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8-01-25唐紫昕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发展质量学生党员高校

唐紫昕

摘 要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的标准不够系统全面,对积极分子的考察和教育不够,党务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在此基礎上从发展标准、积极分子教育和党务工作人员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员 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43

Abstract Recruiting student CCP members is the focus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recruiting student party members.The main problems are that the standard of recruiting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education to the activists is not enough and the party workers are not professional enough. On this analysis, suggestions are made from three aspects: recruiting standard, activists 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party worker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CCP members, the quality of recruiting CCP members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1]如何提升党员发展的质量对高校党建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学生的入党意愿高涨,但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如何在众多学生中确立政治素质高、能力素质强、道德修养和品行优秀的发展对象,一直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难题。

1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党员的发展一直是各个高校党建工作关注的重点,许多高校也提出很多创新的做法,不断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主客观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存在不少现实问题。

1.1 发展标准不够系统和全面,难以服众

目前,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十分严格,中共中央组织部要求将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坚持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把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相结合,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1]因此,发展党员要求的是全方位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决不能忽视最重要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由于党员发展标准模糊或过于单一,缺乏可靠的量化考察标准而导致诸多问题。[2]例如在支部推优时过于依赖支部党员的主观判断;或者是为了工作方便而忽视考察的部分标准,仅仅以学习成绩或者团推优投票作为依据,这样不仅难以在众多积极分子中选择优秀的发展对象,更不能让广大群众信服,甚至使他们失去对党组织的信任感。

1.2 对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考察和思想教育不够

学生党员首先应该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对党的信仰。但是在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中,能够发现有不少学生入党的动机存在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怀有功利性的目的,认为入党对他们以后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找工作有好处,所以入党;部分同学则是完全随大流,别人都写了入党申请书,于是自己也写,但是对党缺乏认识,甚至完全不了解;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入党是证明自己优秀的一种方式,对入党的严肃性缺乏理解。可以说,在写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学中,大部分人的入党动机是不够明确的,需要通过接下来的教育和培训逐步确立。但是,由于很多高校中积极分子的培训和教育形式不够多样,一般都采用讲座、参观等形式,方法简单,缺乏互动和参与;同时党课内容也偏重于单纯讲解党章党规,课程的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思想特点,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

同时,在确立发展对象时,大家往往重视对可以量化的标准的考察,如绩点、群众投票、获得的奖项、参加的活动等等,对于“入党动机”这一标准缺乏重视和深入的考量,甚至会出现某些同学入党动机不够明确甚至功利,但是在其他方面较为优秀,最终也将其发展为预备党员的情况。

1.3 党务工作队伍专业性不足,发展程序不严谨

目前,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工作常常由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牵头,学生党员干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甚至担任了学生党支部书记。[3]但是,由于辅导员在工作上头绪众多,部分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党员发展程序和纪律的认识不足;而学生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往往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支部书记等党务工作者,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正确的工作方法,而目前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往往又是集中完成,时间短、工作多,基层党务工作队伍难以应对,导致其在发展程序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支部推优形式化、培养考察工作不到位、群众意见征求流于形式、支部大会程序简化等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全面的发展评价标准,严格发展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在发展党员的评价和审查方面,高校应该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具体的评价标准,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学习情况、社会工作情况和群众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思想政治素质上,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和政治理论素质,可以采用的量化标准有积极分子培训班考试成绩、党校优秀学员证书;同时也应该采取党委委员、老党员谈话,辅导员、班主任和同学投票打分的形式,对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政治理论素质、政治立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特别是引入党委委员、老党员谈话,让经验较为丰富、政治素质较高的党员或党员干部对学生的入党动机、政治立场和理论素质进行考察,能够得到一个较为全面和直观的结果。同时,这种谈话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党的教育。在学习情况和社会工作的考察上,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成绩和学术成果,也应当对学习动机强、进步大的同学予以关注;[2]在社会工作上,不能以职务高低作为绝对标准,也应当考虑工作水平、质量和群众认可度。endprint

同时,在建立全面评价标准时,也应该对各方面所占的比例做科学的分配。作为发展对象,政治素质是首要的,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分配较大的比重。党员在群众中应该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对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学习情况、社会工作情况和群众基础也应该分配相应的比重。

2.2 对积极分子严格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积极分子培训

高校的积极分子培训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特色,利用高校丰富的资源,形成形式新颖、内容紧贴学生心理的党课。学校可以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党课作为积极分子和新党员的课程,同时对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分作出要求,让学生自行选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不是被动地由老师决定所有的党课内容和形式。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校的党员教师和党务工作者从自身专业出发,开展有特色的党课。例如在党史和党章学习中,有相应专业背景的老师可以采用革命歌曲赏析、红色电影赏析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融入艺术鉴赏当中;也可以和专业课结合,开展微电影、手绘或征文大赛等作为党课考核的方式,加深他们的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2.3 提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的素质,切实发挥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高校当中专职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老师较少,学生党员和党支部的事务很多都由辅导员进行指导和处理。然而,辅导员平时还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面对人数众多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仅靠辅导员是难以保证发展的质量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必须提升自己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力量的学生党员干部团队,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共同开展学院层面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学校也应该多组织针对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的培训、讲座,院系间也应该多交流工作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做法,从而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素质,避免因为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的人员变动,导致学院党员发展工作质量的下降。[4]

除了辅导员之外,学院的党员干部、党员教师也应该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当中尽一份力,通过开党课、支部共建、党委委员谈话等方式,避免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各自为政,让党员教师和干部们先进的思想和较高的素质影响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7/154012.html 2013-07-02/2017-09-24

[2] 裴敬,肖蕾,林橙.成都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學版),2016.18(3):57-61.

[3] 毛军吉.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7):72-75.

[4] 宋海琼,高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与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沈阳师范大学的调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2):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学生党员高校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