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益社团在资助育人工作中效能的实证研究

2018-01-25李傅伟

文教资料 2017年28期

李傅伟

摘 要: 高校公益社团作为学生组织之一,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参加了学校的公益性社团”为区分标志,从价值取向、人际沟通、学习意愿、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公益社团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运用这一载体对丰富资助育人的形式,增强育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公益社团 资助育人工作 教學效能

资助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不仅是从经济上支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道德品行与学习能力同样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如何将有限的经济投入转化为持续的社会效益,一方面依靠学生管理部门的资助措施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其他组织载体的作用。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是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大学生社团种类很多,不同社团在大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到资助育人工作实践,公益社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参加学校的公益性社团”为区分标志,通过调查,对比这两类学生在价值取向、人际沟通、学习意愿、实践能力四个方面的差异,从而考察公益社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效能,以期探索资助育人工作中新的途径与方式。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问卷设计

为了使问卷内容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得到可信度较高的数据,调查小组前期访问了部分参加思源社等公益社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研究目标,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关于公益性社团对资助育人的作用”(见附件)问卷。问卷共设21个问题,其中第一题“你是否参加了学校的公益性社团”,作为区分两种样本的基础,以保证对比研究的合理性。具体问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参与公益活动的看法、主动性和目的等方面,考察调查对象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主要从帮助他人、主动交流、适应陌生环境等方面,考察调查对象的人际沟通能力;第三部分从学习课内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考察调查对象的学习意愿;第四部分从参加社会实践、勤工助学、个人评价等方面,考察调查对象的实践能力。

(二)调查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目前广泛运用的问卷星平台向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高校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电子问卷,最终共收回来自21个省份的247份有效问卷,其中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139名,没有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108名,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56.28%和43.72%,样本构成合理,且样本内部差异显著(t=45.444,p<0.01),可做对比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Spss19.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对自主编写的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得到问卷Cronbachs Alpha值为0.653,效度检验中KMO值为0.705,两个数据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问卷的信度效度均通过检验。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价值取向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和没有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在价值取向模块的显著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认为在大学期间参加公益性活动是必要的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表现出显著差异(t=3.070,p<0.01),参加了公益性社团的学生中,97.12%的认为在大学期间参加公益性活动是必要的,没有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中,持这一观点的占87.04%,两者有十个百分点的差距。

其二,在“认为现在自己有能力或者时间帮助他人吗”的回答上有显著差异(t=3.760,p<0.01),其中,参加了公益性社团的学生84.89%认为现在有能力或者时间帮助他人,而没有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为64.81%。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公益性社团和没有参加公益性社团的学生在三个问题的回答上差异不显著,二者的选择趋于一致,具体为:赞同“思想品德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的比例分别为93.53%和97.22%;认为“自己帮助他人或参加公益活动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奉献意识”的比例分别为61.87%和59.26%;选择“在公益活动中最希望收获的是能力锻炼”的比例分别为64.03%和62.96%。

(二)人际沟通

在本次调查中,参加公益社团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有显著差异(t=3.070,p<0.01),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整体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同学,具体差异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84.21%的被调查者在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愿意与同学交流,二者差异不明显;但二者对“当同学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会不会主动关心帮助”的回答有显著差异(t=2.278,p<0.05),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不会主动关心帮助的比例仅为0.72%,而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为5.56%;对“在新的环境,你会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吗”这一问题,二者的回答有显著差异(t=3.064,p<0.01),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选择会主动与陌生人交流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具体差异见表2:

(三)学习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二者表示“有丰富知识或拓展技能的想法”和“有计划的自学自己认为重要或者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比例均较高,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是否会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的回答上表现出显著差异(t=5.062,p<0.01),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中52.52%会主动与任课老师交流,而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仅有22.22%;另一个显著差异为“是否会主动阅读教材以外的专业书”,69.06%的参加公益社团的同学会主动阅读教材以外的专业书,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比例比其低近17%。endprint

上述分析说明,受资助的学生对课堂内外的知识与技能看法有差异,二者均意识到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但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探究意识差异较大。

(四)实践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实践能力整体评价明显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二者呈现显著差异(t=3.068,p<0.01),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中仅有9.35%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较弱,没有人认为很差,而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中,有13.89%的认為自己的实践能力较差,2.78%认为很差。这与调查中的以下两项呈现的显著差异相关性较大:

1.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参与校内或校外勤工俭学工作的比率明显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前者79.14%,后者63.89%。

2.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真正参与寒假或暑假社会实践的比率明显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同学,前者75.54%,后者63.89%。

在“是否单独或者参与组织策划过课外实践活动”和“是否有信心依靠自己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两项上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从交叉比较可以看出,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单独或者参与组织策划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比率要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前者61.15%,后者50.93%;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有信心依靠自己找到一份心仪工作的比率高于没有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前者51.08%,后者39.81%。

二者评价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比较明显的能力差异不明显,数据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的最多,其次是组织协调能力,仅有1.6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公益社团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效能评估

(一)参加公益活动必要性和帮助他人能力的认知差异

参加公益活动必要性和帮助他人能力的认知差异,说明公益社团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公民意识,正确看待自身社会角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条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高校资助工作中,作为物质资助和精神鼓励的对象,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关注捐助的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被长时间重点关注和帮助的对象,容易有不良倾向,两种倾向的产生都与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相悖。公益社团能够在活动的组织中,让参与的学生从受助者的角色转换为助人者的角色,在公益活动中发挥能力,体会和理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助人的不易,体会到国家与社会关爱的珍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二)人际交流能力的自我评价和新环境主动沟通意愿的差异

人际交流能力的自我评价和新环境主动沟通意愿的差异,说明公益社团在锻炼学生交往能力,树立自信,适应环境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资助工作直接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上的扶持,更为根本的是培育精神上的自立与自信。社团是在院系、班级之外学生自主交流的平台与载体,学生关系是相对平等的,交流和能力体现机会均等,学生能够以比较轻松的心态参与其中。公益社团的主旨即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中心,服务工作对象主要在校外,环境会定期发生变化,参与的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应对,相对于主要活动范围在校内的其他类型社团,公益社团的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和事,从而较为深刻地体会社会、理解他人,培养换位思考和沟通能力。

(三)与任课教师交流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的差异

与任课教师交流和自主学习主动性方面的差异,与学生自信心与人际沟通能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对于大多数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是十分一致的,但是具体到如何完善知识体系,主动拓展知识学习途径,参与公益社团的学生主动性还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公益社团对学生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较为主动地求助他人,敢于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作为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公益社团的活动特点和内容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学习的定式思维,主动面对问题,自觉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既有自信,又有动力。

(四)对实践能力上自我评估的差异

对实践能力上自我评估的差异,说明公益社团作为学生锻炼能力的平台确实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公益活动实践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学会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完成任务。公益社团的活动培养了参与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作为助人主体主动发挥作用,有效帮助和促进学生参与实践,对于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公益社团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如何更加有效运用好这一载体,对于丰富资助育人形式,增强育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立资助管理部门和公益社团的交流机制,加强对公益社团的联系和指导。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组织,学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和服务实现自我提高,但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学校师长的指导,为了确保社会公益与个人成长的双重效果,更需要注重公益社团活动的计划性和延续性。资助管理部门根据育人的基本思路,可以提出合理建议,提供各种支持和便利,公益社团可以在实践中将活动效果、相关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以利于资助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受资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更好地统筹协调更全面的资助育人格局。

2.鼓励和引导受资助学生参与到公益社团和公益活动中。在目前资助工作实践中,除了特定社会奖助学金明确要求受助者必须参与一定社会公益活动外,对于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只有在校学习成绩上的基本要求。作为资助管理部门或者学院,推动原有“奖、贷、助、勤、减、免”资助体系内部比例的调整,从扶助性资助逐步向激励性资助过渡,可以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社团和公益活动的同时,在奖助学金和各类优秀评定中,保证“助”的扶助面,将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与成绩作为评与资助有关“奖”的必要条件。

3.注重公益社团成效的宣传,形成资助育人工作的正向溢出效应。资助工作不是少数群体的物质救助,而是公共资源为了社会平等这一价值取向进行的再分配,传递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道德理念。公益社团不仅面向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且是锻炼所有参与学生道德品质与实践能力的载体。作为受资助者,能够发挥自立自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既是资助工作育人成效的现实体现,又是对其他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激励。在公益社团与公益活动中,注重这类典型的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递乐于奉献的正能量,可以更好地强化资助工作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虎.江苏资助育人研究·第3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2]陈虎.江苏资助育人研究·第4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