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人数接近六成(58.2%),读研比例接近三成(28.7%)。本课题对无锡新区及周边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以此作为在校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前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依据与支撑,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企业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无锡地区学生就业单位7家,周边相关企业6家,共13个企事业单位。调查采取实地走访的方式,通过访谈和部分问卷共同完成。

(一)企业规模较平均,但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员工比例较小。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员工数平均,100人以下的企业所占比例为46%,100人以上的企业比例为54%(见图1)。

在谈及为何本科及本科以上员工比例较小时(见图2),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员工担当的是科研、产品检验及管理人员的角色。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的人力资源需求则是有一技之长的大专生等,而非相对而言各方面素质较平均的本科生。多家企业均谈到,企业非常重视研发和自主开发,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需求逐年扩大,中小型企业很难找到优秀的高层次材料专业人才。

(二)企业招聘渠道多元化,能力比专业更重要。

从招聘方式看,如今企业招聘的渠道较多元化,人才交流会应该是无锡新区企业较为重视的人才招聘渠道。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招聘是企业现在普遍采取的方式,但目前材料企业直接进入校园,以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直接与大学生沟通的情况尚不多见,材料专业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日趋明显。

在就业方向与专业不匹配如何处理的问题上,企业给出了答案。没有一家企业给出“专业比能力重要”的回答。由此可见,专业不再是就业竞争的支配性优势,同样求职者可以选择非对口专业的工作,但要注意的是,得具备足够的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

(三)企业招收应届本科生较少,工作经验占主导。

从近三年企业对应届本科生的需求量看,企业的需求量不是很大,50人以下占70%(見图5)。在我们调查时企业谈及需求量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应届本科生缺乏工作经验(见图6),正如在问及材料类应届毕业生求职面临的最大问题时,12家企业选择工作经验不足。企业纷纷表示材料类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多数将担当检测、管理等工作,如果能有相关方面的工作经验,那将会很快融入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工作岗位有限,人才竞争激烈:在谈及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在企业中担当的工作类别时,企业表示若非处于不断扩大业务的阶段,几乎不会聘用更多的本科生。无疑,应届本科生要获得一份好工作,首先得在大学四年中利用课余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做好一切充足的准备以迎接新的挑战。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谈及企业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何意见或建议时,多家企业表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美劳,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为学生争取一定的机会进入企业实践。有外企表示,如果一个大学生要在外企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必定要有极强的外语能力,学校要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帮助。另外一些企业表示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机会锻炼独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企业认为学校应该认识到比教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二、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需求缺口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目前,我国材料领域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领域技能以上人才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不到17%,人才资源总量与领域发展地位不符。江苏作为新材料制造大省,也是新材料需求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对无锡地区的调查显示,企业对材料专业本科生需求量较低,造成材料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困难;同时,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不对称的情况,高校缺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材料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目标,已成为制约材料领域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材料领域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人才供应结构与人才需求失配。高校面向企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相对薄弱,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尤其是企业一线人才更为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材料产业化进程。无锡市在新材料领域产品层次偏低,面向高端市场的产品规模不大,不能满足高端制造业的需求,电子信息产业中材料本土配套率较低。产业发展对材料类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较单一的技术人才转变为能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产业部门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相关领域高水平人才,满足社会对当前材料学科人才的需求。

(三)工程型人才供需不足。

根据《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精神,国家将围绕材料领域人才紧缺与企业实际需求,加大工程师的培养力度,满足高层次工程化人才需求。高校对本科生工程化培养力度不足、工程实训场地不够、工程背景师资缺乏、培养大纲脱离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适应新材料发展趋势的要求,才能为材料类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endprint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优化策略

材料类专业应重点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师资结构等方面优化就业工作,培养面向企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加强职业素质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校期间做好三点准备工作。第一,了解。了解最新的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相关知识,了解职场所需的能力素质,了解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第二,培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竞赛等活动,同时在日常生活、与人相处中不断培养职场发展所需的能力与素质;第三,提升。在业余生活中进入企业实习,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与职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不断提升完善。

(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1.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对现有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审核,以企业需求结合专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材料专业基础课的教育,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

2.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及时关注材料学科快速发展的知识更新,把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教學内容和手段上,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材料类毕业生,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通过接触和了解社会,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改进教学方法,引入就业创业专题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案例分析、相关专业毕业生求职、工作经验的讲座等,开展场景模拟教学,全方面地培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强化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最担心的问题是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而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学校与企业共建适合学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研开发、就业实习等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实现学校人才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高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转化成为就业基地,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为企业搭建用人选人的平台。

(四)优化师资力量培育,加强工程型人才培养。

针对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缺乏,应从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入手,加强引进工程背景专业教师,加强教师工程化培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素质。引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充分考虑材料行业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构建合理的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五)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专业对口率。

材料专业大学的就业工作除常规指导之外,可根据企业需求,将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四年。除邀请学校的老师外,还应邀请一些教育、人事部门分管人才资源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事经理与材料专业在校大学生分享就业经验与成长经历;组织大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部门、走进行业、走进市场。

参考文献:

[1]2015届材料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告[EB/OL].http://www.cailiaoren.com/article-3456-1.html,2015.7.11.

[2]中华人们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http://www.most.gov.cn/tztg/201201/t20120110_91846.htm,2012.1.10.

[3]丛亮,许梦洁.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探析[J].科教文汇,2016(12):149-150.

[4]徐莉君.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对策探索——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224-226.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大学生就业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