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法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
2018-01-25由博
由博
摘 要 目前,实践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受到广泛重视,它以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职业化,以使学生适应生产一线需要为目的,即它是为相关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在总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型人才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教学体系构建与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三个因素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该专业的教育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专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的优秀人才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实践教学法 实用型人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21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is widely paid attention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line. The purpose of this method is to professionalize the educator to make students adapt to the production line. Namely,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 –mation specialty. It was made for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ethod by analyzing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excellent talents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high skill level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skilled talents; mechanical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0 引言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机械制造技术恰恰广泛地于航天、造船、兵器、仪表等领域,因此机械设备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目前国内的制造业中,机械及其相关设备的产值占到50%左右,因此机械行业是制造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达到相当办学规模,但是办学质量较差,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以下简称“机制”)及其相关专业高职专科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样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具体情况包括:专业定位与市场衔接不紧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与工作岗位需求脱节,从而导致就业前景不乐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开设且自成体系,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匮乏听课效果欠佳,严重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继续深造的可能性;至于前沿科学人才沟通等偏向于人文类课程即便开设,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而由于选修课时有限,因此人文素质培养不到位,难以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综上所述,目前机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职机制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能以推进机制专业建设与工作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进而为相关行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
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基地建设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承认其主体教学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基地用来完成实践教学,但从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机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来看,仍然存在着指导方向模糊、经费不足、实践条件简陋、科技含量低等诸多问题。因此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应该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管?怎么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在充分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必须以实用技术应用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使学生掌握生产一线急需的专业技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地設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体质;第二,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建立产教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及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技能及技术研究三方面协调发展;第三,必须为学校所在地的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贴近和适应所在地主要企业的生产一线需求;第四,必须发挥职业素养训导作用,使学生养成参加工作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上述原则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方可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其就业后步入正规。endprint
2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是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担负着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训导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三项基本职责,是高职机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主要力量。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基本所有高职院校机制专业都要求毕业生获得某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获证率都很高。因此,可以认为高职院校机制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相关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满足从事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师数量不足,尤其缺少来自企业的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很多技术难度较高的教学任务难以切实执行,实训教学只能只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很难使学生满足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历高、职称高的教师没有从事实践教学的意愿,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缺乏由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机制。为了能够建设一支有一定理论造诣、专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碩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3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总数之比达到2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相应的合格等级分别为15%、20%、10%和50%;
第二,每五年中至少半年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参加相关企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使实践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每五年中主持两项和企业相关的技术创新或技术改进项目,并且相关成果得到企业认可;
第四,招聘相关领域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以补充实践教学队伍。
3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在高职机制专业课程体系中,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课程已占有一定的比重,这部分课程的职教特色最为明显,也是使学生掌握生产所需技术和技能的主要保证,其中许多课程都是机制专业的主要课程,因此,上述课程所用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这部分教材针对生产一线普遍应用的实用技术,因此,教材往往直接说明课程的功能和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分配表、实验安排表、技能训练表、考核方式等列入教材中,为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程内容和增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训课是高职教育的典型课程,实训教材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因素包括设备与器材、操作过程、技能(标准、工艺流程)要求、考核内容与要求等方面。一本好的实训教材应包括这些要素,并对每个要素进行科学的处理。机制专业的实训教材一般包括实训项目、操作过程、技能和技术应用要求、实训条件、考核方式等几个部分。
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色,高职院在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制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原则:
第一,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材编制的过程中要体现出高职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必须在课程教材中贯彻高职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体化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并保证课程目标适当,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二,在教材内容上力求做到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贴近技术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贴近工艺能够提高学生对最新生产工艺的了解,促进其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和工艺改造能力的形成;
第四,遵循学生掌握和巩固技能的规律,注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总体、从单一技术到综合运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组织相应的授课内容;
第五,提倡编写教材的形式尺量丰富多彩。由于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很多不同于文字的更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从而改变了教材必须由文字编写的单一形式,使实践教材的编写向着文字为主、其他影音手段为辅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基地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所提及的多种原则已在本校高职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以实施,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被顶岗实习单位正式录用,进而就业率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已提出的实践教学法在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运用应不拘形式,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出发点,为相关企业、行业提供讲合作、懂技术、能创新的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基于产业需求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GJX2017D194
参考文献
[1] 李超.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4).
[2] 何秋梅,何良胜.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教育,2010(8).
[3] 崔联合.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9).
[4] 门保全,姚国林,刘文福,马永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2013(9).
[5] 明哲.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6).
[6] 張玉平.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浅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3).
[7] 张桂霞.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工程价值,2014(6).
[8] 张静,金鑫,王正强,胡安正,吴学军.校企合作课堂内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9] 黄娟,何家庆.新形势下职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院校建设,20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