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2018-01-25黄艳梅
黄艳梅
摘 要:数学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开阔我们的思维,数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不仅应当重视数学教学,还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文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较差的原因
1.小学高年级题目较复杂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较为复杂,不再只是单纯地将题目中的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而是会给出许多已知条件,让学生通过分析与思考,判断哪个条件是有用的。因此,有些学生会受到无用的题目条件的干扰答错问题。
2.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够很好地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并且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审题时常常缺乏清晰的思路,做题时又比较粗心,很容易被题目的表象迷惑而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3.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已经掌握了一些做题技巧,拥有了一些做题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往往容易把学生引入错误的方向。小学生常常在没有仔细地解读题目时就根据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造成答题方向的错误。
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带领学生读题,加强其分析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根据学习的经验来解答问题,他们对题目的解读不够细致,从而错误地理解题目。对此,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细细地解读数学题目,让其形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从读题中获得有效的解题条件。
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语言运用能力还不够强,常常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与内容。错误的解读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解题步骤和错误的结果,所以小学生应当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分析能力,才能从题目中拐弯抹角获得需要的解题条件。例如,“一缸水,用去1/2缸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这道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其用了两种方法来描述一缸水的用量和剩余量。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分析:水的使用量应当是1/2缸加5桶,水的剩余量是30%缸。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使用量和剩余量的总和为一缸,即1/2缸+5桶+30%缸=1缸。从而学生可以得到5桶=(1-1/2-30%)缸,即5桶=20%缸,1缸=25桶。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读题和分析十分重要,只有正确地分析问题才能准确地解答问题。
2.培养学生数学语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一些数学语言,使其可以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比如,对以下例题进行分析:“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这道数学题不仅考查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还考查学生对长方体的掌握程度。学生只有在正确地认识到长方体有几条棱,且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之后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长方体中有四条棱是长、四条宽、四条高。然后,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知识求得长:96×3/6×1/4=12(厘米);宽:96×2/6×1/4=8(厘米);高:96×1/6×1/4=4(厘米)。从而求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12×8×4=384(立方厘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一些基本的数学语言,这样学生才可以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
在数学审题中,如果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个细微的小数点没有被学生看到,题目便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所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严谨的审题态度,在数学课上带领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符号、点,使其逐渐养成膽大心细的行为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带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去解读题目,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三、总结
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学生做题正确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十分有效,学生形成了清晰的做题思路和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数学题目的得分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学生逐渐形成了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但是,小学数学教学之路还漫长而修远,需要广大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梁 荷. 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2]徐 伟.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J].学周刊,2016(25):127-128.
[3]江 津.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4):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