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2018-01-25梁娘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小学英语

梁娘清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整体提高呢?分层教学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校是一所集约办学的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居多,占总人数83%以上,因家庭教育的差异,能力与兴趣的区别,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如果采用同一目标、同一进度,进行与优秀学生同等难度的教学,会致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严重脱节。如果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整体提高呢?分层教学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分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找准切入点,进行分层异步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学得会,不断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从而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越学越爱学,成绩稳步上升。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设计课程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能力与特点,充分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考虑学生的不同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發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这种理论的有效体现。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学生分层

每个班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也不可能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班教学,那么可以采取分层不分班、暗分不明分的方法。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朗读、理解、表达能力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尤其是潜力。根据学生的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A级为学习成绩较好,自觉性与主动性强的学生,即优等生。B级为学习成绩中等,自觉性与主动性较好的学生,即中等生。C级为学习成绩较差,自觉性、主动性较弱的学生,即学困生。对于一些成绩一般或较差,但是潜力很强的学生可以相应地提高一个层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个更明确的目标。

(二)课前备课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体现在备课。备课时,要先备学生,研究学生的差异,了解A、B、C各个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如何,特长是什么,软肋在哪里,哪些学生能力强,哪些学生具备潜力,哪些学生较被动。其次要备教材,仔细分析教材涉及的问题与内容,将问题分为易、适中、难三个层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针对A、B、C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目标,适用于学困生,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单词与句型。第二层为中级目标,适用于中等生,要求学生能将知识点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第三层为高级目标,适用于优等生,要求学生能将各知识点融会贯通,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技能与技巧。

例如:在讲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 时,笔者设计了三大目标。基础目标:掌握There be句型和课文里的词汇。中级目标:能用There be句型描述图片。高级目标:以导游身份,介绍公园。

(三)课堂要求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各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积极参与到不同层次的课堂活动中来。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掌握自己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向高一级目标发起进攻。较低层次的目标+新增目标=较高层次目标。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在课堂要善于观察,只要学生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就马上提出更高层次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就可以使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

例如:笔者在讲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ts talk时,学困生的目标是背诵对话里的重点句型,中等生则需要把完整的对话背下来,优等生就要把完整的对话背下来之后能复述对话的内容。

(四)练习与作业分层

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如果练习和作业统一要求的话,学困生会抄袭作业,达不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地布置符合他们能力的作业,能更好地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能力。练习和作业同样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必做题,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主要是一些四会单词和重点句型的基础题,目的是练习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第二层为综合题,中等生和优等生要完成,主要是一些语法运用与分析题,目的是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第三层为提高题,如复述、写作,主要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练习,发展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与技巧,使之更加出色。

(五)评价与辅导分层

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他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评价的方式了。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以多种形式的反馈来考察各层次学生的情况,创造机会让各层次的学生表现自己,尤其是学困生,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学的时间有限,而要讲授的内容较多。受时间的限制,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依然会出现学困生“吃不了”和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可以设置学习小组(优等生与中等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帮教小组(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互帮)。endprint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困生的目标定得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又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得到教师、同学的帮助,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越学越有劲。优等生与中等生对自己的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学习更加主动。

(二)有助于學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直以来,教师“用一把尺子衡量人”,一部分学生从来都达不到要求,总是被教师、家长批评,从而产生挫败感,引发对立情绪,大大地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目标与评价后,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每个学生都铆足了劲,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三)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自信

采用分层目标、分层评价之后,每个学生学习的劲头上去了,获得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学生成功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一种成就感,教学自信也增强了。这就更激励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钻研,不断地去实践,使英语课更有趣、更高效。

四、分层教学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实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全面细致地钻研教材,理清全套教材的脉络,弄清每个年级的知识分布与联系以及每个语言点的要求,从而确定各层次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讲授完课文内容后,教师要根据各层次目标来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受到学校体制的制约

目前学校都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来评定教师的工作结果,教师为了迎合考试,授课课程进度较快,难度过大,学困生根本追不上,使得他们只能望英语而兴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分层教学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更好地激励学生取得成功的道路。学困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要求,从而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中等生和优等生有了更高的目标挑战,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但是,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应用仍然有待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小学英语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