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农村金融组织农户金融服务与信用评级的实证分析

2018-01-25何东晖孔维丰杨晓晓

南方农村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用评级

何东晖+孔维丰+杨晓晓

摘 要:解决“三农”融資难、融资贵问题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农户金融服务的几种方式,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户信用评级的因素和基本条件,提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信用评级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金融组织;农户金融服务;信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7)06-0025-04

一、农村金融组织农户金融服务与信用评级

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包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

(一)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与信用评级

我们调研了广东省新兴县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规范章程,财务管理规范。参社农户需要有务农经验、规模较大、专业化生产、信用较好等基本条件,社长还需人脉关系多、有财产和抵押条件。入社农户动态变化,在几十户到几百户之间。它们分别得到县农商行、东盈村镇银行和县邮政银行贷款,年利率8.4%和10.8%,比较优惠,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和周转资金。

金融组织对其信用综合评级较好。

(二)对与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金融服务与信用评级

新兴县某行政村有90多户农民(占全村7%)与温氏集团合作养鸡和养猪,每户得到金融组织3-5万元短期贷款。温氏集团负责向农户提供鸡苗和猪苗、饲料、养殖技术指导、疾病防疫,成品收购、销售;农户负责饲养。双方签订合同,明确各自责任和利益。温氏集团以这种方式与全国5.86万户农民开展合作关系,2016年上市肉鸡8.1亿只,出栏生猪1712万头,营业收入593亿元,利润117亿元。这些农户特点是生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经营,有管理经验、有合作交易数据记录。东盈村镇银行关注相互贸易往来、现金流情况和财产抵押条件,为养殖农户设计“养户贷”服务产品。

金融组织对这类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的农户信用综合评级较好。

(三)对专业农户信用贷款服务与信用评级

四会农商银行对部分农户开展了信用贷款业务。我们选取11户农民贷款情况,信用贷款规模3万元,10户期限2年,年利率4.75%,1户1年,年利率6%。农户共同特点:一是经营规模较大,是专业农户;二是劳动力青年和壮年,多数务农有10年以上;三是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偿还能力强;四是与银行有过借贷关系,守信。五是当地村委参与评级,信用评级中9户较好。

金融组织对2户信用评级优秀,9户属于较好。

(四)对多方合作条件下的农户金融服务和信用评级

云浮市由市、县两级政府财政出资3100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农户小额贷款成本分担和风险补偿基金,对发放支农再贷款的金融组织和当地村委按照贷款额度1%补贴工作经费;对信用风险按照30%-50%给予分担;对县征信中心和评为信用优秀、较好的农户保险费率优惠,按照年1.5%、2%计收。金融组织对政府牵头建成的各方形成合作关系的农户发放贷款。截至2017年7月末,云城区信用合作联社给20户农民发放贷款余额430万元。

金融企业对这类农户信用综合评级较好。

(五)对缺乏合作意愿的农户金融服务和信用评级

新兴县某行政村5800人1300户,70%家庭皮革作坊,30%农业,除7%与温氏集团有合作关系农民外,其余93%没有取得金融组织的贷款。从事家庭皮革作坊农户1年资金需求50万元,农户2从事农业生产年资金需求2-3万元,农户3是贫困农民年资金需求数千元。资金需求依靠民间渠道解决。这些农户共同特点经营不稳定,财产没有取得合法证照,财务记录不全,与金融组织没有借贷历史。更重要的是,农户不愿意向金融组织透露经营信息,对贷款业务和要求不了解。金融组织对农户情况不了解,难以获取准确和动态信息,相互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信用评级。

如何做到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是在实施普惠金融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农户金融服务和农户信用评级的机理分析

农户信用评级结果直接关系金融组织的金融服务。农户信用评级因素上重点考察农户基本情况、信用及合作、经营和财务状况。评级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相结合综合评分,定性主要在农户守信情况、专业生产经验以及偿还能力方面,定量主要在经营规模、财产状况等方面。评级基础环节由信贷员负责,综合采取现场调研,查阅在金融组织的信用记录,通过当地社区村干部、其他村民了解,借助县征信中心、信用户资料和有关联上下游客户的资料方法。信贷员根据经验判断确定评级等次和贷款建议。尽管各自评级内容、因素、权重和方法不同,但重点关注农户信用标识、信息对称、信用机制、管理成本、风险评估和分担。

(一)农户信用标识

金融组织农户信用评级的目标之一,是在农民群体识别出单个农户。上述的案例中,金融组织识别信用农民的标志至少有几个基本条件:一是与金融企业存在借贷关系的,历史上信用良好;二是参与农民合作社,成为社员;三是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四是专业户,经营规模较大,专业化生产;五是信用户;六是有财产抵押或者担保。

(二)信息对称

合作社以及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有章程和合同,对合作各方在经营规模、经营能力、守信等方面有基本要求,同时在合作社、产业化体系内部,各方诸多信用信息动态更新、共用和共享。在县征信中心和村委参与信用户评定过程中,农户与金融组织之间信息对称、可交换。金融组织借助这些渠道,从外部分享农户信用信息,也解析了农村中另外一种情形,从事二三产业农户尽管资金需求大,但担心家庭情况、经营情况和信用信息外漏,而不与金融组织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户情况不掌握,不贷款。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方博弈的选择策略是互相不合作,封闭信息,交易成本增加,双方没有任何利益。endprint

(三)信用机制

农户与合作社、龙头企业、县征信中心、村委社区等,构成了熟人圈社会和对称的信息环境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各个主体诸多信用信息动态共享。一方面形成相互背书信用关系,另一方面,在熟人圈社会和信息相互对称环境下,农户与金融组织在合作与不合作、守信与不守信的多轮博弈中,农户最优和最终策略选择是与金融组织合作和守信,并取得自身最大利益,金融组织最优和最终选择同样是与农户合作和守信,并获得自身最大利益。多轮博弈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约束机制,合作与守信共赢,不合作与失信共害,抑制农户道德风险。在熟人社会,农民和穷人的信用是高的,以对贫困农民信用贷款为主业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2015年还款率为95.47%,2016年为99.06%,风险低于一般商业银行。

(四)降低成本

农民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地域分布空间广,对资金需求量小、频度高、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农户金融服务和评级成本较高,如新兴农商行每个信贷员负责20-30户贷款农民的跟踪和管理。金融组织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以及利用县征信中心、借助社区村委参考评价结果,来量度农户信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五)风险评估和分担

确定性和预期是金融组织开展农户金融服务的重要条件。农户加入合作社、参与产业化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降低风险。通过县征信中心和对信用户评级,农户经营、信用信息相对透明。金融组织借助这些渠道,取得了农户经营风险的确定性预期和风险评估。政府出资引导各方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

三、完善金融企业农民金融服务和农户信用评级建议

解决农民资金供求矛盾需求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既是经济和效率问题,需要用市场机制办法,也是社会问题,兼顾社会公平,需要政府有效介入有为调控和服务,金融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农户自身素质提升等。

(一)农民要努力提升素质和积极参与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合作。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能力。大力推动产业化经营,形成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体系。大力倡导农民互联互保制度,增强农民信用。二是加强财务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建立经营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和记录。三是树立道德观念。弘扬勤劳致富、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尚。

(二)金融组织应肩负责任大力创新服务

一是创新思路和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要有新定位、新作用和新作为,国有、集体商业银行要树立支持“三农”的指导思想,肩负社会责任。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积极与政府、农村社区、农户合作,发挥地方政府和社区的组织优势和农户参与作用。四是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根据“三农”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强、方便易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简化流程,扩大农户信用贷款的覆盖面。

(三)政府要发挥有为有效积极作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和普惠政策。明确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三农”责权利,完善农村宅基地、承包权等登记、发证、交易、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农村产权流转平台运营。二是加大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力度。要动员更多部门、农户参与县级征信中心建设,突出共建、共享机制,完善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级体系,做到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动态,互通互用,提高质量水平。三是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补偿机制。以政府财政为引导,组织保险、金融企业、政府、农户等建立共担共享的风险保障金制度。四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监管。规范农村金融组织服务行为和民间借贷活动。

(四)农村基层组织(村委)要积极配合和参与服务

一是发挥基层组织联结农民、金融组织、政府服务的纽带作用。二是充分动员整合各种扶持资源,包括驻村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参与信息收集分析、贷款管理和风险防范等。三是组织开展农户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农业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文化、道德、法律、农艺水平。

(五)改进农户信用评级

金融组织要根据“三农”特点和新职责,改进农户信用评级内容和方法。一是逐步形成相对规范和标准化的评级。评价因素增加容易收集的资料,如农户的水电费用、生活消费支出记录。二是增加农户劳动力素质、务农经验、守信方面的权重。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增加信息对称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姜丽丽,仝爱華.家庭农场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06):72-74.

[2]杜晓山,张睿,王丹.执着地服务穷人——格莱珉银行普惠金融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7(03):3-12.

[3]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报告(6,10,12)[EB/OL].http://online.wens.com.cn/uploadfile/2017/0417/20170417073911887.pdf.

[4](美)纳什等著.博弈论经典[M].韩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50-233.

[5]邹新阳.农户投融资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7-51.

(责任编辑:罗湘龙)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用评级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资产证券化中信用评级行为的分析
我国房地产企业信用评级财务指标体系研究
互联网金融征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关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探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