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
2018-01-25王子露
王子露
闲时,喜择一僻处,静静地坐着。然后翻出心事,去品,去读,思想便天马行空,千载万里。偶有感怀,于是取一纸、一笔,记下扔于案头。时间久了,便发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真情四溢。与自然默语,哲理顿生。与自己交谈,顿觉人生惬意,独处悠然。
然而这毕竟是难得的时光,大多还得为学业谋,废寝忘食,跟在时间的后面奔跑。有时又有些属于青春的烦恼,剪不断,理还乱。于是,每当看到小孩们无忧无虑地打闹,少年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乖张,便愈觉得,安静于人,实不易求得。
静处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月夜。在如诗的化境中,静静地望天上云卷云舒,观人生潮起潮落。月下,可以听风声,听虫鸣,听流水,听竹语。温婉又清脆的歌声缓缓流过,生命的脉络在音乐的浸润下,慢慢地柔软舒张,那些伤痕在不经意间已然愈合。刹那间,心中圆润透明,不惹半点尘埃。或可起舞弄清影,天上,高一曲;人间,低一声。“月映禅心水拂琴,清风无意人有情。”此刻,云是水的梦,水是云的情,一颗静心,是水云间的影。
靜处的最佳方式,应该是茶酒相随。“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把盏对月”“醉里挑灯看剑”,这些美丽的意境是静处营造出来的,是静处赐予人类的一杯清茶或者美酒。
在文化的源头,饮的最高境界是在独处的时候了。“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孤独的灵魂在孤独的夜里随手写下千古的诗篇,酒醉的诗人在昏沉的夜里也写下千古的寂寞。只有醉过哭过,爱过恨过,历经火烧冰冻,见过日出月阴,你就真正懂得如国画的空白、民乐的静场,看似简单,却含义丰富。
当然,也可以在月明风清之夜,泡一壶清茶,携一种心情,咂摸真水无香的韵味。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归于平淡。人活的是一种心情,在人生跑道上,有人用心欣赏风景,有人努力让自己成为风景。“昨天诚可贵,明天价更高,若为今天故,二者皆可抛。”人生只有三天,做人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或寄梦于未来,唯独忘记了现在。
静处的最佳方式,应该是灵魂作伴。想那些骚客墨者,可能正是在秋日向晚抑或雨雪之夜,静静地读田园,读心事,再读穷达,然后起身踱至窗前,有疏竹残影落于半壁书架。真正的圣贤,便开始思考生命的本质,灵魂在思接千载中翩翩起舞。他们似乎可以嗅到生命枝头栖息的宁静的气味,然后,他们开始超脱成仙,宁静淡泊入禅。
这种境界,是一种至高的追求。我常想,生命的本质在于某种旷达。人心愈来愈浮躁和功利的世界,要“质本洁来还洁去”,就不能随波逐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许是对宁静的一种正解。
想想宁静就好比生命中的一棵青松,不管风霜雪雨,只以四季如一的姿势、海纳褒贬的亮色,默默无闻地荫庇一方生命。
正如鸟儿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要回到巢内,生命的最后辉煌也必将归宿于淡雅如芳香、清冽如甘泉的宁静。与其幽灵般飘浮于这光怪陆离的尘世与繁华之间,最终迷失,不如将自己置身于空荡的月色之下,一如古之穷者,把一瓣心思付诸婵娟,构成自我的独好风景。endprint