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文的写作亦可云谲波诡

2018-01-25马志伦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虚实结合

马志伦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说明文的写作应是“四亭八当”,其实说明文的写作亦可“云谲波诡”。条理性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而写作技巧的多样性则为说明文增添了艺术性。

关键词:虚实结合 环链相应 详略得当 明暗错综

一般认为,说明文的写作应是“四亭八当”,其实说明文的写作亦可“云谲波诡”。以《说数》(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作者沈致远)一文为例,本文从“自然数”谈起,依次涉及了“正数”、“负数”、“零”、“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和“复数”等说明对象,却是写得繁而不复,杂而不乱,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首先是虚实结合。在“自然数”-“正数”-“负数”-“零”-“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这一说明序列中,实写的有“自然数”、“负数”、“零”、“分数”、“无理数”、“虚数”和“复数”,虚写的有“正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实写当中,先写“自然数”(1、2、3……),这是因为“自然数”是数学的起点,既然是起点,当然比较简易。其次写“负数”(“负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不写“正数”,是因为“正数”即“自然数”,前面已经说到过了,所以不再赘述;同时写“负数”也为了和“正数”形成对照。第三写到“零”(一切数的基础;进位制的先决条件;有运算功能),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是“正数”和“负数”的分水岭,不写“零”就不能显出“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作者将三者依次说明是因为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又以此引出对下一个数的说明。

虚写之中,一是只提及,不展开。比如“整数”,只是提及“整数”就是“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的统称。既然“整数”包括了“正数”、“负数”和“零”,而“正数”、“负数”和“零”三个数,前面已作过阐释,所以也就不展开了。二是没有提及这个数,但从整个文章的说明思路中可以归纳出来。比如“实数”,虽然没有正面提到(只是以“实数轴”侧面带出),但从本文的说明思路(由“正数”、“负数”和“零”归出“整数”,与之对应的是“分数”;再由“整数”和“分数”归出“有理数”,与之对应的是“无理数”)中可以归出“实数”(“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与之对应的是“虚数”)。说明中的虚实结合,使得文字简洁流暢,避免了说明有报流水账的嫌疑。

其次是环链相应。本文的说明顺序环环相连,对应有序。比如第四个实写的数是“分数”,由于“分数”是相对“整数”而言(“分数”的引入正是要解决不能整除的困难),那么,什么是“整数”?——“零”、“正数”和“负数”就是“整数”。如果把“自然数”和“正数”看作是同一关系(“自然数”均为“正数”)的话,那么“零”、“正数”和“负数”与“整数”的关系便是种属关系,而“整数”和“分数”则是矛盾关系。“正数”、“负数”和“零”三个独立的小环,归入“整数”这个整体的大环,而“整数”又和“分数”构成两个相应的大环;“整数”和“分数”两个大环又被纳入“有理数”这个更大的环,而“有理数”和“无理数”又连成两个相应的大环;“有理数”和“无理数”容入“实数”,又形成一个比之前更大的环,而“实数”和“虚数”又接成两个相应的大环;“实数”和“虚数”并入“复数”里面,又组成一个比之前更大的环,或许“复数”又可以和另一个数生成两个相应的大环。文章就此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层层推进,说明丝丝入扣,十分严密。

第三是详略得当。第五个实写的数是“无理数”(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相比前面几个数的简笔说明,“无理数”的说明用了繁笔。数学家一度认为通过“数轴”(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离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插入无限多个“分数”填满它的空白,就可以发现所有的数。然而事实证明有些数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于是就有了“无理数”。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说明“无理数”的时候,用了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的例子来证明,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科学家的推崇以及对于中国科学的骄傲的情感,而且一反之前的“严肃”解说,以俏皮的笔调对圆周率的发现意义作了高度的评价:诗人赞之为有情人∕道是无理却有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有详有略,行文波澜曲折,生动有趣。

第四是明暗错综。本文明写数的演进,即从数的起点写起,勾勒出数的发展历史,并且强调数的演变并没有随着“虚数”(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问题)和“复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的发现而终止;暗写数的发展历史实际也是人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反映: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但数学家们并没有满足对数的寻求到此为止,而是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新的数被他们找到了,这就是“虚数”和“复数”。所要揭示的哲理就是事物的发展永无止境,人的认识也就不会终结,数的发展呈波浪式前进的背后,是人的认识的螺旋式上升。文章在说明数的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不时闪现思辨的光芒。比如“正数”和“负数”的说明,旨在阐述简单和复杂的辩证关系:人对数的认识就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易至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整数”和“分数”的说明,意在表明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分数”和“整数”是两个不同的数,“分数”是由于“整数”不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数,没有“整数”,就没有“分数”,“整数”只是特殊的“分数”而已。说明“虚数”和“复数”的创造发明,则是强调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静止”只是暂时的,而“运动”则是永远的,所以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条理性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写作技巧的多样性则为说明文增添了艺术性,又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加上环链相应、明暗错综,使得本文有别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只求平稳妥帖,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有变多样,这得之于作者的学贯中西,博识多才,视野开阔,眼光犀利,因此在对科学知识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同时,又能显示其中的真谛,发人深思。

(作者单位: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虚实结合
基于虚实结合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虚实结合,婉转缠绵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远程资源共享型试验室建设方法的实践与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虚实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与古典的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